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英文名: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類群之一,屬于細菌域。細菌是所有生物中數(shù)量最多的一類,據估計,其總數(shù)約有 5×1030個[1].細菌的個體非常小,目前已知最小的細菌只有0.2微米長[2] ,因此大多只能在顯微鏡下看到它們。細菌一般是單細胞,細胞結構簡單,缺乏細胞核、細胞骨架以及膜狀胞器,例如粒線體和葉綠體;谶@些特征,細菌屬于原核生物(Prokaryota)。原核生物中還有另一類生物稱做古細菌(Archaea),是科學家依據演化關系而另辟的類別。為了區(qū)別,本類生物也被稱做真細菌(Eubacteria)。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輔導:細胞歷史
細菌這個名詞最初由德國科學家埃倫伯格(Christian Gottfried Ehrenberg, 1795-1876)在1828年提出,用來指代某種細菌。這個詞來源于希臘語βακτηριον,意為“小棍子”。
1866年,德國動物學家?藸(Ernst Haeckel, 1834-1919)建議使用“原生生物”,包括所有單細胞生物(細菌、藻類、真菌和原生動物)。
1878年,法國外科醫(yī)生塞迪悅(Charles Emmanuel Sedillot, 1804-1883)提出“微生物”來描述細菌細胞或者更普遍的用來指微小生物體。
因為細菌是單細胞微生物,用肉眼無法看見,需要用顯微鏡來觀察。1683年,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最先使用自己設計的單透鏡顯微鏡觀察到了細菌,大概放大200倍。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和羅伯特?坪(Robert Koch, 1843-1910)指出細菌可導致疾病。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輔導:細胞繁殖
細菌可以以無性或者遺傳重組兩種方式繁殖,最主要的方式是以二分裂法這種無性繁殖的方式:一個細菌細胞細胞壁橫向分裂,形成兩個子代細胞。并且單個細胞也會通過如下幾種方式發(fā)生遺傳變異:突變(細胞自身的遺傳密碼發(fā)生隨機改變),轉化(無修飾的DNA從一個細菌轉移到溶液中另一個細菌中),轉染(病毒的或細菌的DNA,或者兩者的DNA,通過噬菌體轉移到另一個細菌中),細菌接合(一個細菌的DNA通過兩細菌間形成的特殊的蛋白質結構,接合菌毛,轉移到另一個細菌)。細菌可以通過這些方式獲得DNA,然后進行分裂,將重組的基因組傳給后代。許多細菌都含有包含染色體外DNA的質粒。
處于有利環(huán)境中時,細菌可以形成肉眼可見的集合體,例如菌簇。
相關推薦:2009年醫(y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內容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