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求職招聘 論文下載
2012中考 | 2012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訓 | 在職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法律碩士 | MBA考試
MPA考試 | 中科院
四六級 | 職稱英語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托福 | 托業(yè) | 雅思 | 專四專八 | 口譯筆譯 | 博思
GRE GMAT | 新概念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申碩英語 | 攻碩英語 | 職稱日語 | 日語學習 |
零起點法語 | 零起點德語 | 零起點韓語
計算機等級考試 | 軟件水平考試 | 職稱計算機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華為認證 | Java認證
公務員 | 報關員 | 銀行從業(yè)資格 | 證券從業(yè)資格 | 期貨從業(yè)資格 | 司法考試 | 法律顧問 | 導游資格
報檢員 | 教師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外銷員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人力資源 | 管理咨詢師 | 秘書資格 | 心理咨詢師 | 出版專業(yè)資格 | 廣告師職業(yè)水平 | 駕駛員
網絡編輯 | 公共營養(yǎng)師 | 國際貨運代理人 | 保險從業(yè)資格 | 電子商務師 | 普通話 | 企業(yè)培訓師
營銷師
衛(wèi)生資格 | 執(zhí)業(yè)醫(yī)師 | 執(zhí)業(yè)藥師 | 執(zhí)業(yè)護士
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會計證) | 經濟師 | 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審計師 | 注冊稅務師
注冊資產評估師 | 高級會計師 | ACCA | 統(tǒng)計師 | 精算師 | 理財規(guī)劃師 | 國際內審師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工程師 | 造價員 | 咨詢工程師 | 監(jiān)理工程師 | 安全工程師
質量工程師 | 物業(yè)管理師 | 招標師 | 結構工程師 | 建筑師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巖土師
設備監(jiān)理師 | 房地產經紀人 | 投資項目管理師 | 土地登記代理人 | 環(huán)境影響評價師 | 環(huán)保工程師
城市規(guī)劃師 | 公路監(jiān)理師 | 公路造價師 | 安全評價師 | 電氣工程師 | 注冊測繪師 | 注冊計量師
化工工程師 | 材料員
繽紛校園 | 實用文檔 | 英語學習 | 作文大全 | 求職招聘 | 論文下載 | 訪談 | 游戲
自學考試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考試吧(Exam8.com) > 自學考試 > 復習指導 > 公共課 > 正文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復習資料(二)

第二章 商品和貨幣

一、單項選擇題

  1、商品生產是:以交換為目的而進行的生產。

  2、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總稱是:商品經濟。

  3、凡是商品一般都是:人們勞動的產品。

  4、商品價值是:抽象勞動的凝結。

  5、決定商品價值量的勞動是以:簡單勞動為尺度的。

  6、商品生產者實現(xiàn)私人勞動轉化為社會勞動必須通過:商品的銷售。

  7、商品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xiàn)。

  8、商品經濟的基本經濟規(guī)律是:價值規(guī)律。

  9、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

  10.市場競爭產生的經濟條件是:商品經濟。

二、多項選擇題

  1.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條件是(BE)

  A.私有制的出現(xiàn)

  B.社會分工

  C.勞動生產率提高到剩余產品的出現(xiàn)

  D.通過市場配置社會資源

  E.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經濟成為占統(tǒng)治地位經濟形式的社會有(DE)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E.社會主義社會

  3.商品和勞動產品的相互聯(lián)系是(BD)

  A.商品和勞動產品都具有價值屬性

  B.商品和勞動產品都具有使用價值屬性

  C.凡是勞動產品都是商品

  D.凡是商品一般都是勞動產品

  E.商品和勞動產品都是用于交換的物品

  4.價值和交換價值的相互關系是(BC)

  A.交換價值是價值的基礎

  B.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基礎

  C.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xiàn)形式

  D.價值是交換價值的表現(xiàn)形式

  E.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xiàn)

  5.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是(CE)

  A.私人勞動 B.簡單勞動

  C.具體勞動 D.社會勞動

  E.抽象勞動

  6.生產商品的抽象勞動是(ADE)

  A.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

  B.具有特定性質、目的和形式的勞動

  C.形成商品使用價值的勞動

  D.形成商品價值的勞動

  E.生產商品勞動的社會屬性

  7.商品的價值量與(BC)

  A.包含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成反比

  B.包含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成正比

  C.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D.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正比

