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1. 中古印度吠舍種姓的主體是( )
A、商人 B、農民 C、 士兵 D、賤民
答案:A
解析:吳齊本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第98頁。吠舍種姓原為從事農、牧、商業(yè)的平民集團。隨著封建制的形成,從事農牧業(yè)的居民逐漸淪為依附農民,與原來的首陀羅農民地位接近。戒日帝國時期的吠舍種姓,專指從事商業(yè)的居民,根本不包括農民在內。所以戒日帝國時期的首陀羅種姓是專指被束縛在土地上的封建依附農民而言。
12. 領導莫斯科公國徹底擺脫蒙古統治的是( )
A、伊凡一世 B、底米特里·頓斯科伊 C、伊凡三世 D、瓦亞里三世
答案: C
解析:吳齊本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第304頁。 莫斯科與大帳汗的決定性斗爭發(fā)生在1480 年。伊凡三世陳兵奧卡河與阿合馬對峙,長達半年,聽說克里米亞汗正在派兵進攻大帳汗的后方,阿合馬不得不慌忙撤兵,班師回防。伊凡三世終于不戰(zhàn)而勝。蒙古貴族統治羅斯200 多年的歷史至此結束。莫斯科成為獨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
13. 1391年,李氏朝鮮的土地制度法令是( )
A、班田法 B、科田法 C、占田制 D、田柴科
答案:B
解析: 吳齊本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第394頁。 李成桂掌權后,采取各種措施整治和加強專制集權統治。1388 年,實行田制改革,丈量全國公私土地,登記造冊,收歸國家所有。1391 年,實行“科田法”?铺锓ǖ膶嵭,國家不僅掌握了土地,擴大了稅源,而且對兩班和佛教
寺院的土地也加強了控制?铺锖蛙娞锊坏珨盗坑邢,而且科田主要限于京畿一帶,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和兩班貴族進行地方割據的可能
性。另方面,由于領受軍田的人大多是中小封建主和上層農民,從而加強了封建國家的社會基礎。
14. 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后遷都于此,并改名為( )
A、伊斯坦布爾 B、卡加希薩爾 C、布魯薩 D、安卡拉
答案:A
解析:吳齊本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第289頁。奪取君士坦丁堡是歷代穆斯林統治者的夙愿。1453 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歷時千年之久的拜占廷帝國最終滅亡。君士坦丁堡改稱伊斯坦布爾,成為奧斯曼國家的首都。奧斯曼國家從此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
15. 在英法百年戰(zhàn)爭的一次戰(zhàn)役,由弓箭手組成的英軍,戰(zhàn)勝了三倍與己的,擁有重裝騎兵的法國,騎士在軍事上的重要作用由此衰落,這次戰(zhàn)役是( )
A、瓦爾提埃戰(zhàn)役 B、克勒亞戰(zhàn)役 C、奧爾良戰(zhàn)役 D、 阿庫斯爾戰(zhàn)役
答案:B
解析:吳齊本 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第339頁。 教材譯名為“克萊西戰(zhàn)役”,略有不同,但是不影響答題。1346 年,英軍在克萊西大敗法軍。這次戰(zhàn)役顯示,英國由民兵組成的優(yōu)秀弓箭手,遠勝仍固守單騎決斗戰(zhàn)術的騎士。英軍以少勝多,法軍有1500 名騎士陣亡,而英國只損失3 名騎士和40 名弓箭手。戰(zhàn)爭失敗使法國內部矛盾激化,發(fā)生了巴黎起義和扎克雷起義。
16. 在下列大學中,建立于16世紀70年代的新教大學是( )
A、萊頓大學 B、倫敦大學 C、博洛尼亞大學 D、巴黎大學
答案:A
解析:兩個提示點,知道任意一個都能找出答案,16世紀70年代(時間),新教大學(其他幾個都在天主教地區(qū))。萊頓大學建立于公元1575年。倫敦大學于1836年由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合并而成。博洛尼亞大學是西方最古老的大學、歐洲四大文化中心之首,被譽為歐洲“大學之母”,是全世界第一所大學。建立于1088年。巴黎大學是歐洲最古老大學之一,前身是建于1257年的索邦大學,但更早可以追溯到1150-1160年就有了大學。
17. 拉丁美洲獨立戰(zhàn)爭之前,在政府和教會中只充任下級官吏和教士的是( )
