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自考病原生物學模擬試題(9)
一、A型題(每小題1分)
1.能使氧化磷酸化加速的物質是(B)
A.ATP B.ADP
C.CoA D.NAD+
E.2,4-二硝基苯酚
2.能作為遞氫體的物質是(D)
A.Cyt aa3 B.Cyt b
C.Cyt c D.FAD
E.鐵硫蛋白
3.下列哪種酶屬于氧化酶(C)
A.NADH脫氫酶 B.琥珀酸脫氫酶
C.Cytaa3 D.鐵硫蛋白
E.CoQ
4.不以復合體形式存在并能在線粒體脂膜擴散的是(B)
A.Cyt c B.CoQ
C.Cyt c D.NAD+
E.FAD
5.關于生物氧化正確的是:(A)
A.C02為有機酸脫羧生成
B.能量全部以熱的形式散發(fā)
C.H20主要由有機物脫水生成
D.生物氧化主要在胞液中進行
E.最主要的酶為加單氧酶
6.下列有關細胞色素的敘述正確的是(E)
A.細胞色素P450位于線粒體基質中
B.都受CN-與CO的抑制
C.有的細胞色素是遞氫體
D.不同細胞色素的酶蛋白部分相同
E.輔基為鐵卟啉
7.肌肉收縮時能量的直接供給者是(B)
A.UTP B.ATP
C.磷酸肌酸 D.葡萄糖
E.脂肪酸
8.不阻斷呼吸鏈電子傳遞的物質是(D)
A.CN- B.魚藤酮
C.抗霉素A D.2,4二硝基苯酚
E.阿米妥
9.下列哪種酶催化的反應需CytP450參加(A)
A.加單氧酶 B.過氧化氫酶
C.細胞色素氧化酶 D.過氧化物酶
E.SOD
10.呼吸鏈中起電子傳遞作用的金屬是(C)
A.Mg B.Zn
C.Fe D.Co
E.Mn
11.輔酶Q能將電子傳遞給(A)
A.Cyt b
B.Cytc
C.Cytcl
D.Cyta
E.Cyt a3
12.電子在細胞色素間傳遞的順序為(B)
A.aa3→b→cl→c→O2
B.b→c1→c→aa3→O2
C.c1→ c→b→aa3→O2
D.c→cl→aa3→O2
E.b→c→c1→aa3
13.細胞色素aa3中除含有鐵原子外還含有金屬元素(E)
A.Mn B.Mg
C.Co D.S
E.Cu
14.呼吸鏈中下列哪些物質之間存在偶聯部位(B)
A.CoQ和Cytb
B.Cytb和Cytc
C.丙酮酸和NAD+
D.FAD和黃素蛋白
E.Cytc和Cytaa3
15.關于呼吸鏈的敘述正確的是(D)
A.從NADH到O2呼吸鏈各組分的氧化還原電位逐漸降低
B.呼吸鏈中遞電子體同時也是遞氫體
C.呼吸鏈所有組分都以復合體的形式存在
D.呼吸鏈中的遞氫體也是遞電子體
E.呼吸鏈中電子傳遞過程是耗能的
16.關于呼吸鏈錯誤的敘述是(D)
A.呼吸鏈位于線粒體內膜 B.呼吸鏈的作用是傳遞氫和電子
C.呼吸鏈進行連鎖的氧化還原反應
D.呼吸鏈有六個復合體 E.呼吸鏈的作用需氧
17.肌肉中能量的暫時儲存形式是(B)
A.ATP B.磷酸肌酸
C.糖原 D.脂肪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8.在二硝基苯酚存在下,β-羥丁酸氧化時的P/O比值為(0)
A.0 B.1
C.2 D.3
E.4
19.參與呼吸鏈組成成分的維生素是(B
A.VitBl B.VitB2
C.VitC D.VitD
E.VitE
20.關于ATP合酶的敘述正確的是(C)
A.由Fl和F2F0三部分組成
B.Fl含有寡霉素敏感蛋白
C.Fo部分構成電子通道
D.Fl由αβγ3個亞基組成
E.Fl的γ亞基構成質子通道
21.呼吸鏈中不具有質子泵功能的是(B)
A.復合體I B.復合體Ⅱ
C.復合體Ⅲ D.復合體Ⅳ E.Cytaa3
22.能以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方式生成ATP 的代謝途徑是(A)
A.糖酵解 B.糖異生
C.磷酸戊糖途徑 D.脂肪酸β氧化
E.糖原分解
23.近年來關于氧化磷酸化機制最普遍公認的學說為(B)
A. Wieland學說
B.Mitchell學說
C.Keilin學說
D.Warburg學說
E.化學偶聯學說
24.胞液中NADH經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進入線粒體內完成氧化磷酸化,其P/O比值為(C)