  E.生產該商品的個別勞動耗費成正比

  8.商品流通與貨幣流通的相互關系是(ABDE)

  A.貨幣流通是貨幣作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斷運動

  B.貨幣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

  C.商品流通是由貨幣流通引起的

  D.貨幣流通為商品流通服務

  E.商品流通是貨幣流通的基礎

  9.市場經濟是 (ACDE)

  A.配置社會資源的一種方式

  B.生產者之間勞動交換的一種形式

  C.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商品經濟

  D.從微觀方面優(yōu)化資源配置

  E.在商品經濟發(fā)展到普遍化階段出現(xiàn)的

  10.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各自配置社會資源的領域是(AD)

  A.市場經濟從微觀方面配置社會資源

  B.市場經濟從宏觀方面配置社會資源

  C.計劃經濟從微觀方面配置社會資源

  D.計劃經濟從宏觀方面配置社會資源

  E.計劃經濟從微觀和宏觀兩方面配置社會資源

  11.統(tǒng)一的市場機制主要包括(ABC)

  A.價格機制 B.供求機制

  C.競爭機制 D.保障機制

  E.就業(yè)機制

三、名詞解釋

  1、商品:是為市場交換而生產的有用勞動產品。

  2、商品生產:是以交換為目的而進行的生產。

  3、商品交換:是商品的相互讓渡或買賣。

  4、商品經濟:是以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為內容,直接以交換為目的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

  5、社會分工:是社會勞動劃分和獨立化為不同部門和行業(yè)的分工。

  6、使用價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它體現(xiàn)了商品的自然屬性。

  7、價值:是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它體現(xiàn)了商品的社會屬性。

  8、具體勞動:是指生產一定使用價值的具有特定性質、目的和形式的勞動。它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9、抽象勞動:指撇開一切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人類一般勞動。它體現(xiàn)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經濟關系,是勞動的社會屬性。

  10、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xiàn)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11、個別勞動時間:是生產某種商品的各個商品生產者各自花費的勞動時間。

  12、社會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價值量。

  13、個別價值:是由各個商品生產者的個別勞動時間所形成的價值量。

  14、勞動熟練程度:是指勞動經驗的豐富程度和勞動技術水平的高低程度。

  15、勞動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勞動消耗的程度。

  16、簡單勞動:是不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yǎng)的一般勞動者都能從事的勞動。

  17、復雜勞動:是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yǎng),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和技術專長的勞動者所從事的勞動。

  18、勞動生產率:指勞動的生產效率或能力。通常由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shù)量或單位產品所耗費的時間來表示。

  19、社會勞動:是指商品生產者的勞動,是提供給社會的,構成社會總勞動的組成部分,其勞動具有社會性質。

  20、私人勞動:是指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中,商品生產者的勞動是按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所進行的,其勞動具有私人性質。

  21、價值形式:是商品價值的表現(xiàn)形式,即交換價值。

  22、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23、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xiàn)。

  24、價格標準:是指包含一定重量貴金屬的貨幣單位及其等分。

  25、貨幣流通:是貨幣作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斷運動。

  26、商品流通: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

  27、貨幣流通規(guī)律:是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過程中所需貨幣數(shù)量的規(guī)律。

  28、鑄幣:是由國家鑄造的,具有一定形狀、重量、成色和面額價值的金屬貨幣。

  29、紙幣:是由國家發(fā)行并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它代表貴金屬貨幣執(zhí)行流通手段職能。

  30、通貨膨脹:是紙幣發(fā)行量超過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中實際需要的金屬貨幣量所引起的紙幣貶值和物價上漲現(xiàn)象。

  31、價值規(guī)律:是商品按照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進行交換的規(guī)律。

  32、市場:是商品交換的場所、渠道或領域。

  33、市場經濟:是社會資源配置的—種方式,它是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商品經濟。

  34、市場機制:是市場的各種要素,包括價格、供求、競爭等要素之間,互相聯(lián)系、互相制約,各自發(fā)揮功能,又共同發(fā)揮功能的有機聯(lián)系。

  35、價格機制:是通過市場價格變動與供求關系變動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與相互制約而發(fā)揮作用的機制。

