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考試吧 > 2021中考 > 中考競賽 > 數(shù)學(xué)競賽 > 正文

2011年中招考試:《初中數(shù)學(xué)》競賽講座(4)

考試吧提供了“22011年中招考試:《初中數(shù)學(xué)》競賽講座”,幫助考生梳理知識(shí)點(diǎn),備戰(zhàn)2011年中招考試。

競賽專題講座04

  -平面幾何證明

  [競賽知識(shí)點(diǎn)撥]

  1. 線段或角相等的證明

  (1)    利用全等△或相似多邊形;

  (2)    利用等腰△;

  (3)    利用平行四邊形;

  (4)    利用等量代換;

  (5)    利用平行線的性質(zhì)或利用比例關(guān)系

  (6)    利用圓中的等量關(guān)系等。

  2. 線段或角的和差倍分的證明

  (1)    轉(zhuǎn)化為相等問題。如要證明a=b±c,可以先作出線段p=b±c,再去證明a=p,即所謂“截長補(bǔ)短”,角的問題仿此進(jìn)行。

  (2)    直接用已知的定理。例如:中位線定理,Rt△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的外角等于不相鄰的內(nèi)角之和;圓周角等于同弧所對(duì)圓心角的一半等等。

  3. 兩線平行與垂直的證明

  (1)    利用兩線平行與垂直的判定定理。

  (2)    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可證明平行;利用等腰△的“三線合一”可證明垂直。

  (3)    利用比例關(guān)系可證明平行;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證明垂直等。

  【競賽例題剖析】

  【例1】從⊙O外一點(diǎn)P向圓引兩條切線PA、PB和割線PCD。從A點(diǎn)作弦AE平行于 CD,連結(jié)BE交CD于F。求證:BE平分CD。

  【分析1】構(gòu)造兩個(gè)全等△。

  連結(jié)ED、AC、AF。

  CF=DF←△ACF≌△EDF←

  ← ←∠PAB=∠AEB=∠PFB

  【分析2】利用圓中的等量關(guān)系。連 結(jié)OF、OP、OB。

  ←∠PFB=∠POB←

  ← 注:連結(jié)OP、OA、OF,證明A、O、F、P四點(diǎn)共圓亦可。

  【例2】 △ABC內(nèi)接于⊙O,P是弧 AB上的一點(diǎn),過P作OA、OB的垂線,與AC、BC分別交于S、T,AB交于M、N。求證:PM=MS充要條件是PN=NT。

  【分析】只需證 , PM·PN=MS·NT。

  (∠1=∠2,∠3=∠4)→△APM∽△PBN

  → →PM·PN=AM·BN

  (∠BNT=∠AMS,∠BTN=∠MAS)→△BNT∽△SMA

  → →MS·NT=AM·BN

  【例3】已知A為平面上兩半徑不等的圓O1和O2的一個(gè)交點(diǎn),兩外公 切線P1P2、Q1Q2分別切兩圓于P1、P2、Q1、Q2,M1、M2分別為P1Q1、P2Q2的中點(diǎn)。求證:∠O1AO2=∠M1AM2。

  【分析】設(shè)B為兩圓的另一交點(diǎn),連結(jié)并延長BA交P1P2于C,交O1O2于M,則C為 P1P2的中點(diǎn),且P1M1∥CM∥P2M2,故CM為M1M2 的中垂線。

  在O1M上截取MO3=MO2,則∠M1AO3=∠M2AO2。

  故只需證∠O1AM1=∠O3AM1,即證 。

  由△P1O1M1∽P2O2M2,M1O3=M2O2,O1P1=O1A,O2P2=O2A可得。

  【例4】在△ABC中,AB>AC,∠A的外角平分線交△ABC的外接圓于D,DE⊥AB于E,求證:AE= 。

  【分析】方法1、2AE=AB-AC

  ← 在BE上截取EF=AE,只需證BF=AC,連結(jié)DC、DB、DF,從而只需證△DBF≌△DCA

  ← DF=DA,∠DBF=∠DCA,∠DFB=∠DAC

  ←∠DFA=∠DAF=∠DAG。

  方法2、延長CA至G,使AG=AE,則只需證BE=CG

  ← 連結(jié)DG、DC、DB,則只需證△DBE≌△DCG

  ← DE=DG,∠DBE=∠DCG,∠DEB=∠DGC=Rt∠。

  【例5】∠ABC的頂點(diǎn)B在⊙O外,BA、BC均與⊙O相交,過BA與圓的交點(diǎn)K引∠ABC平分線的垂線,交⊙O于P,交BC于M。

  求證:線段PM為圓心到∠ABC平分線距離的2倍。

  【分析】若角平分線過O,則P、M重合,PM=0,結(jié)論顯然成立。

  若角平分線不過O,則延長DO至D‘,使OD’=OD,則 只需證DD‘=PM。連結(jié)D’P、DM,則只需證DMPD‘為平行四邊形。

  過O作m⊥PK,則D D’,K P,∴∠D‘PK=∠DKP

  BL平分∠ABC,MK⊥BL→BL為MK的中垂線→∠DKB=∠DMK

  ∴∠D’PK=∠DMK,∴D‘P∥DM。而D’ D∥PM,

  ∴DMPD‘為平行四邊形。

  【例6】在△ABC中,AP為∠A的平分線,AM為BC邊上的中線,過B作BH⊥AP于H,AM的延長線交BH于Q,求證:PQ∥AB。

  【分析】方法1、結(jié)合中線和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考慮用比例證明平行。

