6[單選題] 在并行數據庫中,有關系R(A,B.和S(A,C.,需要將它們根據A屬性拆分到不同的磁盤上。現有查詢SELECT B FROM R,S WHERE R.A=S.A。下列拆分方式中最適合該查詢的是( )。
A.輪轉法B.散列劃分C.范圍劃分D.列表劃分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輪轉法:對關系順序掃描,將第i個元組存儲到標號為Di mod n的磁盤上,該方式保證了元組在多個磁盤上均勻分布。散列劃分:選定一個值域為{0,1,…,n-1}的散列函數,對關系中的元組基于劃分屬性進行散列,如果散列函數返回i,則將其存儲到第i個磁盤。范圍劃分:根據表中某個屬性取值區(qū)間劃分成不同的子區(qū)間,然后根據表中的屬性值所屬的不同區(qū)間將表分成不同的子表。根據屬性A對表進行散列劃分,然后在每個劃分內部執(zhí)行select語句,會大幅提高查詢效率。
7[單選題] 以下關于事務調度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調度分為串行調度和并發(fā)調度
B.串行調度的特點是一個事務的所有操作都執(zhí)行完后才開始執(zhí)行另一個事務
C.多個事務的調度必須保持每個事務的操作在事務中的執(zhí)行順序不變
D.并發(fā)調度中不同事務的操作不可以交叉執(zhí)行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事務是構成數據庫應用中一個獨立邏輯工作單元的操作的集合,也是訪問并可能更新數據庫中各種數據項的一個程序執(zhí)行單元。數據庫系統(tǒng)通過執(zhí)行各種事務實現對數據庫數據的操作,管理和執(zhí)行事務是DBMS的基本功能。事務的四大特性為:①原子性;②一致性;③隔離性;④持久性。事務調度則是為了保證事務的此四大特性。調度分為串行調度和并發(fā)調度。串行調度的特點是一個事務的所有操作都執(zhí)行完后才開始執(zhí)行另一事務,不存在事務操作的交叉執(zhí)行;不同事務操作的交叉執(zhí)行稱為并發(fā)調度,DBMS交叉執(zhí)行來自多個事務的各個操作,以提高數據庫系統(tǒng)的性能。并發(fā)調度中不同的事務的操作可以交叉執(zhí)行。
8[填空題]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提供了數據定義語言(DDL),用于定義各種數據庫對象。數據定義語句經DDL編譯器編譯后,各種對象的描述信息存放在數據庫的【1】中。
參考解析:數據字典
【解析】數據字典是對系統(tǒng)中各類數據描述的集合,是進行詳細的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所獲得的主要成果。數據字典在數據庫設計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常包括數據項、數據結構、數據流、數據存儲和處理過程5個部分。
9[填空題] 只復制最近一次數據庫完全轉儲以來發(fā)生變化的數據的轉儲方式稱為【12】轉儲。
參考解析:差量
【解析】差量備份只記錄數據庫上一次完全轉儲后的變化部分,這樣可以提高轉儲效率,同時保證了備份中數據的完整性。
10[填空題] 在數據倉庫設計和建設過程中,設計者需要調查用戶的決策或數據處理需求,并將功能相近且需要相關聯數據支持的需求進行歸類,得到不同的需求集合,并在企業(yè)數據模型中尋找能夠滿足各個需求集合的數據集合,然后針對各個數據集合開展數據倉庫數據模型的設計。這種設計方法稱為【15】的設計方法。
參考解析:面向主題
【解析】面向主題的數據組織方式,就是在較高層次上對分析對象數據的一個完整并且一致的描述,能刻畫各個分析對象所涉及的企業(yè)各項數據,以及數據之間的聯系。所謂較高層次是相對面向應用的數據組織方式而言的,即按照主題進行數據組織的方式具有更高的數據抽象級別。與傳統(tǒng)數據庫面向應用進行數據組織的特點相對應,數據倉庫中的數據面向主題進行組織。例如,一個生產企業(yè)的數據倉庫所組織的主題可能有產品訂貨分析和貨物發(fā)運分析等。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