  36、供求機制:是商品的供求關系與價格、競爭等因素之間相互制約和聯(lián)系而發(fā)揮作用的機制。

  37、競爭機制:是市場競爭與價格、供求等因素之間相互制約和聯(lián)系而發(fā)揮作用的機制。

  38、市場調節(jié):是指市場機制的調節(jié),即通過市場機制調節(jié)社會經濟的運行,最終調節(jié)社會資源的配置。

四、簡答題

  2.1 什么是商品經濟?答:①商品經濟的內涵。商品經濟是以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為內容,直接以交換為目的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商品經濟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總稱。②商品經濟是與自然經濟和產品交換經濟相對應的經濟形式。自然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經濟形式,它是為了直接滿足生產者或經濟單位自身需要而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自然經濟存在于整個原始社會歷史時期,并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占統(tǒng)治地位。產品交換經濟是直接通過生產者或經濟單位之間所生產的產品的交換而進行經濟聯(lián)系的經濟形式,它存在于將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商品經濟是具有不同經濟利益的生產者或經濟單位之間,通過等價交換而相互交換勞動和進行經濟聯(lián)系的一種經濟形式。商品經濟存在于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它在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是占統(tǒng)治地位的經濟形式。

  2.2 商品有哪些特點?答:①商品的涵義。商品是為市場交換而生產的有用勞動產品。②商品的主要特點是:第一,一個物品要成為商品,必須是對人們有用的、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物品。第二,有用物品要成為商品,一般是人們勞動的產品。第三,有用的勞動產品要成為商品,必須是滿足他人或社會消費需要的產品。第四,有用的勞動產品,只有通過市場交換去滿足人們的消費需要,才成為商品。

  2.3 商品所具有的二因素是什么?答:商品是為市場交換而生產的有用勞動產品,它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或兩種屬性。①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的使用價值是指物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或者說是物品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千差萬別的,不同物品具有不同的使用價值,同一物品 可以具有多種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本身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并不反映人們的社會生產關系。②商品的價值。商品的價值是商品中無差別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價值的實體就是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使用價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按照一定比例相交換,就是因為它們都具有價值。商品的價值在質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價值,只有量的差別,因而可以互相比較。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可以形成價值,但不意味著一般人類勞動本身就是價值。只有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一般人類勞動才形成價值。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會屬性,是商品的最本質的因素。

  2.4 如何理解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相互關系?答: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的對立統(tǒng)一體,兩者的相互關系是既相統(tǒng)一,又相矛盾。①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tǒng)一性。這種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在:作為商品必須同時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寓于使用價值之中。二者的統(tǒng)一性,集中表現(xiàn)在二者統(tǒng)一于商品價值之中。②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這中矛盾表現(xiàn)在:使用價值和價值又是互相排斥的。一切商品,對于商品生產者來說是為了獲取其價值,對于消費者來說是為了獲取其使用價值。商品生產者為了占有商品的價值,必須放棄商品的使用價值,將它讓渡給消費者。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的價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價值。所以,商品二因素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③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矛盾的解決。這個矛盾只有通過市場交換,使生產者實現(xiàn)了價值,消費者獲得了使用價值,才能得到解決。

  2.5 怎樣理解勞動二重性?答:體現(xiàn)在商品中的勞動二重性是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①具體勞動是生產一定使用價值的具有特定性質、目的和形式的勞動。具體勞動過程是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質,使之適合人們需要的過程,它是人類社會維持自身存在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具體勞動反映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是生產商品勞動的自然屬性。②抽象勞動是撇開一切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商品價值是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實際上就是抽象勞動的凝結,抽象勞動是形成價值的實體。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抽象勞動體現(xiàn)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經濟關系,是生產商品勞動的社會屬性。

  2.6 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關系是怎樣的?答: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矛盾統(tǒng)一的關系。①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相統(tǒng)一的。商品生產者在從事具體勞動的同時,也就支出了抽象勞動。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不是各自獨立存在的兩種勞動或兩次勞動,它們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是統(tǒng)一的,是商品生產者的同一勞動過程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②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有差別、有矛盾的。第一,具體勞動是從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某種特定的有用性和具體形式來考察的,而抽象勞動是抽掉了勞動的有用性和具體形式,單純從勞動是人類的腦力和體力支出來考察的。第二,生產各種商品的勞動,從具體勞動來看在性質上是不相同的,從抽象勞動來看在質上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別。第三,具體勞動所反映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它是勞動的自然屬性;而抽象勞動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的社會關系,它是勞動的社會屬性。

