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女性。32歲,陣發(fā)性上腹痛2年.夜間加重。疼痛有季節(jié)性。冬季明顯。有反酸。為進一步確診,首選的檢查方法是
A.X線鋇餐檢查
B.CT檢查
C.胃液細胞學檢查
D.胃液分析
E.B超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根據題干該患者有反復上腹痛史,且呈現饑餓痛,并有周期性,以冬季明顯,故首選考慮為十二指腸潰瘍。為進一步確診,首選的方法為X線鋇餐檢查,若X線鋇餐檢查示十二指腸球部變形,可確診為十二指腸潰瘍,故選A。
22、男性,48歲,反復咳嗽、咳膿痰l0余年,近2天來出現咯血。每日約250ml,查體:右下肺可聞及中小水泡音?梢婅茽钪浮;颊咦羁赡艹霈F的情況是
A.支氣管動脈破裂
B.支氣管靜脈破裂
C.肺毛細血管炎
D.肺動脈分支破裂
E.肺靜脈分支破裂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支氣管擴張部位的小肺動脈常有血栓形成,以致病變區(qū)域部分血液由支氣管動脈供應,該處肺動脈和支氣管動脈分支常有擴張、扭曲和吻合支增多,在管壁黏膜下形成小血管瘤,極易受損、破裂而成為支氣管擴張咯血的病理基礎。
23、男,40歲,因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腫,診斷腎病綜合征入院。腎穿活檢病理為:“微小病變型"。即予潑尼松60mg/d口服,癥狀有所控制。治療3周后。又出現大量蛋白尿,雙下肢水腫加重。腎功能減退。此時首先應考慮
A.感染
B.腎靜脈血栓形成
C.加用細胞毒藥物
D.糖皮質激素沖擊
E.急性腎衰竭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選B。
腎病綜合癥時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易形成深靜脈血栓。
腎靜脈血栓形成(RVT)是指腎靜脈主干及其分支血液凝固、血栓形成,引起腎靜脈部分或全部阻塞。血栓可發(fā)生在單側或雙側、急性或慢性起病.約20%-50%腎病綜合征患者(尤其是膜性腎病患者)并發(fā)RVT最常見。
急性 RVT 的典型臨床表現如下:①患側腰脅痛或腹痛;②尿異常,出現血尿 ( 鏡下或肉眼血尿 ) 及蛋白尿(原有蛋白尿增多);③腎功能異常,雙側腎靜脈主干大血栓可致急性腎衰竭;④病腎增大(影像學檢查證實)。慢性RVT有時還可引起腎小管功能異常,呈現腎性糖尿等
24、男性,38歲,1個月來乏力、食欲差,左上腹脹痛。查體:肝肋下3cm,脾肋下10cm,血紅蛋白70g/L,白細胞260 × 109/L,血小板210 × 109/L,白細胞分類:中性粒細胞及晚幼粒細胞為主。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活性減低。首選治療
A.羥基脲
B.第三代頭孢菌素
C.脾切除
D.DA方案
E.保肝治療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CML分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變期。慢性期表現為乏力、低熱、脾大。如出現高熱、關節(jié)痛、出血、髓外浸潤表現,常提示進入加速期。急變期患者出現急性白血病的臨床及血液等表現。實驗室檢查可見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活性減低或呈陰性反應,骨髓象以粒系增生為主,以中性中幼和晚幼及桿狀核細胞增生明顯。故根據題干診斷為CML,首選的化療藥物是羥基脲,故選A。
過關點睛:CML時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活性減低或呈陰性反應,Ph染色體多陽性,首選羥基脲治療。
25、男,36歲,反復腹瀉1年,間有膿血便,糞培養(yǎng)陰性。多種抗生素治療無效,為明確診斷,首選的檢查是
A.腹部平片
B.X線胃腸鋇餐檢查
C.鋇劑灌腸造影
D.結腸鏡檢查
E.腹部CT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根據題中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與實驗室檢查考慮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可能性大。結腸鏡檢是本病診斷與鑒別診斷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故選D。