A、印黑混血人 B、半島人 C、克列奧人 D、印第安人
答案:C
解析:獨立戰(zhàn)爭前的拉美,主要居民及其成分大致有這么幾種。
歐洲殖民者:即來自宗主國的白人,在西屬殖民地稱“半島人”,處在社會最上層。他們占據了殖民地行政、軍事和教會的高位,把持殖民地的工商業(yè)和對外貿易,擁有大量地產。
土生白人:又稱克列奧人,西班牙人的后裔,擁有土地,是殖民地地主集團的核心,政治上受半島人壓迫, 只能充當下級軍官和教士,要求擺脫宗主國統治。
混血人種:名義上是自由人,但不享有公民權,不能承擔公職。
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隸:處在社會最低層,承擔最沉重的生產勞動。
18. 1892年主張菲律賓獨立統一的“菲律賓聯盟”成立,其創(chuàng)建者是( )
A、 黎薩爾 B、 波尼法秀 C、阿奎那多 D、 魯納
答案:A
解析:干擾項是同學們比較熟悉的波尼法秀,但是他建立的是卡蒂普南。 1892年7月3日,波尼法秀加入了黎薩爾創(chuàng)建的菲律賓聯盟。但這時波尼法秀的思想已經激進化了,他甚感黎薩爾的方案過于溫和,無濟于菲律賓的民族解放。因此,1892年7月7日黎薩爾被西班牙殖民當局逮捕的當天晚上,波尼法秀迅即建立秘密團體卡蒂普南,又稱“最崇高的、最受尊敬的菲律賓兒女協會”。
以阿奎那多為首的地主、資產階級害怕農民革命會危及到自己的利益,為阻止革命深入發(fā)展,于1897年5月10日殺害了波尼法秀,篡奪了革命的領導權,并取消了“卡蒂普南”。
19. 20世紀30年代初,墨西哥總統卡德納斯發(fā)動的一次著名的革命運動,其核心是( )
A、行動革命 B、土地革命 C、教育革命 D、軍事革命
答案:B
解析:1934年卡德納斯執(zhí)政后頒布新的土地法,大力推進土改,征收大莊園的超額土地分給農民。這是當時拉丁美洲最激進的土地改革。
2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法西斯軸心國瓦解的標志性事件是( )
A、斯大林格勒軸心國軍隊被殲滅
B、安東尼斯庫政府的垮臺
C、德軍侵占意大利
D、墨索里尼政府垮臺
答案:D
解析:送分題,不用解析。
二、名詞解釋
25. 伊拉斯謨
伊拉斯謨(1466—1563年),16世紀初歐洲人文主義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當時荷蘭思想界的主帥,被譽為“16世紀的伏爾泰”,其代表作《愚人頌》是文學史上最為精彩的諷刺體篇章,以人格化的“愚蠢”強有力地揭露了教會的黑暗,為路德的宗教改革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是他于1524年寫了《論自由意志》并同馬丁·路德通信,批評過路德的宗教觀念。
26. 盧布林合并
盧布林合并是波蘭和立陶宛在1569年的合并。1569年7月1日,兩國在盧布林締結聯邦條約,正式成立了聯邦制的波蘭—立陶宛聯邦(聯合王國),這個新誕生的國家包括了今天的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烏克蘭、白俄羅斯的全境以及俄羅斯的一部分,成為歐洲當時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國家。盧布林條約在歐洲首次確立了不同民族的人民在同一個經濟和政治實體下,享有充分自主和自由的國家模式,被現代歷史學家認為是現代歐洲一體化的先驅。
27. 謝斯起義
謝斯起義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以后爆發(fā)的農民起義。獨立戰(zhàn)爭中一些大資產階級利用戰(zhàn)爭困難大發(fā)橫財,戰(zhàn)后農民生活陷入困境。1786年在馬薩諸塞州發(fā)生了由謝司領導的農民起義。起義者要求分配土地,取消一切公私債務和懲罰窮人的法庭。這次起義在政府的鎮(zhèn)壓下最后以失敗告終。謝司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所代表追求民主和自由的精神卻永遠受到公眾的贊揚。
28. 凱末爾主義
凱末爾主義是土耳其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理論體系,由土耳其共和人民黨和土耳其共和國的創(chuàng)建者凱末爾所倡導,形成于1919—1931年。1931年5月,土耳其人民共和黨第三次代表大會通過新黨綱,將凱末爾的思想歸納為六項原則:“共和主義”、“民族主義”、“平民主義”、“國家主義”、“世俗主義”、“改革主義”。這六項原則合稱凱末爾主義。這是土耳其民族解放運動與世俗化改革的指導思想。
