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訪問的準備、方法及深化
* 采訪準備的實踐意義:
1. 做好準備,是接近采訪對象的第一步;
2. 做好準備,能盡快拉近與采訪對象的感情距離;
3. 做好準備,會使記者成為一個采訪的快手;
4. 做好準備,將增強記者的新聞敏感,更好地發(fā)現(xiàn)和抓住新聞;
5. 做好準備,有助于開拓采訪的深度和廣度。
* 采訪的準備工作分為兩種,即平時準備和臨時準備
平時準備:
1. 學習理論政策,認清當前形勢
2. 了解全局情況,掌握社會動向
3. 多方面增長知識,擴大采訪視野
4. 廣泛積累資料,適應工作需要
* 關于平時準備的具體問題:
1) 了解情況和掌握動向的重點
A. 一是各行各業(yè)貫徹招待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的情況;
B. 二是干部和群眾在一個時期的思想活動
C. 三是實際工作是的成就、經(jīng)驗、矛盾和主攻方向
D. 四是各條戰(zhàn)線涌現(xiàn)出來的典型,冒尖的人和事
2) 積累知識的主要途徑是:
A. 一要讀書看報,廣采博。
B. 二要結合工作,重點攻關;
C. 注重社會實踐,無字“天書”,不可忽視
3) 資料積累的分類:
思想積累、情況積累、信息源的積累、業(yè)務資料的積累、知識性資料的積累
臨時準備:
1. 明確報道思想
2. 選擇、了解采訪對象
選擇什么樣的采訪對象?
A. 選擇最熟悉情況的人
B. 選擇多層次多方面的人物
C. 選擇不同意見的采訪對象
D. 對同一類型的采訪對象要選擇典型
3. 背景材料的收集與分析
4. 特定報道對象的知識準備
5. 擬定采訪計劃
二十八. 訪問的形式、類型及分類
訪問可以是個別訪問,也可以是集體訪問。
個別訪問就是記者與采訪對象單獨交談;
集體訪問就是記者有意組織或邀約多個采訪對象的訪問,包括座談會和記者招待會兩種形式。
* 訪問活動的類型:因事件訪問、因人物訪問、因經(jīng)驗訪問、因問題訪問、因爭論訪問
* 訪問的心理過程:主要表現(xiàn)為接近、融洽、溝通、激發(fā)四個階段。
* 提問的方法與技藝
1. 問法要多樣,開放式閉合式問題要結合使用
2. 抓住疑問點
3. 盡量具體
4. 提倡討論式,贏造雙方交流的氣氛
* 提問的分類:
1. 開放式提問
——是指提出比較概括、廣泛、范圍較大的問題,對回答的內(nèi)容限制不嚴格,給對方以充分自由發(fā)揮的余地。這樣的提問比較寬松,不唐突,也常得體。特點:常用于訪談的開頭,可縮短雙方心理、感情距離,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難以深挖。
2. 閉合式提問
——是指比較具體、明確、范圍較窄的提問,要求對方回答只能限于提問的具體內(nèi)容。特點:閉合式提問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問或查證、核實,以及轉換話題,也往往比較敏感,要注意提問的角度和口氣。
* 訪問的要領
1. 因人而異,靈活對待
2. 把握重點,啟發(fā)誘導
3. 溝通思想,見機行事
4. 少講多聽,廣采博納
5. 求同存異,心理共鳴
* 訪問的“心理控制”:
訪問這種交往過程,在心理上是相互影響的過程。記者是相互影響的主導方,不僅要對被訪問者的心理活動做出正確的判斷,隨之做出的相應的心理應變,還要善于使對方的心理狀態(tài)為記者所影響和制約,這就是記者對采訪對象的“心里控制”;“心理控制”,并不是說記者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對方,而是應當讓對方保留不同意見并表示理解,只有求同存異,才能取得共鳴。
* 記錄的一般要求:
A.記要點 B.記易忘點 C.記疑點 D.記有關原話 E.記典型情景
* 記者核實訪問記錄材料的方法有:
1. 向提供材料的本人核實
2. 溯本求源,尋求物證
3. 多方證實與邏輯判斷
4. 技術檢驗
* 觀察的特點:
觀察作為一種新聞采訪方式,就是新聞記者對客觀事實進行由表及里的察看與思考活動,借以外來語與搜集新聞素材與線索。
觀察分為事前觀察、同步觀察、事后觀察
觀察具有直接性、綜合性、客觀性、經(jīng)常性、敏感性等特點。
* 現(xiàn)場觀察的作用:
1. 辨別真?zhèn),收集素?
