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
A.依權治國
B.依法治國
C.依計劃治國
D.依方針政策治國
【參考答案】:
123456789101112131415
BCAADBABACB
二、簡答題
1.依法治國的內涵是什么?
【參考答案】:依法治國是指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2.簡述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國的關系。
【參考答案】: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與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相輔相成;依法治國是完善黨的領導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途徑和法制保證。
3.為什么說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是無產階級專政?
【參考答案】:性質相同,作用職能相同,歷史使命相同。
4.簡述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特色。
【參考答案】:第一,從政權組成的階級結構和專政的對象來看,它有廣泛的社會基礎,是統(tǒng)一戰(zhàn)線性質的政權。第二,從政權組織形式上看,人民民主專政的組織形式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第三,從概念的表述上看,人民民主專政符合我國國情,有它突出的優(yōu)點。
5.我國為什么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參考答案】: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它是根據中國的國情決定的,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發(fā)展要求。第一,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長期存在和發(fā)展,是我國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歷史依據;第二,近代以來在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形成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政治基礎;第三,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區(qū)資源條件和發(fā)展的差異,是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的現實條件。
6.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方針和原則是什么?
【參考答案】:第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fā)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第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fā),既要態(tài)度積極,又要步子穩(wěn)妥;第三,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發(fā)展道路,絕對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