A.1
B.2
C.3
D.4
E.5
25.氰化物中毒是由于抑制了哪種細胞色素(E)
A.Cyta
B.Cyt b C,
Cytc
D.Cyt c1
E.Cytaa3
26.體外實驗證明β羥丁酸氧化時的P/O比值為2.7,脫下的2H從何處進入呼吸鏈?(E)
A.FAD B.Cytaa3
C.CoQ D.Cytb
E.NAD+
27.調節(jié)氧化磷酸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D)
A.氰化物 B.解偶聯劑
C.Cytaa3 D.[ADP]/[ATP]
E.甲狀腺素
28.P/O比值是指(B)
A. 每消耗1摩爾氧分子所消耗的無機磷的摩爾數
B. 每消耗1摩爾氧原子所消耗的無機磷的摩爾數
C. 每消耗1摩爾氧分子所消耗的無機磷的克分子數
D. 每消耗1摩爾氧分子所消耗的ADP的摩爾數
E. 每消耗1摩爾氧分子所合成的ATP的摩爾數
29.CO影響氧化磷酸化的機制是(E)
A. 加速ATP水解為ADP和Pi
B. 解偶聯作用
C. 使物質氧化所釋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消耗
D. 影響電子在細)胞素b與c1之間傳遞
E. 影響電子在細胞色素aa3與O2之間傳遞
30.胞液中產生的NADH可以(C)
A.直接進入線粒體氧化
B.將H交給FAD,生成FADH2進入線粒體氧化
C.還原磷酸二羥丙酮后生成的還原產物可進入線粒體
D.由肉毒堿協助進入線粒體進一步氧化
E.通過線粒體內膜上特異載體進入線粒體
31.下列不屬于高能化合物的是(D)
A.1,3-二磷酸甘油酸 B.磷酸肌酸 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D.6-磷酸葡萄糖 E.琥珀酰輔酶A
32.蘋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的生理意義是(D)
A. 將草酰乙酸帶人線粒體徹底氧化
B. 維持線粒體內外有機酸的平衡
C. 為三羧酸循環(huán)提供足夠的草酰乙酸
D. 將胞液中NADH上的H帶人線粒體
E. 將乙酰CoA轉移出線粒體
33.線粒體內膜外的H+(A)
A.濃度高于線粒體內的H+濃度
B.濃度低于線粒體內的H+濃度
C.可自由進入線粒體
D.進入線粒體需載體轉運
E.進入線粒體需耗能
34.線粒體氧化磷酸化解偶聯意味著(D)
A.線粒體氧化作用停止
B.線粒體膜ATP酶被抑制
C.線粒體三羧酸循環(huán)停止
D.線粒體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ATP
E.線粒體內ADP濃度降低
35.可兼作需氧脫氫酶和不需氧脫氫酶輔酶或輔基的是(C)
A.NAD+
B.NADP+
C.FAD
D.Cyt b
E.CoQ
36.NAD和FAD相同的是(B)
A.所含維生素的種類
B.都含腺苷酸
C.吸收峰
D.參與構成復合體的種類
E.傳遞的氫和電子數
37.勞動或運動時ATP因消耗而大量減少, 此時(A)
A. ADP相應增加,ATP/ADP下降,呼吸隨之加快,氧化磷酸化升高
B. ADP相應減少,以維持ATP/ADP恢復正常
C. ADP大量減少,ATP/ADP增高,呼吸隨之加快
D. 氧化磷酸化速度不變
E.以上都不對
38.關于高能磷酸鍵的敘述正確的是(C)
A.所有高能鍵都是高能磷酸鍵
B.高能鍵只在電子傳遞鏈中偶聯產生
C.實際上并不存在鍵能特別高的高能鍵
D.高能鍵的概念與鍵能的概念一致
E.高能磷酸鍵都是以核苷二磷酸或核苷三磷酸的形式存在
二、B型題(每小題1分)
A.CoQ
B.NADPH
C.Cytb566
D.鐵卟啉
E.cytP450
1.細胞色素的輔基(D)
2.又是呼吸鏈遞氫體,又是遞電子體(A)
3.是呼吸鏈遞電子體(C)
4.為羥化酶提供電子的是(B)
5.羥化酶催化反應中傳遞電子的是(E)
A.ADP B.寡霉素
C.NADH D.CO
E.二硝基苯酚
6.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聯劑是(E)
7.細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劑是(D)