2. 印象深刻,生動再現(xiàn)
3. 獲得親知,深化認識
4. 觸景生情,寄情于文
5. 見多實廣,有利積累
* 現(xiàn)場采訪中的瞬間印象主要包括什么?
1. 變動著的事件細節(jié)
2. 突發(fā)事件的重大疑竇
3. 環(huán)境氣氛與情景
4. 現(xiàn)場活動及人們的表情、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
* 采訪是的心理感應規(guī)律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1. 記者采訪滿足對象社會需要的程度,制約著采訪的局面
2. “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給采訪的氛圍渲染上一層“暈輪”
3. “自己人效應”與“異已人效應”誘導著談話的成敗
4. 采訪談話需要穩(wěn)定的情緒
* 特殊的采訪方式分類:
A. 巡回采訪 B.易地采訪 C.交叉采訪 D.蹲點采訪 E.隱性采訪
* 什么情況下采用隱性采訪?
1. 把隱性采訪作為記者日常觀察、發(fā)解情況的輔助手段
2. 某些批評、揭露性的報道可使用隱性采訪
3. 某些表揚性的稿件也適合用隱性采訪
* 如何多方面挖掘“新聞事實材料”?
1. 找特點
2. 抓問題
3. 會透視,透會現(xiàn)象看本質(zhì)
* 怎樣找特點?
A. 認清形勢找特點
B. 通過比較找特點
C. 具體分析找特點
* 抓什么樣的問題?
A. 抓實際工作中急待解決的問題
B. 抓社會公眾關心的問題
C. 抓帶有傾向性的問題
D. 抓事物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
* 怎樣找問題的根源?
一是要找新舊體制的矛盾
二是要找新舊思想觀念的矛盾
三是要找改革中不平衡的矛盾
* 采訪中“結合藝術”理解:
結合本身是一種藝術,包括:
1. 上下結合:將上級精神與實際情況相結合
2. 點面結合:個別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局部和整體的結合
3. 橫結合:縱的認識:對事物歷史與發(fā)展的完整了解;橫的認識:對一事物與他事物有機聯(lián)系的了解
4. 正反結合:相反的兩個個別事實之間的聯(lián)系
二十九. 消息的概念、特點、組成成分與結構方式:
* 消息——只報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講述詳細的經(jīng)過和細節(jié),以簡要的語言文字迅速傳播新近事實的新聞體裁,也是最廣泛、最經(jīng)常彩的新聞基本體裁。
* 消息的特點:
1. 篇幅較短,內(nèi)容簡明扼要,文字干凈利落;
2. 常有一段導語,開門見山,吸引讀者;
3. 通常一事一報,講究用事實說話;
4. 更注重時效,報道快速及時;
5. 基本表達方法是敘述
* 消息由導語、主體、背景和結尾組成
* 消息的結構方式常用的有倒金字塔、金字塔、散文式三種
* 消息的分類:
A. 按事實性質(zhì)分為:事件性新聞和非事件性新聞
B. 按報道內(nèi)容分為:經(jīng)濟新聞、社會新聞、人物新聞和政治新聞等
C. 按寫作特點分為:特寫式消息、目擊新聞、解釋性報道和背景報道
D. 按篇幅長短分為:簡訊、一句話新聞和標題新聞
E. 其他樣式的分類,有公報式消息、答記者問
F. 西方新聞界對消息的分類:硬新聞、軟新聞、純新聞
G. 按不同的寫作形式、寫作特點,把消息分為四大類:動態(tài)消息、經(jīng)驗性消息、綜合消息、和述評性消息
* 事件性新聞——是指以一個獨立的新聞事件為核心而展開的新聞報道,其事物變動的時態(tài)是突發(fā)性或躍進性的。事件性新聞包括大量動態(tài)消息、現(xiàn)場特寫(新聞素描)等。因具體情況的不同,還可進一步為突出性事件和可預見性事件
