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三、辨析題(每題5分,共20分)
1.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活動是有限性與無限性的辯證統(tǒng)一。
2.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會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提倡共產主義思想道德是不現實的。
3.世界統(tǒng)一于存在。
4.價值規(guī)律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經濟規(guī)律。
四、問答題(每題7分,共28分)
1.簡述意識能動性及其表現。
2.簡述列寧物質定義(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及其意義。
3.試述真理相對性和絕對性相統(tǒng)一的原理,并用以說明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必須堅定不移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
4.試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辯證關系原理及其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義。
五、材料分析題(12分)
材料1: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世界上什么也沒有。“整個自然界,從最小的東西到最大的東西,從沙粒到太陽,從原生生物到人,都處于永恒的產生和消滅中,處于不斷的流動中,處于無休止的運動和變化中!
材料2:這個世界對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樣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創(chuàng)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創(chuàng)造的;它過去、現在、未來永遠是一團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燒,在一定的分寸上熄滅。
材料3:《壇經》中記載:“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勰苓M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材料4:“凡圜轉之物,動必有機。既謂之機,則動非自外也!
材料5:“認識是思維對客體的永遠的、永無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要理解為不是‘僵死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沒有運動的,不是沒有矛盾的,而是處在運動的永恒過程中,處在矛盾的發(fā)生和解決的永恒的過程中”。
材料6:“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到人們的頭腦中,到人們對永恒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到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到有關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到有關時代的經濟中去尋找!
請回答:
(1)請指出材料1—6的共同哲學傾向。
(2)試簡要分析說明材料1—6所包含的兩種相互對立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