8.可與ATP合酶結合的物質是(B)
9.促進氧化磷酸化的是(A)
10.為呼吸鏈提供氫和電子的是(C)
A.氧化酶類 B.需氧脫氫酶類
C.加單氧酶 D.過氧化物酶
E.SOD
11.防御超氧離子對人體侵害的酶是(E)
12.以氧為受氫體,輔基是FAD,反應產物是過氧化氫的酶是(B)
13.直接利用氧為受氫體輔基含銅離子的酶是(A)
14.將一個氧原子加到底物,另一個氧原子還原為水的酶是(C)
15.催化過氧化氫氧化不同底物的酶是(D)
A.1,3-二磷酸甘油酸 B.琥珀酰CoA
C.ATP D.AMP
E.磷酸肌酸
16.高能硫酯化合物是(B)
17.不屬于高能化合物的是(D)
18.含有兩個高能磷酸鍵的是(C)
19.能量的暫時儲存形式是(E)
20.糖酵解過程中產生的高能化合物是(A)
三、X型題(每小題1分)
1.生物氧化的特點有(ABCE)
A. 是在含有水、近于中性pH條件下溫和進行的
B. 是在酶的催化下進行的
C. 氧化時逐步放能并有相當一部分能以ATP的形式儲存
D. 水的生成是物質中的H與空氣中的氧化合成
E.通過脫羧基作用生成C02
2.關于呼吸鏈的正確敘述是(ABCDE)
A. 呼吸鏈的組分按Eo¢值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B. 遞氫體同時也是遞電子體
C. 在傳遞氫和電子過程中可偶聯ADP磷酸化生成ATP
D. 復合體Ⅲ和Ⅳ為兩條呼吸鏈所共有
E.抑制Cytaa3,呼吸鏈中各組分都處于還原狀態(tài)
3.關于加單氧酶的敘述,正確的是(ABC)
A.又稱為羥化酶
B.混合功能氧化酶為加單氧酶
C.催化的反應需要02、NADPH+H+
D.產物中有H202
E.反應時生成ATP
4.胞液中NADH可通過何種途徑進入線粒體(AC)
A.α磷酸甘油→磷酸二羥丙酮穿梭
B.檸檬酸→丙酮酸穿梭
C.蘋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D.草酰乙酸→丙酮酸穿梭 E.葡萄糖→丙酮酸穿梭
5.電子傳遞鏈中與磷酸化偶聯的部位是(ACD)
A.NADH→CoQ
B.CoQ→Cyt b
C.Cytaa3→O2
D.CoQ→Cytc
E.FAD→CoQ
6.關于P/O比值的敘述正確的是(BC)
A. 表示底物水平磷酸化ATP的生成數
B. 表示每消耗1摩爾氧原子所產生的ATP的摩爾數
C. 是每消耗1摩爾氧原子所消耗的無機磷的摩爾數
D.每消耗1摩爾磷酸所消耗的O2摩爾數
E.每消耗1克氧所消耗的無機磷的克數
7.NADH氧化呼吸鏈含有(ABCDE)
A.復合體I B.復合體Ⅱ
C.復合體Ⅲ D.復合體Ⅳ
E.細胞色素C
8.不參與FADH2氧化呼吸鏈的成分是(AE)
A.復合體I B.復合體Ⅱ
C.復合體Ⅲ D.復合體Ⅳ
E.細胞色素P450
9.關于NAD+的正確敘述是(BCDE)
A.位于線粒體內膜上
B.屬于遞氫體
C.是大多數脫氫酶的輔酶
D. 每次接受一個氫原子和一個電子
E.NAD+中尼克酰胺部分可進行可逆的加氫和脫氫
10.下列能夠出入線粒體內膜的物質有(DE)
A.NADH+H+
B.H+
C.乙酰CoA
D.蘋果酸
E.天冬氨酸
11.影響氧化磷酸作用的因素有(ABC)
A.ADP/ATP B.甲狀腺素
C.阿米妥 D.解偶聯劑
E.寡霉素
12.細胞色素類的性質包括(ACD)
A. 為單電子傳遞體
B.都可被氰化物抑制
C.輔基都為鐵卟啉
D.屬于結合蛋白質
E.都含有銅離子
13.關于鐵硫蛋白的敘述正確的是(ABC)
A.含有非血紅素鐵
B.鐵的氧化還原是可逆的
C.每次傳遞一個電子
D.存在于復合體Ⅳ中
E.屬于黃素蛋白
14.位于線粒體內膜上的酶包括(ABC)
A.NADH脫氫酶
B.琥珀酸脫氫酶
C.細胞色素氧化酶
D.蘋果酸脫氫酶
E.轉氨酶
15,氧化磷酸化解偶聯時(BCE)
A.底物水平磷酸化抑制
B.機體產熱量增加
C.線粒體能利用氧,但不能生成ATP
D.線粒體內膜上ATP合酶被抑制
E.電子傳遞照樣進行
16.含有維生素B2的酶是(BC)
A.NADH脫氫酶
B.琥珀酸脫氫酶
C.黃素蛋白
D.鐵硫蛋白
E.細胞色素類
17.人體生命活動的能源物質有:(AB)
A.碳水化合物 B.脂肪