26、男性,16歲。因水腫、大量蛋白尿行腎穿刺活檢確診為“微小病變腎病”,給予潑尼松45mg/d(1mg/(kg·d)),6周后尿蛋白由4g/24h降至2.4g/24h,水腫有所減輕。此時應采取的治療措施是
A.將激素加量至60mg,每天1次
B.加用ACE抑制藥類
C.加用環(huán)孢素
D.加用環(huán)磷酰胺
E.繼續(xù)維持現治療方案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微小病變型腎病是腎病綜合征中最為多見的,約占兒童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80%左右,成人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25%左右,此型腎病綜合征30%~40%可能在發(fā)病后數月內自發(fā)緩解,90%激素治療有效。激素療法常用潑尼松,根據起始足量的原則,應用激素8~12周,然后長期維持,緩慢減藥。本例用藥后癥狀減輕,故本題中的患者選擇激素就可,不需要加用免疫抑制劑,故C、D不對,故選E。
過關點睛: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的治療起始應用最少8周才能見效,不能因為用了幾周而改方案。
27、女性,46歲,右乳頭刺癢。伴乳暈發(fā)紅、糜爛3個月,查體雙側腋窩無腫大淋巴結,乳頭分泌物涂片細胞學檢查見癌細胞。該患者癌變的類型是
A.黏液細胞癌
B.髓樣癌
C.鱗狀細胞癌
D.乳頭濕疹樣癌
E.大汗腺樣癌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乳頭濕疹樣癌,又稱為乳房Paget病,是一種表現為乳頭濕疹樣病變的乳腺癌。臨床表現多見乳頭表皮脫屑、刺癢,乳頭有少量分泌物并結痂,皮膚創(chuàng)面經久不愈,糜爛逐漸向四周蔓延,乳頭可以發(fā)生回縮,隨著病情加重,部分甚至全部乳頭可爛掉。故選D。
過關點睛:乳頭濕疹樣癌,臨床表現多見乳頭表皮脫屑、刺癢,乳頭有少量分泌物并結痂,皮膚創(chuàng)面經久不愈,糜爛逐漸向四周蔓延。
28、女。30歲,寒戰(zhàn)、發(fā)熱、腰痛伴尿頻、尿急3天。體溫39℃。心肺無異常。肝脾肋下未觸及。兩側肋脊角有叩擊痛。尿液檢查:蛋白(一),鏡檢紅細胞2~5/HP,白細胞10~15/HP,診斷應首先考慮
A.急性腎小球腎炎
B.急性腎盂腎炎
C.急性膀胱炎
D.腎結核
E.腎結石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與實驗室檢查,診斷首先應考慮急性腎盂腎炎。故選B。
寒戰(zhàn)、發(fā)熱、腰痛伴尿頻、尿急3天診斷首先應考慮急性腎盂腎炎。
腎小球腎炎的上述癥狀不明顯,而表現為高血壓、水腫、少尿和血尿。
29、女。36歲,已診斷腎病綜合征.近兩日右下肢痛、涼。右足背動脈搏動觸不清,指、趾皮膚發(fā)紺。應首先考慮的并發(fā)癥是
A.下尿路感染
B.右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C.心源性休克
D.急性腎衰竭
E.右下肢動脈栓塞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腎病綜合征的并發(fā)癥包括:①感染,常見部位為呼吸道、泌尿系統(tǒng)、皮膚;②血栓、栓塞,腎靜脈血栓最常見;③急性腎衰竭;④蛋白及脂肪代謝紊亂。根據本題描述,足背動脈搏動不清,故選E。
30、男.35歲,診斷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償期,一周來出現輕微腹痛.腹水增多。查體:T 38.5℃。腹水常規(guī):黃色,比重為1.016,蛋白25g/L,白細胞500×106/L。中性粒細胞0.85,最可能的并發(fā)癥是
A.原發(fā)性肝癌
B.脾栓塞
C.自發(fā)性腹膜炎
D.門靜脈血栓形成
E.結核性腹膜炎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肝硬化并發(fā)自發(fā)性腹膜炎的患者常有低熱、腹脹或腹水持續(xù)不減;體檢發(fā)現輕重不等的全腹壓痛和腹膜刺激征。根據題中病史、臨床癥狀、體征和輔助檢查符合自發(fā)性腹膜炎的表現,故選C。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