* 非事件性新聞——是指與事件性新聞相區(qū)別的新聞報道,即對一段時間或若干空間進而發(fā)生的情況、經(jīng)驗或問題等概貌性或階段性的反映,其時態(tài)往往是漸進性的。非事件性新聞包括典型報道、深度報道、經(jīng)驗性消息、述評性消息等等。
* 動態(tài)消息的概念和特點:
動態(tài)消息——也稱“純新聞”,是最常見的消息類型。它迅速及時地報道國內(nèi)外正在發(fā)生或新近發(fā)生的新聞事實,是反映新事物、新情況、新動向的主要的消息體裁。它有兩種不同情形:一種是對剛剛發(fā)生的或新近發(fā)生的單獨事件的報道;另一種是對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具有一定持續(xù)性變動事件的報道。
特點是:
A. 能給人以動態(tài)感,強調(diào)反映事物的最新動態(tài);
B. 講究“時間”要素,特別注重時效;
C. 短小精悍,一事一報。
* 經(jīng)驗性消息的概念及經(jīng)驗的選擇:
經(jīng)驗性消息——是反映某地區(qū)或某單位在執(zhí)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中,所取得的典型經(jīng)驗、成功做法及其顯著效果的一種新聞體裁。它是典型報道的一種,用以推動全局,指導工作。經(jīng)驗性消息中經(jīng)驗的選擇:
1. 首先應當具有新聞性
2. 要選取新鮮的、富有特點的經(jīng)驗
3. 要先取針對性強、能解決當前突出的實際問題的經(jīng)驗
4. 要選取具有啟邊和指導作用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比較成熟的典型經(jīng)驗
5. 不用面面俱到,抓住最主要的經(jīng)驗
* 綜合消息的概念、特點及寫作要求:
* 綜合消息——圍繞一個主題思想、從不同側面概括反映某個事件、問題的全局性情況,或綜合報道不同地區(qū)、單位具有同類性質(zhì)又各有特點的多件新聞事實的一種新聞體裁。
* 綜合消息的特點:1.不受空間的限制 2.由多地、多件新聞事實組成 3.從不同側面表現(xiàn)共同主題 4.報道面廣,聲勢大的。
* 綜合消息的兩種情形:1.橫斷面綜合反映動態(tài)、情況 2.縱深度綜合反映成就、經(jīng)驗或問題
* 寫作要求:1.善于分析概括 2.既有廣度,又有深度 3.靈活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
* 述評性消息的概念及寫作特點
* 述評性消息——也叫新聞述評,是一種以述為主,邊述邊評、夾敘夾議的新聞體裁。
* 述評性消息的類型:形勢述評、工作述評、思想述評
* 述評性消息的基本特點:
A. 以報道事實為主,以評述事實為目的
B. 述評結合,夾敘夾議
C. 針對性強,富有思想性
* 述評性消息寫作的基本要求:
A. 述與評要事理交融
B. 議論要精辟,觀點要正確、深刻
C. 述評要自然親切
* 消息的寫作要領:
1. 更加注重時效性
2. 運用客觀筆法,用事實說話
3. 善于概括和直敘
4. 增加信息量
* 注重時效的表現(xiàn):
A.講求時效 B. 以短、快取勝 C. 體現(xiàn)新聞根據(jù) D. 要講究時效,又合乎時宜
* 消息寫作為什么要十分強調(diào)講求時效?
1) 時效性是消息的基本特征之一
2) 講求時效,才能給受眾留下難忘的“第一印象”
3) 講求時效,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新聞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4) 講求時效,如今愈發(fā)具有現(xiàn)實意義
* 如何以短、快還應時效?
