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們的同胞中有沒有見義勇為、仗義執(zhí)言、路遇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好漢呢?當然有,只可惜這類人物大多出現(xiàn)在小說中,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多少,不得而知。我們的同胞中有沒有橫刀立馬、頂天立地、膽略超群、力挽狂瀾的志士仁人呢?當然也有,比如荊柯、張巡、岳飛、文天祥、戚繼光、譚嗣同、秋瑾、鄒容、陳天華、彭德懷、吉鴻昌、張自忠、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等。只可惜,這樣的人為數(shù)太少,在我們的蕓蕓眾生中屬于稀有珍品。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zhàn)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吊客!
這種明哲保身、見義不為的民族性格的直接后果是,強權(quán)與暴力可以在我們的社會上肆無忌憚、橫行無阻。數(shù)千年來,中國歷朝歷代,幾乎無一不與外患相始終——陷沒半壁、茍安一隅者有之;割地賠款、屈辱求和者有之;靦顏事敵、認賊作父者亦有之。五百年前的大明王朝是何等的強盛,但數(shù)百人乃至幾十人的小股倭寇就可以在我們的沿海地帶燒殺搶掠,橫行霸道,甚至長驅(qū)北上數(shù)千里,如入無人之境。南明將領陳子龍痛心疾首地說:“今中國人民之眾,土地之廣,百倍于虜也。然而有一人每飯不忘虜而憂之者耶?有一人腐心切齒而欲食之肉者耶?受其憑凌而不知為恥,供其殺戮而不以為恨,則虜何憚而不來也?”確如陳將軍所言,日本這個“虜”就不憚而來,升堂入室,吞沒了我們半壁江山。侵華戰(zhàn)爭期間,常常是一個班或者一個排的日本兵控制一個縣城好幾年,沒有多少人起來反抗。至于幾個日本兵看管上千名中國俘虜,也是常有的事,大家都乖乖的,誰也不反抗,及至鬼子架起機槍瘋狂掃射,俘虜兵們方感不妙,但悔之晚矣。
進入二十一世紀,情況雖有好轉(zhuǎn),卻未見根本改觀。一個小小的韓國女老板一聲令下,我們一大片中國員工就跪下了,不跪的居然只有一個人。在日本,有人視中國人為三等、四等國民,稱中國人為支那人或中國豬,甚至腳踢中國孕婦,導致其流產(chǎn)街頭;在俄羅斯,中國人屢屢被搶被殺,中國公司常常被洗劫一空;在法國,巴黎街頭被歹徒搶劫最多的是中國人;在南非和南斯拉夫,中國人被打被殺被勒索成了常事;在印尼,華人和華裔更成了遭受排斥和燒殺搶掠的對象;在自己的領;蚬2遏~的中國漁民,常常被國外軍警逮捕或慘遭槍殺;中國南海海域的石油資源正在被外國公司瘋狂采挖,嚴重缺油的我們卻不敢為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奮起斗爭。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