C.膽固醇 D.維生素
E.微量元素
18.參與生物氧化的酶類有(ABCDE)
A.脫氫酶類 B.加氧酶
C.過氧化物酶 D.SOD
E.氧化酶
19.使氧化磷酸化加速的物質有(AB)
A.ADP B.甲狀腺素
C.ATP D. 寡霉素
E.阿米妥
20.關于化學滲透學說正確的敘述有(ABC)
A.H+不能自由通過線粒體內膜
B.呼吸鏈有H+泵作用
C.呼吸鏈傳遞電子導致線粒體內膜兩側形成電化學梯度
D.解偶聯劑破壞線粒體內膜兩側H+濃度外低內高梯度
E.線粒體ATP合酶有H+泵作用
四、填空題(每空0.5分)
1.生物氧化酶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拘柩趺摎涿浮⒉恍柩趺摎涿、氧化酶、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SOD、加單(雙)氧酶,任選4】
2.細胞內ATP的生成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
3.NADH呼吸鏈的排列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綨ADH、FMN、CoQ、Cytb、CytC1、CytC、Cytaa3】
4.呼吸鏈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聯發(fā)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部位。【NADH和CoQ之間、CoQ和Cytc、Cytaa3和O2之間】
五、名詞解釋題(每小題2分)
1.生物氧化:【物質在生物體內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能量的過程。】
2.呼吸鏈:【遞氫體或遞電子體按一定順序排列在線粒體內膜上經一系列連鎖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將代謝物脫下的氫和電子傳遞給氧結合成水的過程。】
3.底物水平磷酸化:【由于脫氫或脫水等作用,使代謝物分子內部能量重新分布而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或高能硫酯化合物),然后將高能鍵轉移給ADP(或GDP)生成ATP(或GTP)的反應稱為底物水平磷酸化!
4.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又稱為電子傳遞水平磷酸化。在生物氧化過程中,代謝物脫下的氫經呼吸鏈氧化生成水的同時,所釋放出的能量用于ADP磷酸化生成ATP,這種氧化與磷酸化相偶聯的過程稱為氧化磷酸化。】
5.P/O比值:【P/O比值是物質氧化時,每消耗1摩爾氧原子所消耗的無機磷的摩爾數(或ADP摩爾數),即生成ATP的摩爾數!
6.解偶聯劑:【不影響呼吸鏈的電子傳遞,只抑制由ADP生成ATP的磷酸化過程。使氧化磷酸化脫節(jié),P/O比值降低甚至為0。代表性化合物是二硝基苯酚】
7.高能化合物【生物化學中把磷酸化合物水解時釋出的能量>30kJ/mol者稱為高能磷酸化合物,其所含的鍵稱為高能磷酸鍵!
8.SOD:【超氧物歧化酶,可催化超氧陰離子還原為H2O2+O2】
9.呼吸鏈復合體:【呼吸鏈中的各種遞氫體和遞電子體多數是緊密的鑲嵌在線粒體內膜中,成為內膜結構重要的組成成分。用去垢劑溫和處理線粒體內膜,可分離得到四種仍具傳遞電子功能的復合體。】
六、問答題
1.比較生物氧化與體外燃燒的異同點。(4分)
【相同點:終產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釋放的總能量也完全相同。
不同點:體外燃燒是有機物的碳和氫與空氣中的氧直接化合成 CO2 和 H2O ,并驟然以光和熱的形式向環(huán)境散發(fā)出大量能量。而生物氧化反應是在體溫及近中性的 PH 環(huán)境中通過酶的催化下使有機物分子逐步發(fā)生一系列化學反應。反應中逐步釋放的能量有相當一部分可以使 ADP 磷酸化生成 ATP ,從而儲存在 ATP 分子中,以供機體生理生化活動之需。一部分以熱的形勢散發(fā)用來維持體溫!