三、史料分析題:29~30 小題,每小題30分,共60分。
30. 材料一
第一條 在權利方面,人們天生就是自由、平等的。在公共利益的基礎上會產生社會的差別。
第二條 所有政治聯合的目的是保護人們自然和不可剝奪的權利。這些權利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對壓迫的反抗。
第三條 所有主權國家的根源存在于國民。任何團體或個人都不得行使非直接來自于國民授予的權力。
第四條 自由的由自主從事一切不損害任何人的行為所組成。因此,除了保證其他社會成員能享受同樣的權利之外,每個人自然權利的行使并不應受到限制。對自然權利的限制僅只由法律所決定。
第五條 法律僅只禁止有害社會的那些行為。不被法律禁止的事情,不應該受到阻礙,沒有人可以被迫從事非法律所規(guī)定的事情。
第六條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達。所有公民都有權親自或通過其代表參與法律的創(chuàng)立。無論是進行保護還是處罰,法律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除了他們的美德和天賦之外,對所有公共的職位和職業(yè),有通過他們的能力來進行的無分別、平等參與的資格。
第七條 除了在法律所規(guī)定的情況下,沒有人應該受到控告、逮捕或囚禁。凡動議、發(fā)布、執(zhí)行或令人執(zhí)行專斷命令者應受處罰;但根據法律而被傳喚或被拘留的公民應當立即服從;抗拒則構成犯罪。
第八條 法律應規(guī)定確實的和顯然需要的懲罰,除非根據在犯法前已經制定和公布的且系依法施行的法律以外,任何人不應當承受懲罰。
第九條 因為所有人被公開宣布犯罪以前被認為無罪,如果逮捕被認為是必須的,那么所有不利于囚犯安全的殘酷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嚴格控制。
第十條 假如發(fā)表的意見不妨礙由法律所確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不應該因其觀點,包括其宗教見解而受到干擾。 ——《人權宣言》(1789)
材料二
第一條 對于現在共和國境內尚屬自由的一切嫌疑犯,在本法令公布之后,應立即加以逮捕。
第二條 有下列情形者均視為嫌疑犯:(一)凡行為、關系、言論或著述表現擁護專制政治、聯邦制及敵視自由者;(二)未能按照本年三月二十一日法令之規(guī)定來證明其生活方法及其已履行其公民義務者;(三)被拒絕發(fā)給愛國證者;(四)被國民大會或其特使停職或撤職尚未復職的官吏,特別是根據本年八月十二日法律曾予或應予撤職的那些官吏;(五)屬于前為貴族無論其為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或亡命者的代理人而未經常表現其熱愛革命者;(六)自1789年7月1日至1792年4月8日法律公布之時其間出走的亡命者,包括該法律規(guī)定期限內或以前返歸法國者在內。
——《嫌疑犯法令》(1793)
問題:(1)指出《嫌疑犯法令》違反了《人權宣言》中的哪些原則。
參考答案:
《嫌疑犯法令》違反了《人權宣言》中的以下原則:
法律僅只禁止有害社會的那些行為。 所有政治聯合的目的是保護人們自然和不可剝奪的權利。除了在法律所規(guī)定的情況下,沒有人應該受到控告、逮捕或囚禁。 法律應規(guī)定確實的和顯然需要的懲罰,除非根據在犯法前已經制定和公布的且系依法施行的法律以外,任何人不應當承受懲罰。
(2)概括《嫌疑犯法令》對雅各賓政權的影響。
《嫌疑犯法令》是體現雅各賓派恐怖政策的重要法令?植勒呤窃谌罕娺\動的壓力下雅各賓派被迫實行的,因而在初實行時受到了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在一段時期里,恐怖政策確實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嫌疑犯法令》在對敵斗爭方面的作用尤其明顯。
盡管《嫌疑犯法令》在保衛(wèi)共和國、拯救革命方面有不容抹煞的作用,但是它仍然帶來了許多消極甚至有害的后果。違反法制,違反《人權宣言》中的原則,濫行殺人的現象相當嚴重。
恐怖統治是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在特殊條件下采用的一種非常手段,并不是歸宿。在恐怖年代里養(yǎng)成的那種排他自保和權力欲膨脹的心態(tài),又使他們要繼續(xù)利用恐怖手段排除異己,維護權力,因而不肯果斷地終止恐怖。這就違背了客觀歷史潮流。
四、論述題
31. 論述波斯帝國在地中海文明史上的地位。
