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滲濕藥
利水滲濕藥祛 |
藥名釋義 |
茵陳蒿 |
“此草似青蒿而不香,葉背色白,經(jīng)冬不死,至春則更因舊苗而生新苗,故有因陳之名”(《本草便讀》)。本品因生長特性而得名。 |
澤瀉 |
“去水曰瀉,如澤水之瀉也”(《本草綱目》),本品因功用而得名。 |
葫蘆 |
“壺,酒器也;盧,飯器也,此物各像其形,又可為酒飯之器,因以名之”(《本草綱目》),本品因形狀而得名。 |
椒目 |
本品藥用植物花椒或青椒的種子,“其子光黑,如人之瞳人,故名之椒目”(《本草綱目》),本品因色黑及形狀而得名。 |
海金沙 |
本品藥用植物的孢子,“其色黃如細沙也。謂之海者,神異之也”(《本草綱目》)。本品因形、色而得名。 |
萆薢 |
本品“力能外拓而性復(fù)下趨,故驅(qū)風(fēng)寒濕而解之于至卑,此所以謂萆薢也”(《本草思辨錄》)。因功用而得名。 |
滑石 |
本品為礦石類藥物,其“性滑利竅,其質(zhì)又滑膩,故以名之”(《本草綱目》)。 |
石韋 |
《本草綱目》云:“柔皮曰韋”。本品藥用植物的葉片,該植物“蔓延石上,生葉如皮”(《名醫(yī)別錄》)且柔軟,故名石韋。 |
虎杖 |
“杖言其莖,虎言其斑”(《本草綱目》)。本品藥用其根莖和根,莖表面散在著紅色或紫色的斑點,因藥用部位和莖上的斑點而得名。 |
木通 |
本品藥用其藤莖,古稱“通草”。因莖中“有細細孔,兩頭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謂木通也”(《本草綱目》)。 |
車前 |
“此草好生道邊及牛馬跡中”(《本草綱目》),故曰“車前”;藥用其種子謂“車前子”,藥用其全草謂“車前草”。 |
利水滲濕藥·橫向?qū)Ρ?/STRONG> | |
一、利水消腫藥:茯苓,豬苓,薏苡仁,澤瀉 | |
茯苓 |
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
豬苓 |
利水滲濕 |
薏苡仁 |
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清熱排膿 |
澤瀉 |
利水滲濕,泄熱 |
二、利尿通淋藥 | |
1、清肺:車前子,石韋 | |
車前子 |
利水通淋,滲濕止瀉,明目,清肺化痰(包煎) |
石韋 |
利尿通淋,涼血止血,清肺止咳,血淋 |
2、下乳:木通,通草,冬葵子 | |
木通 |
利水通淋,泄熱,通經(jīng)下乳 |
通草 |
清熱利水,通氣下乳 |
冬葵子 |
利水通淋,下乳,潤腸通便 |
3、 其他:滑石,萹蓄,瞿麥,地膚子,萆薢,海金沙,燈芯草 | |
滑石 |
利尿通淋,清熱解暑,外用清熱收濕斂瘡,包煎(六一散) |
萹蓄 |
利尿通淋,殺蟲,止癢 |
瞿麥 |
利尿通淋,破血通經(jīng) |
地膚子 |
利尿通淋,祛風(fēng)止癢;止癢要藥(土茯苓,白鮮皮,地膚子:止癢) |
萆薢 |
利濕濁,祛風(fēng)濕(白膏淋) |
海金沙 |
利尿通淋,止痛。尿道澀痛 |
燈芯草 |
利尿通淋,清心除煩(1-3g) |
三、 利濕退黃藥:金錢草,廣金錢草,連錢草 | |
金錢草 |
利濕退黃,解毒消腫(砂石淋,膽石癥) |
廣金錢草 |
利濕退黃 |
連錢草 |
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
虎杖 |
利濕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
茵陳 |
清利濕熱,利膽退黃 |
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萬題庫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
相關(guān)推薦:
2021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復(fù)習(xí)資料|模擬試題匯總
2021年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報名時間|執(zhí)業(yè)藥師報名入口
關(guān)注萬題庫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微信,了解更多報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