  2.7 怎樣確定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答:①什么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xiàn)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②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由兩個條件所決定。第一,由生產的客觀標準條件,即由現(xiàn)有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所決定。這就是指現(xiàn)時某一生產部門中大多數(shù)同類商品的生產所使用的生產資料條件,以及所達到的技術裝備水平。第二,由生產的主觀標準條件,即由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平均的勞動強度所決定。

  2.8什么是貨幣的本質?答:①貨幣的本質。貨幣的本質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體現(xiàn)著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②貨幣與其他商品的區(qū)別。貨幣的本質表明,貨幣也是一種商品,它與一般商品同樣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但貨幣同其他各種商品又有區(qū)別。一方面,其他商品的價值要通過與貨幣相交換才能表現(xiàn)出來,而貨幣則是作為價值的代表,可以表現(xiàn)其他各種商品的價值。另一方面,一般商品只具有由它的自然屬性所決定的某種特殊的使用價值,而貨幣除了這種特殊使用價值外,還具有由于它作為一般等價物而產生的使用價值和特殊職能。

  2.9 什么是貨幣流通規(guī)律?答:①貨幣流通規(guī)律就是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過程中所需貨幣數(shù)量的規(guī)律。②決定流通中貨幣數(shù)量的因素。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數(shù)量,取決于三個因素,即流通中待售的商品數(shù)量、商品價格水平、貨幣流通速度。前兩個因素的乘積就是商品價格總額。③貨幣流通規(guī)律的公式。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數(shù)量,與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變化,與同一單位貨幣流通速度(次數(shù))成反比變化。貨幣流通規(guī)律用公式表示為: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待售商品總量×商品價格)÷同一單位貨幣的流通速度(次數(shù))④紙幣流通規(guī)律是以金屬貨幣流通規(guī)律為基礎,紙幣的發(fā)行量,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限。

  2.10 市場經濟為什么不是資本主義經濟?答:①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經濟的區(qū)別。市場經濟是現(xiàn)代社會(包括社會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種資源配置方式,是與商品經濟密切相聯(lián)系的經濟范疇,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會經濟制度屬性,不存在姓“資”還是姓“社”問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市場經濟是出現(xiàn)于商品經濟發(fā)展到普遍化的階段,這時市場才能對社會資源的配置起到基礎性作用,而進入這一階段之時,正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形成之日,這就有可能誤認為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經濟。實際上,市場經濟只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種資源配置方式,它本身并不等同于資本主義制度。②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結合。市場經濟總是在特定的社會經濟制度中存在和運行,與該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相結合,為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服務。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市場經濟,是與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相結合,并為資本主義經濟服務的。

  2.11 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是什么?答:①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區(qū)別。商品經濟是在社會分工條件下,具有不同經濟利益的生產者之間,相互交換勞動和進行經濟聯(lián)系的一種經濟形式。作為勞動交換和經濟聯(lián)系的經濟形式,商品經濟是與自然經濟和產品交換經濟相對應的。而市場經濟是社會資源配置的一種方式,它是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將社會資源配置到社會需要的部門。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是現(xiàn)代社會的兩種資料配置方式。②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聯(lián)系。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存在和發(fā)展的前提與基礎,沒有商品經濟就沒有市場經濟。但是,市場經濟不能與商品經濟及市場簡單地相等同,因為市場經濟的存在意味著市場對整個社會資源的配置起著基礎作用,這要以商品經濟發(fā)展為普遍的占統(tǒng)治地位的經濟形式為前提條件。概括地說,市場經濟是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商品經濟。

  2.12 市場機制和市場調節(jié)的關系是怎樣的?答:①市場機制。市場機制是市場的各種要素,包括價格、供求、競爭等要素之間,互相聯(lián)系,互相制約,各自發(fā)揮功能,又共同發(fā)揮功能的有機聯(lián)系。市場的各種要素,一般又稱之為市場的各種機制,如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等,它們的聯(lián)系和作用,構成統(tǒng)一的市場機制,其中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 ②市場調節(jié)就是市場機制的調節(jié)。市場經濟作為一種社會資源配置的方式,它對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就意味著市場調節(jié)作用的發(fā)揮。而市場調節(jié)作用是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xiàn)的。所以,市場調節(jié)是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等市場機制的相互制約與相互聯(lián)系,調節(jié)社會經濟的運行,從而最終調節(jié)社會資源的配置,促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2.13 如何理解供求機制的功能和起作用的條件?答:①什么是供求機制。供求機制是指商品的供求關系與價格、競爭等因素之間相互制約和聯(lián)系而發(fā)揮作用的機制。供求關系受價格和競爭等因素的影響,而供求關系的變動,又能引起價格的變動和競爭的開展。②供求機制的功能。供求機制對社會經濟的運行和發(fā)展具有重要功能。供求機制可以調節(jié)商品的價格,調節(jié)商品的生產與消費的方向和規(guī)模;供求結構的變化能調節(jié)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的變化。③供求機制發(fā)揮作用的條件。供求機制起作用的條件是,供求關系能夠靈活地變動,供給與需求背離的時間、方向、程度應當是靈活而適當?shù),不能將供求關系固定化。供求關系在不斷變動中取得相對的平衡,是供求機制作用的實現(xiàn)形式。