1) 一事一報,以短求時效
2) 采用連續(xù)報道,體現(xiàn)時效性
3) 快中求好,又快又好
* 如何體現(xiàn)“遲到新聞”和“非事件性新聞”的新聞根據(jù)?
最重要的方法是:記者注意跟蹤,發(fā)現(xiàn)新的情況,緊緊地抓住與事物相關的新近變動,著眼于體現(xiàn)時間上的“最新近點”由近及遠,以最新的新聞根據(jù)或由頭,引出“遲到的新聞”。
體現(xiàn)“遲到的新聞”的新聞根據(jù)的方法:A.抓住新聞被披露的事實變動 B.以新帶“舊” C.由近及遠
體現(xiàn)非事件性新聞的新聞根據(jù)的方法:A.事實的新變動 B.與事實相關的事物的新變動 C.發(fā)布的契機
* 如何更好的運用客觀筆法,把記者主觀意圖變?yōu)椤盁o形的意見"?
1. 按客觀事實本身的邏輯性來展開新聞,以事實描述事實,而不是按記者證的主觀意圖來展開新聞。
2. 通過對事實精心地進行取舍、剪裁、安排和使用,對背景材料的選擇和運用,巧妙的寓觀點或傾向性于客觀報道形式之中
3. 運用客觀手法寫消息,一般是只敘述事實而不加議論。要讓足以說明有關道理的事實來說明問題
4. 巧用“代言人”,讓新聞中的人特來發(fā)表有關議論
5. 適當交代新聞來源
6. 運用第三人稱
* 如何進行概括?
1. 概括敘述事實要有具體實在的內(nèi)容,不能抽象化、概念化、任何新聞事實都有具體的內(nèi)容。消息寫作中的概括事實,是對具體事實的凝練和綜合。
2. 概括敘述事實,還要注意有點形象
3. 消息中的概括,也并不排斥對個別典型細節(jié)的反映
4. 消息寫作中的概括,還同直敘相聯(lián)系。
* 如何增加信息量?
1. 在一定量的新聞信息用盡可能少的信息符號來表述
a) “蒙太奇”式行文
b) 避免標題、導語和主體的“三重復”
2. 在有限的篇幅內(nèi)多輸送信息
a) 開拓消息的深度和廣度
b) 突出主體信息
* 倒金字塔結構的概念和特點
倒金字塔結構——也稱“倒三角”結構,是消息寫作中最常用的一種結構方式。它以事實的重要性程度或受眾關心程度依次遞減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項事實內(nèi)容,猶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聞。
它的主要優(yōu)點:
1. 最能體現(xiàn)新聞性
2. 開門見山,概括性強
3. 切合讀者心理,并能引起其“新聞欲”
4. 便于編輯處理稿件和制作標題
5. 便于記者增加新的重要事實材料。
缺點:
1. 過于標準化,程式化,而缺乏多樣性
2. 略輸文采,有“虎頭蛇尾”之嫌
3. 比較容易出現(xiàn)消息的標題、導語、主體“三重復”現(xiàn)象
* 金字塔結構的概念和特點:
金字塔結構——是按新聞事實發(fā)和始末,即依時間順序安排材料的一種消息結構形式。事實的開始和結束,就是新聞的開頭和結尾。它適用二前后時間跨度比較小或者有比較完整、曲折的情節(jié)或生動細節(jié)的新聞事件,多用于非事件性新聞。
優(yōu)點:
1. 行文構思比較方便
2. 可以保持新聞事實比較完整的故事性
3. 容易清楚地反映新聞事件原委始末的脈絡
缺點:篇幅長容易顯得平鋪直敘;從頭說起,容易顯平淡或缺乏新鮮感
* 散文式結構的概念和特點:
散文式結構——是指消息寫作中適當吸收散文寫法。
優(yōu)點:比較自由和有文采,比較容易突破消息寫作的某些模式、框框,有利于改變千篇一律的面孔,使行文富于變化。
缺點:不大適用于突發(fā)性事件和某些經(jīng)驗性報道。
* 導語的概念、功能、重要性:
* 導語——是就以簡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鮮或最富有個性特點的事實,提示新聞要旨,吸引讀者閱讀全文的消息的開頭部分。