波斯帝國興起的時代,正是地中海地區(qū)西亞、北非的古代文明盛極而衰的時代。波斯帝國的興起在地中海地區(qū)的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波斯帝國是西亞、北非古代文明從小國寡民到地域王國,再到帝國這一發(fā)展的最高階段。波斯帝國不僅規(guī)模要比先前的埃及和亞述帝國大很多,并且在內涵上也更為豐富和深刻。它所形成的一套維持和管理帝國的比較成熟的制度是之前帝國不具備的,也為之后的帝國所承襲。
(2)波斯帝國的形成,某種意義來說是西亞、北非和東地中海地區(qū)社會、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綜合發(fā)展和聯系不斷擴大的產物;同時在客觀上又為這一地區(qū)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從而使這種交流和聯系達到一個更高階段。
(3)波斯帝國的出現從另一方面打斷了西亞、北非諸文明獨立發(fā)展的正常進程,它的征服戰(zhàn)爭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同時也打破了該地區(qū)經濟文化發(fā)展的正常秩序和規(guī)則。
(4)波斯以一個落后民族征服了三大文明中心,并維系帝國統治200年左右,這在農耕和游牧世界的交往與沖突方面提供了一幅更為鮮明的畫卷?傊,波斯帝國既為西亞、北非的古代文明做了總結,又為后來的希臘文明做了借鑒,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33. 論述1931—1941年英美遠東政策的變化及對中國的影響。
(1)30年代初期,英美等國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侵略擴張行為實行妥協、縱容政策。對日本在遠東的一系列擴張行為,也沒有采取有效的抵制措施。九一八事變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一次重大的國際政治危機。以此為開端,日本在中國東北地區(qū)制造了一場歷時數載、喧囂一時的“遠東危機”。它不僅踐踏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的完整,還向整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發(fā)起了挑戰(zhàn)。作為戰(zhàn)后和平體系的締造者和維持者,英美兩國的政策對當時的國際局勢起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但由于事件的特殊時代背景,兩國對此都未做出積極的反應,導致了事態(tài)的一再擴大。
(2)七七事變后,英國政府仍繼續(xù)縱容侵略,與美國策劃推行“遠東慕尼黑陰謀”,圖謀以出賣中國換取日本的“諒解”,換取其避免或至少是推遲與日本的直接軍事沖突,以求維護其在中國的權益。美國為了維護自己在遠東的利益,雖然一定程度上援華制日,但是并沒有實際的軍事行動。英美的遠東政策,導致中國長期陷入孤軍奮戰(zhàn)的境地,只得到了蘇聯等國家的有限援助。
(3)1941年12月7日,在美國毫無戒備的情況下,日軍聯合艦隊對珍珠港進行了猛烈狂轟,美國損失慘重,突襲取得重大勝利。12月8日,美、英對日宣戰(zhàn)。英美的遠東政策發(fā)生根本性的轉變。1941年6月,英國首相丘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先后表示給蘇聯的反法西斯事業(yè)提供幫助。8月14日,羅斯福和丘吉爾舉行會晤,發(fā)表《大西洋憲章》,奠定了反法西斯國家聯合的原則基礎。9月29日至10月1日,蘇、美、英三國代表簽訂《對俄國供應第一號議定書》,首次確認了戰(zhàn)時三國同盟關系。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至此,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建立起來。中國成為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重要一員,在遠東戰(zhàn)場上抗擊日本的大部兵力,在英美和蘇聯的援助下,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成為反法西斯世界大戰(zhàn)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證和決定性條件。
相關推薦:
· | 2022考研復試聯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