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化性潰瘍小量出血,一般不需禁食,可攝入少量流質飲食,以中和胃酸,減少饑餓性胃腸蠕動,有利止血。
2.幽門螺桿菌為消化性潰瘍的一個重要病因,幽門螺桿菌感染破壞了胃的黏膜屏障,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生。
3.幽門梗阻是消化性潰瘍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主要由十二指腸潰瘍或幽門管潰瘍引起,特征性表現為餐后上腹部飽脹,頻繁嘔吐宿食。
4.消化性潰瘍患者抑制胃酸分泌藥(如法莫替丁、奧美拉唑)應在餐后1~2小時及睡前服用1次,胃黏膜保護藥(如硫糖鋁)及胃動力藥(如嗎丁啉)應在餐前1小時及睡前1小時服用。
5.出血是消化性潰瘍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十二指腸潰瘍(DU)比胃潰瘍(GU)易發(fā)生。少數患者可以出血為首發(fā)癥狀。
6.腎上腺皮質激素與潰瘍的形成和再活動有關,消化性潰瘍患者應避免口服潑尼松(糖皮質激素)。
7.消化性潰瘍患者宜定時進餐,少量多餐,潰瘍活動期可每天進餐5~6頓,不但可減輕胃腸道的負擔,還可中和胃酸。
8.消化性潰瘍癌變時可有疼痛節(jié)律的改變或消失。
9.消化性潰瘍合并急性穿孔應早期發(fā)現,立即禁食,置胃管予胃腸減壓,補血,補液,迅速做好術前準備,爭取6~12小時內緊急手術。其中,首要的護理措施為禁食和胃腸減壓。
10.纖維胃鏡檢查是消化性潰瘍確診的重要依據。鏡下可見潰瘍呈圓形或橢圓形,底部平整,邊緣整齊,深淺不一,早期病變限于黏膜下層,晚期可深達基層。
11.消化性潰瘍病人出現全腹壓痛、反跳痛及板樣強直,表明有穿孔。穿孔為消化性潰瘍較常見的并發(fā)癥,急性胃穿孔患者可出現典型的急性腹膜炎的臨床表現。
相關推薦:
2021年初級護師考試模擬試題 | 2021初級護師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