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中藥學的發(fā)展
要點:
1.《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本草經(jīng)集注》、《炮炙論》、《新修本草》、《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中華本草》的作者(作者不詳者除外)
2.《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本草經(jīng)集注》、《炮炙論》、《新修本草》、《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中華本草》的成書年代
3.《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本草經(jīng)集注》、《炮炙論》、《新修本草》、《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中華本草》的主要內(nèi)容
4.《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本草經(jīng)集注》、《炮炙論》、《新修本草》、《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中華本草》的學術價值
第二單元中藥的產(chǎn)地與采集
細目一:產(chǎn)地
要點:
1.道地藥材的含義
2.主要道地藥材
細目二:采集
要點:
1.采收時節(jié)和方法與藥效的關系
2.各類藥材的采收時節(jié)和方法
第三單元中藥炮制
細目一:炮制的目的
要點:炮制目的的八個方面
細目二:炮制方法
要點:
1.修制
2.水制
3.火制
4.水火共制
5.其他制法
第四單元藥性理論
細目一:四氣
要點:
1.四氣的含義
2.四氣所表示藥物的作用
3.四氣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
細目二:五味
要點:
1.五味的含義
2.五味所表示藥物的作用
3.氣與味的綜合效應
細目三:升降浮沉
要點:
1.升降浮沉的含義
2.影響升降浮沉的因素
3.升浮與沉降的不同作用
4.升浮與沉降的不同作用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
細目四:歸經(jīng)
要點:
1.歸經(jīng)的含義
2.歸經(jīng)的理論基礎和依據(jù)
3.歸經(jīng)理論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
細目五:毒性
要點:
1.毒性的含義
2.正確對待中藥的毒性
3.引起中藥中毒的主要原因
4.掌握藥物毒性強弱對指導臨床用藥的意義
第五單元中藥的配伍與用藥禁忌
細目一:中藥的配伍
要點:
1.配伍的含義
2.配伍的意義
3.配伍的內(nèi)容
細目二:中藥的用藥禁忌
要點:
1.配伍禁忌
2.妊娠用藥禁忌
3.服藥時的飲食禁忌
第六單元中藥的劑量與用法
細目一:劑量
要點:
1.劑量的含義
2.確定劑量的因素
細目二:用法
要點:
1.湯劑煎藥法
1-1先煎
1-2后下
1-3包煎
1-4另煎
1-5烊化
1-6泡服
1-7沖服
1-8煎湯代水
2.服藥法
第七單元解表藥
細目一:概述
要點:
1.解表藥的性能特點
2.解表藥的功效
3.解表藥的適應范圍
4.解表藥的使用注意事項
5.各類解表藥的性能特點
6.各類解表藥的功效
7.各類解表藥的適應范圍
細目二:發(fā)散風寒藥
要點:
1.麻黃、桂枝、紫蘇、荊芥、防風、羌活、白芷、細辛的性能
2.麻黃、桂枝、紫蘇、生姜、香薷、荊芥、防風、羌活、白芷、細辛、藁本、蒼耳子、辛夷的功效
3.麻黃、桂枝、紫蘇、荊芥、防風、羌活、白芷、細辛的應用
4.生姜、香薷、藁本、蒼耳子、辛夷的主治病證
5.麻黃、桂枝、紫蘇、生姜、香薷、荊芥、防風、羌活、白芷、細辛、藁本、蒼耳子、辛夷的用法用量
6.麻黃、桂枝、紫蘇、防風、羌活、白芷、細辛的使用注意
7.麻黃與桂枝、麻黃與香薷、荊芥與防風功效的異同點
8.麻黃與桂枝、麻黃與香薷、荊芥與防風主治的異同點
編輯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