2.呼吸鏈的組成成分有哪些?試述主要的呼吸鏈及排列順序。(6分)
【組成成分:NAD+,黃素蛋白(輔基FMN、 FAD),鐵硫蛋白,輔酶Q,細胞色素b、c1、c、a、a3
主要的呼吸鏈有NADH氧化呼吸鏈和FADH2氧化呼吸鏈。
呼吸鏈排列順序: FAD
(Fe-S)
↓
NADH→(FMN)→CoQ→Cytb→Cytc1→Cytc→Cytaa3→O2】
(Fe-S)
3.需氧脫氫酶和不需氧脫氫酶有何不同?(4分)
【需氧脫氫酶:直接以氧為受氫體,反應產物有H2O2
不需氧脫氫酶:不能以氧為受氫體,將底物的氫轉移到另一物質,不產生H2O2】
4.當肝線粒體氧化磷酸化所需各種底物充分時分別加入:①魚藤酮,②抗霉素A。描述線粒體內NAD+、NADH脫氫酶、CoQ、Cytb、Cytc、Cyta的氧化還原狀態(tài)。(4分)
【加入魚藤酮后:NAD+、NADH脫氫酶還原狀態(tài),CoQ、Cytb、Cytc、Cyta氧化狀態(tài)。
加入抗霉素A后:NAD+、NADH脫氫酶、CoQ、Cytb還原狀態(tài),Cytc、Cyta氧化狀態(tài)!
5.試述氧化磷酸化的偶聯部位;用哪些方法可以證明氧化磷酸化的偶聯部位?(6分)
【三個偶聯部位:NADH和CoQ之間;CoQ和Cytc之間;Cytaa3和O2之間
證明方法:①計算P/O比值:β-羥丁酸的氧化是通過NADH呼吸鏈,測得P/O比值接近于3。琥珀酸氧化時經FAD到CoQ,測得P/O比值接近于2,因此表明在NAD+與CoQ之間存在偶聯部位,抗壞血酸經Cytc進入呼吸鏈,P/O比值接近于1,而還原型Cytc經aa3被氧化,P/O比值接近1,表明在aa3到氧之間也存在偶聯部位。從β-羥丁酸,琥珀酸和還原型Cytc氧化時P/O比值的比較表明,在CoQ與C之間存在另一偶聯部位。因此NADH呼吸鏈存在三個偶聯部位,琥珀酸呼吸鏈存在兩個偶聯部位。②計算各階段所釋放的自由能變化來推測偶聯部位。已知每產生一克分子ATP,需要能量30.5kJ(或7.3K cal)上述部位的自由能變化均大于此值。電子傳遞鏈的其它部位自由能變化均小于此值,無偶聯,釋出的能量以熱能形式散發(fā)!
6.試述影響氧化磷酸化的因素。(6分)
【抑制劑:
(1)呼吸鏈抑制劑:阻斷呼吸鏈不同環(huán)節(jié)的電子傳遞,常見的有阿米妥魚藤酮抗霉素A H2S、CO、CN-、疊氮化合物(N3-)等
(2)解偶聯劑:不影響呼吸鏈的電子傳遞,只抑制由ADP生成ATP的磷酸化過程。使氧化磷酸化脫節(jié),P/O比值降低甚至為0。解偶聯劑中最常見的是二硝基苯酚。
(3)氧化磷酸化抑制劑:對電子傳遞和ADP磷酸化都有抑制。如寡霉素。
ADP和ATP的調節(jié):當細胞內某些需能過程速度加快,ATP分解為ADP和Pi,ADP濃度增高,轉運入線粒體后使氧化磷酸化速度加快;反之ADP不足,使氧化磷酸化速度減慢,這種調節(jié)作用可使ATP的生成速度適應生理需要。
甲狀腺素:甲狀腺素可活化許多組織細胞膜上的N+-K+-ATP酶,使ATP加速分解為
ADP和Pi,ADP增加促進氧化磷酸化。由于ATP的合成和分解速度均增加,另外甲
狀腺素(T3)還可使解偶聯蛋白基因表達增加,因而引起耗氧和產熱均增加。所以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基礎代謝率增高!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