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現在的位置: 考試吧 > 2021中考 > 復習指導 > 中考語文 > 閱讀理解 > 正文
  《幽徑悲劇》是著名語言學家季羨林先生的一篇生活隨筆。先生在文中將自家附近一條幽徑上一株古藤的悲劇,視為整個幽徑的悲劇,燕園的悲劇,一個時代的悲劇,從而表明他將矢志不渝地維護真、善、美的決心。文章將濃墨重彩的描寫與酣暢淋漓的抒情、精辟深刻的議論相結合,語言精煉、純粹,通俗而又雅致,特別是文中那幾處“波折”的設計,更是匠心獨運,值得我們細琢深玩。 出家門,向右轉,只有二三十步,就走進一條曲徑。有二三十年之久,我天天走過這一條路,到辦公室去。因為天天見面,也就司空見慣,對它有點漠然了。

  然而,這一條幽徑卻是大大有名的!

  這處“波折”看似漫不經心,隨意而為,實則精心設計。文章以純口語嘮家常的方式開篇,顯得十分簡潔、親切、自然,一下子就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緊接著用“然而”一轉,點明這條幽徑“是大大有名的”,使懸念頓生,并自然地引出了關于這條“幽徑”的掌故,及對其“無論春夏秋冬,總有翠色在目”的美麗景色的描繪,突出了這一條幽徑的神奇,為“古藤”的出場作了充分的鋪墊。

  2. 藤蘿是一種受人喜愛的植物。清代筆記中有不少關于北京藤蘿的記述。在古廟中,在名園中,往往都有幾棵壽達數百年的藤蘿。北大現在的燕園,是清代名園,有幾棵古老的藤蘿,自是意中事。我們最初從城里搬來的時候,還能看到幾棵據說是明代傳下來的藤蘿。每到春天,紫色的花朵開得滿棚滿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間,成為春天一景。

  但是,根據我個人的評價,在眾多的藤蘿中,最有特色的還是幽徑的這一棵!

  這處“波折”是在介紹了“這一條神奇的幽徑”,并點明其中“給我印象最深、讓我最留戀難忘的是一株古藤蘿”之后,蕩開一筆,敘寫了有關藤蘿的歷史記載,還特意交代了北大燕園是一座清代的名園,那里有“幾棵古老的藤蘿”,且每到春天都把紫色的花“開得滿棚滿架”,不用說游人喜愛,連蜜蜂也“猬集其間”,至此,讀者自然也為這“紫色”所沉醉了。而卻眾人皆醉而吾獨醒,將筆鋒又一轉,突出了自己最鐘愛的“幽徑的這一棵”古藤。并對它的形、香、色進行了形象生動地描寫,甚至為它能躲過“十年浩劫”而幸慰不已?梢,“這一轉”不僅起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激起了讀者對藤蘿的強烈興趣,而且為“這一棵”古藤“悲劇”的發(fā)生作了蓄勢。

  3. 茫茫燕園中,只剩下了幽徑的這一棵藤蘿了。它成了燕園中藤蘿界的魯殿靈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憤、惆悵之余,惟一的一點安慰就是幽徑中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聽到嗡嗡的蜂聲,頓覺這個世界還是值得留戀的,人生還不全是荊棘叢。其中情味,只有我一個人知道,不足為外人道也。

  然而,我快樂得太早了,人生畢竟還是一個荊棘叢,決不是到處都盛開著玫瑰花。……

  因為“悲劇是將美好的東西毀滅了給人看”,所以覺得雖有“幽徑翠色”、“眾藤千紫”、“浩劫幸運”的襯托還不夠,于是他推波助瀾,盡情地鋪陳其心中的“快樂”,贊“古藤”為燕園的“魯殿靈光”,稱其為自己悲憤惆悵時惟一的安慰,并由其淡淡的幽香、嗡嗡的蜂聲羽化出對人世、人生美好的留戀。顯然,在心中,“這一棵藤蘿”已不只是一種植物,而是一種美的化生,是對生活的一種信賴和寄托。可就在此時,“然而”一折,南柯夢醒,現實的荊棘深深地刺痛了的心,幽徑的這棵古藤下面已被砍斷,成了“吊死鬼”在風中搖曳,更可憐的是它那初綻的淡紫的花朵還渾然不知,“還在綠叢中微笑”?梢,這處“波折”可謂天上人間,大喜大悲。強烈的對比,突現了作品的悲劇效果,增強了作品對人們的警示教育作用。

  4. 從此以后,我最愛的這一條幽徑,我真有點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懸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讓我毛骨悚然。非走不可的時候,我就緊閉雙眼,疾馳而過。心里數著數:一,二,三,四,一直數到十,我估摸已經走到了小橋的橋頭上,吊死鬼不會看到了,才睜開眼走向前去。此時,我簡直是悲哀至極,哪里還有什么閑情逸致來欣賞幽徑的情趣呢?

  但是,這也不行。眼睛雖閉,但耳朵是關不住的。我隱隱約約聽到古藤的哭泣聲,細如蚊蠅,卻依稀可辨。它在控訴無端被人殺害!

  不愧為著名的教授和學者,具有深邃的哲理,并沒有將筆觸止于“美”的毀滅,而是通過對自己在古藤被毀后的內心世界的描寫,渲染了“悲哀至極”的心情,進一步加重作品的悲劇色彩。再用“但是”一轉,訴說了自己“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并為“無端被人殺害”的古藤進行申訴,點明了自然萬物的無奈和人們“爭名于朝,爭利于市”的漠然,及古藤“只有哭泣,哭泣,哭泣”的結局。這就是使古藤的悲劇上升到了理性的高度,豐富了古藤“美”的內涵,它是“真”、“善”、“美”的集合體,它被“愚氓之手”所毀,說明我們國民的素質急待提高,從而使古藤的悲劇演化成幽徑的悲劇、燕園的悲劇、時代的悲劇,深化了作品的主題。同時,這里關于“我”的震驚、害怕、和痛心的心理描寫,也為下文寫自己為古藤而傷心的原因及維護“真”、“善”、“美”的決心作了伏筆。

  5. 世界上像我這樣沒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古藤的哭泣聲恐怕只有我一個能聽到!闳魡栆粋燕園中人,決不會有任何人注意到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決不會有任何人關注它的死亡的,決不會有任何人為之傷心的。偏偏出了我這樣一個人,偏偏讓我住到這個地方,偏偏讓我走這一條幽徑,偏偏又發(fā)生了這樣一個小小的悲;所有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壓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這一個十字架,只有我自己來背了。奈何,奈何!

  但是,我愿意把這個十字架背下去,永遠永遠地背下去。

  文章結尾的這兩段文字,先連用三個“決不……”和四個“偏偏……”在極其鮮明的對比中將對古藤被毀的憂傷歸為一個特例,不用說它沒有引起社會起碼的重視,就是對像“我”這樣的人來說也是一個無比的偶然。然后,用“但是”一轉,強調了“我”愿意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這一個十字架”“永遠永遠地背下去”的決心,通過“我”矢志不渝的努力,使偶然趨向必然,特殊成為普遍,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美好。

  有道是“文似看山不喜平”,季先生的這篇精美散文便是最好的明證。他通過一次次“波折”的設計,將普普通通不為常人注意的現象寫得如此生動、深刻,值得我們很好地借鑒。

文章搜索
國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慶
河北 山西 遼寧 吉林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陜西 甘肅 寧夏 青海 新疆
黑龍江 內蒙古 更多
中考欄目導航
版權聲明:如果中考網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中考網內容,請注明出處。
免費復習資料
最新中考資訊
文章責編: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