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鄧小平理論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000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 。
A.毛澤東思想 B.鄧小平理論
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學發(fā)展觀
2.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的會議是黨的( )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六屆三中全會 D.十六屆四中全會
3.社會發(fā)展和變革的先導是在實踐基礎上的( 。
A.制度創(chuàng)新 B.科技創(chuàng)新
C.理論創(chuàng)新 D.文化創(chuàng)新
4.“三個有利于”標準具有內在的聯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是否有利于( 。
A.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 B.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
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
5.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 )
A.落后的生產力同先進的生產關系的矛盾
B.政治體制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矛盾
C.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6.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核心和主體是( 。
A.經濟建設 B.四項基本原則
C.改革開放 D.市場經濟
7.根據鄧小平的“三步走”戰(zhàn)略,到2000年要( 。
A.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 B.使人民生活比較富裕
C.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D.使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8.1988年,關于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方面鄧小平提出了( 。
A.“三個有利于”標準 B.“臺階式”發(fā)展的設想
C.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思想 D.地區(qū)經濟梯次推進的戰(zhàn)略構想
9.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指由( 。
A.速度型向效益型轉變 B.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C.簡單再生產向擴大再生產轉變 D.傳統(tǒng)產業(yè)向高新技術產業(yè)轉變
10.公有制經濟包括( 。
A.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B.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和股份經濟
C.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
D.股份制經濟和股份合作制經濟
11.鄧小平認為中國農業(yè)的改革和發(fā)展,從長遠的觀點看,要有兩個飛躍,其中第二個飛躍是指( )
A.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廢除人民公社 B.實現農業(yè)機械化和現代化
C.發(fā)展適度規(guī)模經營和集體經濟 D.實現農業(yè)產業(yè)化和市場化
12.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和雇傭勞動為基礎,以獲取利潤為生產經營目的的經濟形式是( 。
A.個體經濟 B.私營經濟
C.股分合作制經濟 D.混合經濟
13.計劃和市場( 。
A.是劃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重要標志
B.分別存在于不同的社會制度中
C.屬于社會基本制度的范疇
D.都是調節(jié)經濟的手段
14.政府職能轉變的關鍵是( )
A.政企職責分開 B.黨政職責分開
C.處理好國家和企業(yè)的關系 D.處理好中央和地方的關系
15.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勞動者購買債券和股票所得到的利息和股息收入屬于( 。
A.按勞分配收入 B.按生產要素分配收入
C.剝削收入 D.經營風險收入
16.我國實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B.民主集中制度
C.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7.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
B.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人民當家作主
D.黨和各級政府在法律范圍內活動
18.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 。
A.精神條件和物質條件 B.思想保證和政治保證
C.文化條件和教育環(huán)境 D.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19.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社會根源是( 。
A.資產階級的人權主義 B.資產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
C.壟斷資本主義的經濟政治制度 D.世界政治經濟發(fā)展不平衡
20.發(fā)展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根本原因是( 。
A.發(fā)展中國家科學技術水平落后 B.發(fā)達國家對發(fā)展中國家援助不夠
C.發(fā)展中國家商品經濟不發(fā)達 D.國際經濟舊秩序仍然沒有改變
21.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tǒng)一,我們寄希望于( 。
A.國際社會 B.臺灣當局
C.臺灣人民 D.綜合國力的增強
22.實行“一國兩制”不會改變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這是因為( 。
A.特別行政區(qū)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行政區(qū)域
B.特別行政區(qū)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
C.特別行政區(qū)享有內地一般地方行政區(qū)域所沒有的高度自治權
D.兩種制度地位不同,社會主義制度是主體
23.我國新時期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是一種( 。
A.經濟聯盟 B.政治聯盟
C.思想聯盟 D.民間聯盟
24.改革開放以來新出現的社會階層是( 。
A.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力量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
C.新的中產階級 D.中國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者
25.胡錦濤總書記在關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講話中,提出( 。
A.“四榮四恥” B.“六榮六恥”
C.“八榮八恥” D.“十榮十恥”
26.2006年2月24日,國務院第四次廉政會議確定今年反腐倡廉的重點是治理( 。
A.商業(yè)賄賂 B.賣官買官
C.亂收費 D.公款吃喝
27.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于2006年3月14日表決通過了( )
A.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九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的決議
B.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的決議
C.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一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的決議
D.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二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的決議
28.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fā)通知,從2006年4月1日起( 。
A.取消農業(yè)稅 B.調整消費稅
C.開征遺產稅 D.提高增值稅
29.2006年1月10日,不顧西方國家壓力,單方面重啟核計劃的國家是( 。
A.印度 B.以色列
C.朝鮮 D.伊朗
30.聯合國大會于2006年3月15日通過決議,決定設立人權理事會,以取代( )
A.人權委員會 B.人權大會常務委員會
C.人權大會 D.人權董事會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