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明確事故主要責任單位和次要責任單位,承擔經濟損失的劃分原則。
5)提出技術處理意見及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fā)生應采取的措施。
6)提出對事故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處理建議。
7)寫出事故調查報告。
(3)當監(jiān)理工程師接到質量事故調查組提出的技術處理意見后,可組織相關單位研究,并責成相關單位完成技術處理方案,并予以審核簽認。質量事故技術處理方案,一般應委托原設計單位提出,由其他單位提供的技術處理方案,應經原設計單位同意簽認。技術處理方案的制訂,應征求建設單位意見。
[例題]:工程質量事故技術處理方案,一般應委托原(A.)提出。
A.設計單位;B.施工單位;C.監(jiān)理單位;D.咨詢單位。
(4)技術處理方案核簽后,監(jiān)理工程師應要求施工單位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設計,必要時應編制監(jiān)理實施細則,對工程質量事故技術處理施工質量進行監(jiān)理,技術處理過程中的關鍵部位和關鍵工序應進行旁站,并會同設計、建設等有關單位共同檢查認可。
(5)對施工單位完工自檢后報驗結果,組織有關各方進行檢查驗收,必要時應進行處理結果鑒定。要求事故單位整理編寫質量事故處理報告,并審核簽認,組織將有關技術資料歸檔。
(6)簽發(fā)《工程復工令》,恢復正常施工。
[例題]: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完成后,監(jiān)理工程師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報驗的基礎上,應嚴格按驗收標準及有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并結合(ABCD )進行驗收。
A監(jiān)理人員的旁站、巡視和平行檢驗結果; B.質量事故處理方案的要求; C.實際量測結果; D.有關的各種資料數據;E.建設單位意見。
第四節(jié) 工程質量事故處理方案的確定及鑒定驗收
一、工程質量事故處理方案的確定
一般處理原則是:正確確定事故性質,是表面性還是實質性、是結構性還是一般性、是迫切性還是可緩性;正確確定處理范圍,除直接發(fā)生部位,還應檢查處理事故相鄰影響作用范圍的結構部位或構件。處理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不留隱患;滿足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原則。
(一)工程質量事故處理方案類型
1.修補處理
2.返工處理
3.不做處理
通常不用專門處理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1)不影響結構安全和正常使用。
(2)有些質量問題,經過后續(xù)工序可以彌補。
(3)經法定檢測單位鑒定合格。
(4)出現的質量問題,經檢測鑒定達不到設計要求,但經原設計單位核算,仍能滿足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
[例題]:工程質量事故處理方案類型可分為(ABE )。
A. 修補處理;B.返工處理;C.限制使用;D.觀察研究;E.不做處理。
二、選擇最適用工程質量事故處理方案的輔助方法
1、實驗驗證
2、定期觀測
3、專家論證
4、方案比較
這是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同類型和同一性質的事故可先設計多種處理方案,然后結合當地的資源情況、施工條件等逐項給出權重,做出對比,從而選擇具有較高處理效果又便于施工的處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