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邏輯基本規(guī)律
要正確地認識教育活動中的問題,教師必須正確地進行邏輯思維。正確思維是小學教師進行教育活動、實施教學活動的基礎和前提。這就要求小學教師不僅要正確地運用概念、命題、推理等各種思維形式和邏輯方法,而且還必須遵守邏輯思維的基本規(guī)律。
所謂邏輯基本規(guī)律就是人們在邏輯思維的過程中,即在形成概念、命題和進行推理與論證的過程中所必須遵守的基本準則。其中,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是小學教師正確進行邏輯思維、正確表達和交流思想應該遵守的三個重要的邏輯規(guī)律。
(一)同一律
同一律的基本內容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每一思想都必須與其自身保持同一。即每一概念、命題和其他思維形式,都必須保持一貫性和確定性。同一律的公式是:A是A。其中“A”表示任一概念、命題和其他思維形式。
所謂的“同一思維過程”,是指在同一時間、同一關系下,對同一對象運用詞項、命題去進行推理、論證的過程。“每一思想”是指任何一個具體的概念、命題或者其他思維形式!懊恳凰枷攵急仨毰c其自身保持同一”,是指在同一思維過程中,一個思想反映同一個確定的對象,無論其先后運用多少次,其內容都是確定的。如果不能保持這種同一性,就犯了混淆概念或偷換概念的邏輯錯誤,比如“北大學生學習很多科目,張三是北大學生,所以,張三學習很多科目”。在這個推理中,兩個前提中的同一個詞項“北大學生”不是同一概念。第一個“北大學生”是集合概念,第二個“北大學生”是非集合概念,故犯了混淆概念的邏輯錯誤。
(二)矛盾律
矛盾律的基本內容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兩個互相矛盾或互相對立的命題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矛盾律的公式是:A不是非A,或者說,A不能既是A又是非A。其中“A”表示任一命題,“非A”表示對“A”的否定。
兩個互相矛盾的命題,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兩個互相對立的命題,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矛盾律是從否定的角度反映了客觀事物的確定性,因為任何事物都具有質的規(guī)定性,一個事物是A,就不能同時又是與A互相否定的非A,這種確定性反映到思維中,便是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時為真。
(三)排中律
排中律的基本內容是: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兩個互相矛盾的命題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排中律的公式是:A或者非A。
排中律的“排中”即要排除介于兩個矛盾思想之間的中間狀態(tài),排中律所說的“互相矛盾的命題”主要是反映邏輯形式上具有矛盾關系的命題(如“我是老師”與“我不是老師”),它們之間不能同時否定,必須肯定其一。
三、論證
(一)概述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們常常要表明對各種問題的看法,并力圖說明自己的看法正確,從而達到被信任和認同的目的。這個過程需要用一定的事實或科學理論作為依據,通過一定的推理形式加以說明,這個過程就是論證,它是指用某些理由去支持或反駁某個觀點的過程或語言形式。
1.論證的定義
論證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論證是指引用已知為真的命題來確定另一命題的真實性或虛假性的思維過程,它包括證明和反駁。狹義的論證即證明,它不包括反駁。這里我們是從廣義上來使用論證這一概念的。
2.論證的結構及其鑒別
(1)論證的結構
論證在結構上通常由論點、論據和論證方式構成。
論點即論證者所主張并且要在論證過程中加以證明或反駁的觀點,它所回答的是“論證什么”的問題。
論據是論證者用來支持或反駁某個論點的理由,既可以是某種公認的一般性原理,也可以是某個事實性斷言,它所回答的是“用什么來論證”的問題。
論證方式是論據和論題的聯(lián)系方式,即論據和論題的關系,也就是推理形式,它所回答的是“如何用論據來論證論題”的問題。論證要使用推理,甚至可以說就是推理:一個簡單的論證就是一個推理,它的論據相當于推理的前提,論點相當于推理的結論,從論據導出論點的過程(即論證方式)相當于推理形式。
(2)論證結構的鑒別
找出一個論證特別是復雜論證中的論點、論據及其論證方式,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鑒別一個論證的結構關鍵有兩個步驟:
第一步,識別論點,要弄清楚論者的意圖是什么,他要讀者接受什么樣的觀點。
第二步,識別論據,即找出在論證過程中有哪些理由在支持論者的觀點。
(二)論證有效性的分析
論證有效性分析可以是否定性的,也可以是肯定性的,但通常是要進行否定性的分析。金無足赤,一個論證總會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漏洞,論證有效性分析就是找漏洞。
而一個論證是由論據、結論和論證方式構成的,要判斷它是否有效,主要就從這三個方面來查看。
首先要看推理是否有效,即在結構上或形式上是否有效;如果結構上不正確,就會出現(xiàn)形式上“推不出”的錯誤。其次,一個論證是否有效,還牽涉到所用到的概念是否有效,所用到的論證原則和方法是否有效。最后,一個論證是否有效,還涉及前提是否真實,結論是否正確等;如果前提虛假或者結論不正確,那么它還是無效的?偟恼f來,推理上無效的論證肯定是無效的,但即使推理上有效的論證也未必有效。
1.概念的有效性
概念可以說是思維的基本細胞,當然也是一個論證中最基本的部分。如果在一個論證中,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不明確,出現(xiàn)了混淆概念或者偷換概念的情況,顯然這樣的論證是缺乏說服力的。所以,對于一個論證來說,在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是否清楚、正確和前后一致顯得尤為關鍵。
2.論據的有效性分析
論據是用來論證論點真實性的命題,它所回答的是“用什么來證明”的問題。論據也稱為證據,通常包括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一般來說,事實論據是已經得到確定的客觀事實,理論論據是在科學上已經得到證實的命題或科學原理。尋找事實論據也叫擺事實,用理論論據來進行論證也叫講道理。用論據來論證論題的過程就是擺事實、講道理的過程。
要判斷論據的有效性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
、僬鎸嵭
真實性是判斷論據是否有效時首先要考查的問題,如果論據不真實,就會犯“論據虛假”的邏輯錯誤。如果論據不真實,又如何來證明呢?有時,雖然難以證明論據的虛假性,但是否可以從某種角度、某種程度質疑它的真實性,例如,論據的真實性是否還依賴于其他因素?如果是的話,這些因素是否具有當然的合理性?比如論據是否已經得到證實或者客觀確證?如果論據是尚待證實的命題,就會犯“預期理由”的邏輯錯誤。
、诔渥阈
有時,即使論據是真的,是否就足以支持論點?
根據論據是否就能夠充分地推出論點?這些都是考查論據有效性的重要方面。
、畚ㄒ恍
如果論證所證明的是事件之間的因果聯(lián)系,導致結果的是否還有論證沒有提及的其他原因;從前提推出結論,除了已經表述的論據以外,是否還需要假設其他條件,這些條件是否成立;是否存在未被提及的更有力的證據,對該論證作何種修改或補充可以進一步增強說服力,都是進一步考查論據有效性的重要方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