五、論述題

  2.1 如何理解商品經濟產生的條件?答:商品經濟的產生和存在需要兩個基本條件:①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社會分工的存在。社會分工是在生產力發(fā)展基礎上出現(xiàn)的。社會分工是指社會勞動劃分和獨立化為不同部門和行業(yè)的分工。隨著社會分工的產生和發(fā)展,形成了專門生產各種不同產品的生產者或經濟單位,各行各業(yè)的生產者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要互通有無,取得對方的產品,從而產生了相互交換產品的要求。社會分工越是發(fā)展,生產專業(yè)化的程度越高,交換的范圍越是擴展。②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這是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決定性條件。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者,各自都是具有自身經濟利益的經濟主體,各個經濟主體為了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在彼此發(fā)生經濟聯(lián)系和相互交換產品時,要求遵循等價交換原則,因而,勞動產品便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產品的生產和交換便采取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形式,從而導致商品經濟的產生。這個決定性條件,在人類社會發(fā)展歷史上,是伴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產生而出現(xiàn)的。在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不同的所有者和具有獨立經濟利益的企業(yè)之間,也存在商品經濟關系。

  2.2 勞動二重性理論為什么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本樞紐?答: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理論之所以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因為:①勞動二重性理論把勞動價值理論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之上。勞動二重性理論,論證了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從而說明了生產各種商品的勞動的具體形式各不相同,卻可以在量上相互比較,從根本上論證了商品價值的本質。②勞動二重性理論為剩余價值理論奠定了科學基礎。馬克思在勞動二重性理論的基礎上,論證了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雇傭工人的具體勞動在生產出新的使用價值時,轉移了生產資料原有的價值,而抽象勞動卻創(chuàng)造出新的價值,正是在這個新價值中,包含著被資本家所無償占有的剩余價值,揭示了剩余價值的真正來源是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從而創(chuàng)立了科學的剩余價值理論。③勞動二重性理論還為一系列重要理論提供了科學依據。馬克思從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出發(fā),在剩余價值理論的基礎上,進而創(chuàng)立了資本有機構成理論、資本積累理論、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平均利潤理論、資本主義地租理論,等等,從而建立起科學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

  2.3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客觀規(guī)定有何意義?答: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客觀規(guī)定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是:①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變化。②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關系到商品生產者的命運。如果商品生產者生產單位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少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而商品的個別價值小于社會價值,而商品是按照 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價值量進行交換的,他就可以獲得較多盈利,并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反之,如果商品生產者生產單位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大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而商品的個別價值大于社會價值,而商品仍按社會價值進行交換,他生產商品時所多耗費的勞動就不被社會所承認,他就可能虧本或破產,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③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長短,對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和勞動生產率日益提高,生產單位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會趨于縮短。這樣,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便會逐漸降低,商品生產者在同樣的勞動時間內所生產的商品數(shù)量不斷增多,從而推動商品經濟日益發(fā)展。

