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guān)雎》一詩出自《詩經(jīng)》中的《周南》。
□ “秋水伊人”這一意象出自《詩經(jīng)•蒹葭》。
□ 全詩采用重章疊唱的表現(xiàn)方式的是《蒹葭》。
□ 《生民》出自《詩經(jīng)》中的《大雅》
□ 《詩經(jīng)》中祭祀后稷事跡的作品是《生民》。
□ “退避三舍”這一成語出自《左傳》。
□ 《燭之武退秦師》中的秦伯是指秦穆公。
□ “子產(chǎn)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這句話中“服”的意思是制度。
□ 《鄭子產(chǎn)相國》中,子產(chǎn)不毀鄉(xiāng)校的原因是鄉(xiāng)校是鄉(xiāng)人議政的地方。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這一思想產(chǎn)生于西周后期。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這句話中“防”的含義是堵塞。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意思是禁止百姓發(fā)表意見比堵塞河川危害更大。
□ 《馮諼客孟嘗君》中,馮諼要求在薛地建立齊國宗廟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孟嘗君的地位。
□ 《戰(zhàn)國策》最終編訂于西漢后期。
□ “所貴于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這句話出自《戰(zhàn)國策》。
□ 《侍坐》一文中,“如會同,端章甫”中的“章甫”是指禮帽。
□ 《侍坐》中,“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中的“舞雩”是求雨的祭壇。
□ 《侍坐》中,孔子對弟子發(fā)言的態(tài)度是全都贊成。
□ “為國以禮,其言不讓”,這句話中 “讓”的意思是謙讓。
□ 《公輸》一文的主旨是非攻。
□ 《逍遙游》中的圣人是指許由。
□ 《逍遙游》中的鷦鷯用來比喻滿足于自己的生活而別無所求的人。
□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xué)》中與這兩句話相對應(yīng)的話是君子居必?fù)襦l(xiāng),游必就士。
□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這兩句出自《勸學(xué)》。
□ “守株待兔”這一成語的最初用意是諷刺盲目復(fù)古效法先王的人。
□ “事因于世,而備適于事”這一思想出自韓非。
□ 司馬遷認(rèn)為“離騷”的含義是遭遇憂愁。
□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這兩句中“蘭”和“蕙”是指屈原培養(yǎng)的學(xué)生。
□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這句話中“偭”的意思是背離。
□ 《湘夫人》中的帝子是指娥皇女英。
□ 屈原的《九歌》共有作品十一篇。
□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這兩句話出自《詩經(jīng)·氓》。
□ “夙興夜寐”、“信誓旦旦”這個成語出自《詩經(jīng)·氓》。
□ 《采薇》出自《詩經(jīng)·小雅》。
□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來我思,雨雪霏霏”,這幾句話出自《采薇》。
□ 《采薇》所反映的戰(zhàn)爭是周朝征玁狁。
□ 《采薇》一詩在結(jié)構(gòu)上頗為獨到,呈現(xiàn)出思鄉(xiāng)、戰(zhàn)爭兩個主題。最后一章,將兩個主題消融在一片感傷的情緒之中。
□ “師直為壯,曲為老”,這一先進的軍事思想產(chǎn)生于春秋時代。
□ 《戰(zhàn)國策•魯仲連義不帝秦》中,魯仲連幫助完趙國后所說的話是:“所貴于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
□ 《侍坐》出自《論語•先進》。
□ 《論語》是語錄體散文。
□ 《逍遙游》中,通過藐姑射之山的神人來述神人無功;通過惠施的對話,言無用為大用,闡釋了至人無己。
□ “越俎代庖”這一成語出自《莊子·逍遙游》。
□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伞保@句話出自韓非《五蠹》。
□ 守株待兔的寓言出自韓非《五蠹》。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話出自《離騷》。
□ “就重華而陳詞”中的“重華”是指舜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