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折舊
【所屬章節(jié)】:
本知識點屬于《會計》第五章固定資產第三節(jié)固定資產的后續(xù)計量的內容。
【重要知識點】:固定資產折舊
(一)固定資產折舊的定義
(二)影響固定資產折舊的因素
1.固定資產原價
2.預計凈殘值
3.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4.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
(三)固定資產折舊范圍
企業(yè)應當對所有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但是,已提足折舊仍繼續(xù)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除外。在確定計提折舊的范圍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固定資產應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時開始計提折舊,終止確認時或劃分為持有待售非流動資產時停止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
2.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后,不論能否繼續(xù)使用,均不再計提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所謂提足折舊是指已經提足該項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
3.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并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后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4.處于更新改造過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將其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不再計提折舊。更新改造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轉為固定資產后,再按重新確定的折舊方法和該項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計提折舊。
(四)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企業(yè)應當根據(jù)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xiàn)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shù)總和法等。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1.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原價×(1-預計凈殘值/原價)÷預計使用年限
=原價×年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額=期初固定資產凈值×2/預計使用年限
最后兩年改為年限平均法
4.年數(shù)總和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年折舊率用一遞減分數(shù)來表示,將逐期年數(shù)相加作為遞減分數(shù)的分母,將逐期年數(shù)倒轉順序分別作為各年遞減分數(shù)的分子。
(五)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處理
借:制造費用(生產車間計提折舊)
管理費用 (企業(yè)管理部門、未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
折舊)
銷售費用 (企業(yè)專設銷售部門計提折舊)
其他業(yè)務成本(企業(yè)出租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研發(fā)支出 (企業(yè)研發(fā)無形資產時使用固定資產計提
折舊)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中使用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貸:累計折舊
(六)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復核
企業(yè)至少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
使用壽命預計數(shù)與原先估計數(shù)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
預計凈殘值預計數(shù)與原先估計數(shù)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凈殘值。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實現(xiàn)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
固定資產的后續(xù)支出
【所屬章節(jié)】:
本知識點屬于《會計》第五章固定資產第三節(jié)固定資產的后續(xù)計量的內容。
【重要知識點】:固定資產的后續(xù)支出
固定資產后續(xù)支出,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費用等。
后續(xù)支出的處理原則為: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同時將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一)資本化的后續(xù)支出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更新改造等后續(xù)支出,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同時將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扣除。企業(yè)將固定資產進行更新改造的,應將相關固定資產的原價、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和減值準備轉銷,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計提折舊。固定資產發(fā)生的可資本化的后續(xù)支出,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固定資產發(fā)生的后續(xù)支出完工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時,再從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并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
(二)費用化的后續(xù)支出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修理費用等后續(xù)支出,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根據(jù)不同情況分別在發(fā)生時計入當期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生產車間使用固定資產發(fā)生的修理費用計入管理費用。
企業(yè)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fā)生的改良支出,應予資本化,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合理進行攤銷。
(1)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大修理支出應予資本化。
(2)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固定資產成本-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固定資產的處置
【所屬章節(jié)】:
本知識點屬于《會計》第五章固定資產第三節(jié)固定資產的后續(xù)計量的內容。
【重要知識點】:固定資產的處置
固定資產處置,包括固定資產的出售、轉讓、報廢和毀損、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固定資產處置一般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核算。
一、固定資產終止確認的條件
固定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予以終止確認:
(一)該固定資產處于處置狀態(tài);
(二)該固定資產預期通過使用或處置不能產生經濟利益。
二、固定資產處置的賬務處理
企業(yè)出售、轉讓、報廢固定資產或發(fā)生固定資產毀損,應當將處置收入扣除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是固定資產成本扣減累計折舊和累計減值準備后的金額。
三、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
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非流動資產應當劃分為持有待售:一是企業(yè)已經就處置該非流動資產作出決議;二是企業(yè)已經與受讓方簽訂了不可撤銷的轉讓協(xié)議;三是該項轉讓將在一年內完成。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包括單項資產和處置組,處置組是指作為整體通過出售或其他方式一并處置的一組資產以及在該交易中轉讓的與這些資產直接相關的負債。
某項資產或處置組被劃歸為持有待售,但后來不再滿足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企業(yè)應當停止將其劃歸為持有待售,并按照下列兩項金額中較低者計量:
(1)該資產或處置組被劃歸為持有待售之前的賬面價值,按照其假定在沒有被劃歸為持有待售的情況下原應確認的折舊、攤銷或減值進行調整后的金額;
(2)決定不再出售之日的可收回金額。
符合持有待售條件的無形資產等其他非流動資產,比照上述原則處理,這里所指其他非流動資產不包括遞延所得稅資產、《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guī)范的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和生物資產、保險合同中產生的合同權利。
四、固定資產盤虧的會計處理
企業(yè)在財產清查中盤虧的固定資產,按盤虧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已計提的減值準備,借記“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科目,按固定資產的原價,貸記“固定資產”科目。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處理時,按可收回的保險賠償或過失人賠償,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按應計入營業(yè)外支出的金額,借記“營業(yè)外支出——盤虧損失”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