  2.4 怎樣理解商品價值量的決定?答:商品價值量的決定,應從三方面來理解:①商品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各個商品生產者生產商品所實際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所決定,否則,同種商品就不會有同一的價值量。商品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xiàn)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②形成商品價值量的勞動以簡單勞動為尺度。復雜程度不同的勞動所生產的各種商品,其價值量的確定,是通過把一定量的復雜勞動換算為多倍的簡單勞動來實現(xiàn)的。③商品價值量的決定與勞動生產率的變化相關。勞動生產率越高,一定時間內所生產的產品數(shù)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價值總量卻不變,從而平均到單位產品內的價值量就越少;反之,勞動生產率越低,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就越大。所以,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2.5 怎樣認識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答:簡單商品經濟的矛盾是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①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形成的條件是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分工。在生產資料私有制條件下,每個商品生產者作為私有者,他的勞動是按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進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質的私人勞動。在社會分工存在的條件下,各個商品生產者都需要同其他商品生產者交換所生產的商品,他們的勞動都是提供給社會的,構成社會總勞動的組成部分,因而他們的勞動是具有社會性質的社會勞動。②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商品生產者生產的商品不符合社會需要,全部賣不出去,他的勞動就不被社會所承認,私人勞動就不能轉化為社會勞動;二是如果商品生產者所生產的商品只賣出去一部分,或者他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大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其私人勞動就會有一部分不被社會所承認,不能轉化為社會勞動。③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之所以是以個體私有制為基礎的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的原因。這是因為商品生產者的私人勞動能否轉化為社會勞動,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轉化為社會勞動,決定著商品生產者在競爭中的地位,以及盈利或虧損的程度,決定著他們發(fā)財致富或虧損破產,從而決定著他們在兩極分化中的命運。

  2.6 貨幣起源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答:貨幣是商品交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發(fā)產物,是價值形式長期發(fā)展的結果。價值形式的發(fā)展經歷了四個階段:①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即一種商品的價值是偶然地簡單地表現(xiàn)在和它相交換的另一種商品上,這另一種商品起著等價物的作用。②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即一種商品的價值表現(xiàn)在其他一系列與之相交換的商品上,這一系列商品就是特殊等價物。③一般價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價值統(tǒng)一表現(xiàn)在某一種與它們相交換的商品上,這種商品就是一般等價物。④貨幣形式。即一切商品的價值都統(tǒng)一表現(xiàn)在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上,這種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就成為貨幣。從價值形式發(fā)展過程可以看出,貨幣既不是聰明人的發(fā)明,也不是人們協(xié)商的產物,而是商品交換和價值形式發(fā)展的產物。

  2.7 貨幣的職能是什么?答:貨幣的本質體現(xiàn)在它的職能上,貨幣的職能是指貨幣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在發(fā)達的商品經濟中,貨幣具有五種職能。①價值尺度。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是指貨幣是衡量和計算一切商品價值量大小的社會尺度。商品的價值用貨幣來表現(xiàn)就是商品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xiàn)。②流通手段。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是指貨幣起著商品交換媒介的作用。③貯藏手段。貨幣的貯藏手段職能是指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可購買任何商品,因而貨幣就成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可以貯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④支付手段。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是指商品賒購到期償還貨款,以及支付租金、工資、利息、稅款時,貨幣所起的作用。⑤世界貨幣。貨幣的世界貨幣職能是指貨幣越出一國的范圍,在國際經濟關系中發(fā)揮一般等價物的作用。貨幣的五種職能的排列順序,大致反映了它們產生的順序及期相互關系。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最基本的職能,是貨幣一產生就具有的職能,其他職能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而逐漸相繼產生的。

  2.8 價值規(guī)律的內容和作用表現(xiàn)形式是什么?答:①價值規(guī)律的內容和要求是: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為基礎。概括地說,價值規(guī)律就是商品按照 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進行交換的規(guī)律。價值規(guī)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經濟規(guī)律。②價值規(guī)律作用的表現(xiàn)形式是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價格是以價值為基礎,但受商品供給與需求關系的影響,某種商品供過于求時,價格就降到價值以下;某種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就漲到價值以上。所以,隨著商品供求關系的變化,價格總是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這是價值規(guī)律作用的表現(xiàn)形式。③商品價格圍繞價值波動,價格與價值經常不一致,并不違背價值規(guī)律,不表明價值規(guī)律失去作用。這是因為,第一,商品價格波動的中心是價格,價格變動總是以價值為基礎,價格波動的幅度不會偏離價值太遠。第二,從較長時期和全社會總體來看,商品總價格與總價值相等,商品的平均價格和價值相一致。