  倍長中線:延長AM至M’,使AM=MA‘,連結(jié)BA’,如圖6-1。

  PQ∥AB← ← ← ← ∠A‘BQ=180°-(∠HBA+∠BAH+∠CAP)= 180°-90°-∠CAP=90°-∠BAP=∠ABQ

  方法2、結(jié)合角平分線和BH⊥AH聯(lián)想對(duì)稱知識(shí)。

  延長BH交AC的延長線于B’,如圖6-2。則H為BB‘的中點(diǎn),因?yàn)镸為BC的中點(diǎn),連結(jié)HM,則HM∥B/C。延長HM交AB于O,則O為AB的中點(diǎn)。延長MO至M’,使OM‘=OM,連結(jié)M’A、M‘B,則AM’BM是平行四邊形,

  ∴MP∥AM‘,QM∥BM’。于是, ,所以PQ∥AB。

  【例7】 菱形ABCD的內(nèi)切圓O與各邊分別切于E、F、G、H,在EF與GH上分別作⊙O的切線交AB于M,交BC于N,交CD于P,交DA于Q。

  求證:MQ∥NP。(95年全國聯(lián)賽二試3)

  【分析】由AB∥CD知:要證MQ∥NP,只需證∠AMQ=∠CPN,

  結(jié)合∠A=∠C知,只需證△AMQ∽△CPN← ,AM·CN=AQ·CP。

  連結(jié)AC、BD,其交點(diǎn)為內(nèi)切圓心O。設(shè)MN與⊙O切于K,連結(jié)OE、OM、OK、ON、OF。記∠ABO=φ,∠MOK=α,∠KON=β,則

  ∠EOM=α,∠FON=β,∠EOF=2α+2β=180°-2φ。

  ∴∠BON=90°-∠NOF-∠COF=90°-β-φ=α

  ∴∠CNO=∠NBO+∠NOB=φ+α=∠AOE+∠MOE=∠AOM

  又∠OCN=∠MAO,∴△OCN∽△MAO,于是 ,

  ∴AM·CN=AO·CO

  同理,AQ·CP=AO·CO。

  【例8】ABCD是圓內(nèi)接四邊形,其對(duì)角線交于P,M、N分別是AD、BC的中點(diǎn),過M、N分別作BD、AC的垂線交于K。求證: KP⊥AB。

  【分析】延長KP交AB于L,則只需證∠PAL+∠APL=90°,

  即只需證∠PDC+∠KPC=90°,只需證∠PDC=∠PKF,

  因?yàn)镻、F、K、E四點(diǎn)共圓,故只需證∠PDC=∠PEF,即EF∥DC。

  ← ← ←△DME∽△CNF

  【例9】以△ABC的邊BC為直徑作半圓,與AB、AC分別交于點(diǎn)D、E。過D、E作BC的垂線,垂足分別是F、G,線段DG、EF交于點(diǎn)M。求證:AM⊥BC。

  【分析】連結(jié)BE、CD交于H,則H為垂心,故AH⊥BC。(同一法)

  設(shè)AH⊥BC于O,DG、AH交于M1,EF、AH交于M2。下面證M1、M2重合。

  OM1∥DF→ →OM1= 。

  OM2∥EG→ →OM2= 。

  只需證OG·DF=EG·OF,即 ←Rt△OEG∽R(shí)t△ODF←∠DOF=∠DHB=∠EHC=∠EOG。

  相關(guān)推薦:

  2011年中考數(shù)學(xué)備考輔導(dǎo):選擇題精選匯總

  名師解讀南京2011年中考數(shù)學(xué)命題趨勢

文章搜索
國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慶
河北 山西 遼寧 吉林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陜西 甘肅 寧夏 青海 新疆
黑龍江 內(nèi)蒙古 更多
中考欄目導(dǎo)航
版權(quán)聲明:如果中考網(wǎng)所轉(zhuǎn)載內(nèi)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quán)益,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huì)及時(shí)處理。如轉(zhuǎn)載本中考網(wǎng)內(nèi)容,請(qǐng)注明出處。
領(lǐng)
免費(fèi)復(fù)習(xí)資料
最新中考資訊
文章責(zé)編:魏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