* 導語的兩重任務:一是千方百計把重要的新聞事前主其意義表現(xiàn)出來;二是想方設法吸引啟發(fā)讀者來閱讀消息全文。
* 導語的重要性表現(xiàn)在:
1. 導語可以使讀者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
2. 導語的優(yōu)劣對編輯決定稿件的取舍和確定其編排地位很有影響,甚至起決定性作用
3. 導語寫作頗能體現(xiàn)記者的才華和功力
4. 導語為整篇消息定下基調(diào),關系著下文如何順利地展開
5. 一篇消息只有一條導語,而它是最優(yōu)化的方案
6. 新聞的實踐表明了導語的重要性
* 導語的制作總則
1. 研究人們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最需要告訴人們的又是什么,把二者和諧的統(tǒng)一起來
2. 從新聞內(nèi)容中選擇最重要點
3. 應有新聞事實,但要避免與主體內(nèi)容重復
4. 交代消息的來源和新聞根據(jù),給人以可信感
5. 文字精,表達巧,凝練、醒目、明快
* 導語的分類
* 導語分為兩大類:直接性導語 、間接性導語
* 直接性導語——是一種最常用的導語形式,即導語中開門見山、簡明扼要地突出表現(xiàn)最新鮮、最重要的事實,或最有個性特色、最具有新聞價值的內(nèi)容。它適用于時效性較強的事件性新聞。直接性導語又可以分為敘述式、總結式、評述式等。
* 間接性導語——又稱延緩性導語,是相對于直接性導語的一種常用的導語形式,即導語中曲徑通幽,引人入勝,間接體現(xiàn)新聞主題,迂回舒展地引出新聞的核心事實或新聞要旨。可分為描寫式、引用式、對比式、設問式
* 主體和結尾
* 消息的主體——又稱“新聞軀干”,是一篇消息最基本、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展開新聞內(nèi)容、闡述新聞主題的關鍵部分。
* 主體的功能:A. 敘述和補充導語中提到的新聞事實 B. 充分闡發(fā)表現(xiàn)新聞主題
* 結尾——是指為了深化新聞主題,強化新聞價值或擴大消息的信息容量,記者根據(jù)新聞內(nèi)容,精心設計的消息的收結部分。
* 在什么情況下用到結尾?
1. 只有當結尾能夠加深讀者對新聞的感覺和理解;
2. 能夠深化新聞的主題、增強新聞報道的社會效果;
3. 能夠恰當?shù)亍芭匀怂隆、增加消息的信息量?
4. 或者是為“后續(xù)報道”作伏筆的情況下,消息才有必要寫結尾,并盡力寫好它。
* 常見的結尾寫法分類:小結式、評論式、號召式、伏筆式
* 背景的概念、分類和作用
* 新聞背景——是指新聞事實出現(xiàn)的緣由、環(huán)境和主客觀條件。背景是一篇消息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補充、反襯或烘托新聞事實和新聞主題的重要材料。
* 新聞背景的分類:歷史背景、地理背景、人物背景、事物背景、知識背景、社會背景
* 背景的功能:
1. 構成顯現(xiàn)新聞事實的新聞價值
2. 說明新聞事實發(fā)生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
3. 分析新聞現(xiàn)象與本質(zhì)、局部與全局等關系
4. 對比映襯新聞事實和主題思想
5. 巧妙地表明記者的觀點、傾向
6. 注釋事物的特征以及某些專有名詞、術語
* 怎樣恰到好處的運用背景材料?
1. 不同類型消息區(qū)別對待
2. 因時因地因讀者對象制宜
3. 服從新聞主題表達的需要,不柯喧賓奪主
4. 要少而精,簡明扼要
5. 要靈活穿插,但不要牽強附會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