  2.9 價值規(guī)律在私有制商品經濟中對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作用是什么?答:在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中,價值規(guī)律對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有三方面作用:①價值規(guī)律自發(fā)地調節(jié)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生產各部門之間分配的比例,即調節(jié)社會資源的配置。這個作用是通過價格圍繞價值的變動,使商品生產者在利益驅動下調整自己的生產方向和規(guī)模,從而自發(fā)地調節(jié)著社會資源的配置。②價值規(guī)律自發(fā)地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這是因為,商品生產者為了使其所生產的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以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和在競爭中取勝,便力求采用先進技術,改進生產方法,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③價值規(guī)律會引起和促進商品生產者的分化。這是因為,生產條件好的商品生產者,勞動生產率較高,其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從而有可能發(fā)財致富。而那些生產條件差的商品生產者,勞動生產率比較低,其商品的個別價值可能大于社會價值,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從而有可能虧本,甚至破產。這就會引起商品生產者的貧富兩極分化。

  2.10 價格機制的功能和起作用的條件是怎樣的?答:①價格機制的內涵。價格機制是通過市場價格變動與供求關系變動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與相互制約而發(fā)揮作用的機制。價格形成的基礎是價值,但價格又受供求關系的影響而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此外,價格還受紙幣發(fā)行量、國家經濟政策等因素的影響而變動。正因為價格變動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而價格能夠比較綜合地反映社會經濟運行的狀況,向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傳弟各種信息,成為調節(jié)經濟運行的有力杠桿,從而發(fā)揮價格機制的作用。②價格機制對社會經濟的運行和發(fā)展具有多方面功能。價格機制可以調節(jié)生產和投資的方向及規(guī)模,從而調節(jié)資源的配置;調節(jié)商品供求關系;調節(jié)消費需求方向和結構;調節(jié)收入分配;調節(jié)技術進步和經營管理。因而起著推動和引導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作用。③價格機制發(fā)揮作用的條件是,價格與價值既相背離又趨于一致。價格應圍繞價值波動,不是始終固定不變,而且價格與價值相背離的時間、方向、程度應當是靈活而又適當?shù),否則價格機制不可能發(fā)揮其調節(jié)功能。

  2.11 競爭機制有什么功能?它起作用的條件是怎樣的?答:①競爭機制的涵義。競爭機制是市場競爭與價格、供求等因素之間相互制約和聯(lián)系而發(fā)揮作用的機制。在一個生產部門內部的競爭,主要是圍繞商品的質量和價格而開展的。在各個生產部門之間的競爭,主要是圍繞資源配置的流向而展開的。在各個生產部門之間的競爭,主要是圍繞資源配置的流向而展開的。此外還有買者之間的競爭,以及買者與賣者之間的競爭等等。競爭會引起價格和供求關系的變動,而價格和供求關系的變動,反過來又會引起競爭。②競爭機制對社會經濟運行和發(fā)展具的的功能。它能夠促進企業(yè)改進生產技術,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改善消費服務;它有利于打破地區(qū)和部門分割,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的交流;它有利于實行優(yōu)勝劣汰,增強經濟活力,促進社會經濟的發(fā)展。③競爭機制發(fā)揮作用的條件。其條件主要是企業(yè)必須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fā)展的市場競爭主體,使企業(yè)在競爭中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和承擔各種風險。同時要有較為完善的市場體系、市場規(guī)則和價格體系,消除各種壟斷行為。

  2.12 商品價值為什么體現(xiàn)著商品生產者相互交換勞動的經濟關系,是商品的社會屬性?答:①價值體現(xiàn)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經濟關系。具有不同使用價值的不同商品,之所以能夠按照一定量的比例相交換,是因為它們之間存在著某種共同的可以互相比較的東西,這種共同的東西,在質上是相同的,從而在量上才可以互相比較。這種共同的同質的東西,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勞動。任何商品都是人類勞動的產品,它們的內部都包含著一定數(shù)量的人類勞動。這種人類勞動是指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即抽象勞動。這種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就形成商品的價值。使用價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按一定量的比例相交換,就是因為它們都有價值。商品的價值在質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價值,只有量上的差別,因而可以互相比較。所以,價值體現(xiàn)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比較勞動和交換勞動的經濟關系。②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可以形成價值,但不意味著在任何情況下一般人類勞動都形成價值,只有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一般人類勞動才形成價值。勞動形成價值,是商品經濟條件下勞動的一種社會形式。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價值,但是,只有當有用物品作為商品時,才具有價值,可見,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會屬性。

文章搜索
中國最優(yōu)秀自學考試名師都在這里!
韓旺辰老師
在線名師:韓旺辰老師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北京培黎職業(yè)學院院長助理兼新聞廣告系主任,高...[詳細]
自學考試欄目導航
版權聲明:如果自學考試網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自學考試網內容,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