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說
生物起源說的代表人物有19世紀法國的利托爾諾,美國的桑代克,英國的沛西•能。生物起源說認為人類教育起源于動物界中各類動物的生存本能活動,認為動物界就有教育活動。其基本錯誤是混淆了動物的本能活動與人類社會教育活動的界限。
2.心理起源說
美國心理學家孟祿是心理起源論的代表人物,著有《教育史教科書》一書。孟祿從心理學觀點出發(fā).根據原始社會沒有學校、沒有教師、沒有教材的原始史實,判定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無意識的模仿。
3.勞動起源說
勞動起源說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凱洛夫等教育學家。勞動起源論者在批判生物起源說和心理起源說的基礎上,運用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中闡述人和人類社會起源的觀點,從恩格斯的“勞動在一定意義上創(chuàng)造了人類本身”這一基本命題出發(fā),推斷出教育起源于勞動,起源于勞動過程中社會生產需要和人的發(fā)展需要的辯證統(tǒng)一。
我國學者楊賢江在《新教育大綱》中,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述教育起源的理論,正確解釋了教育起源問題,他說:“自有人生,便有教育”,認為原始的教育活動起源于使社會成員適應群體社會生活和群體生產活動的需要,也是人類自身身心發(fā)展的需要,是在生活實踐過程中進行的。
(二)教育的發(fā)展歷程
1.原始社會的教育的特點(1)原始社會的教育活動,已經是人類有意識的社會活動,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還談不上有嚴密的計劃性。
(2)原始社會的教育沒有階級性,教育目的是為生產斗爭和社會生活服務。
(3)教育內容與原始社會生活需要相適應,以生活經驗為教育內容,但教育內容貧乏。
(4)教育手段主要是身教、言傳,二者相輔而行,口耳相傳,并結合實際動作的示范和模仿.沒有文字和書本。
(5)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權利平等。集體的社會性的教育活動是為了培養(yǎng)合格的氏族成員。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6)原始教育是一種名副其實的“生活教育”。沒有從生產勞動和“原始禮儀,,中分離出來.教育活動在生產生活中進行。教育活動與生產勞動、社會生活融為一體,處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過什么樣的社會生活,就受什么樣的教育。教育直接為生產和生活服務。
(7)男女教育有區(qū)別,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生理、體質差異導致分工不同,進而導致從事的社會勞動不同,所受教育不同。男性勞動側重于狩獵、農耕、放牧,女性勞動側重于采集、種植、家務、紡織。
(8)教育水平低,教育沒有專門人員、專門機構場所、專門的組織形式。教育活動是分散進行,隨時隨地進行的。負責教育的是有生產生活經驗的長者,對年輕人進行經驗知識的傳授,但他們還不是從事教育的專職人員。
(9)教育與原始宗教和儀式有著緊密的聯系。原始宗教和儀式本身承擔著一定的教育功能.對于傳遞原始社會的生產和生活經驗,約束和塑造人們的社會行為起到重要作用。
2.古代封建社會的教育的特點
第一,階級性。統(tǒng)治階級享有教育的特權,被統(tǒng)治階級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等級性也在教育制度上有所反映,貴族與平民、主人與仆人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第二,道統(tǒng)性。教育的內容就是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思想和倫理觀念,教育服從于統(tǒng)治之道.
第三,專制性。教育過程是管制與被管制、灌輸與被動接受的過程,道統(tǒng)的威嚴通過教師、牧師的威嚴,通過招生、考試以及教學紀律的威嚴予以保證。
第四,刻板性。教育方法、學習方法刻板,死記硬背,機械模仿。
第五,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導地位。能夠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標志著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獲得實用的知識,而是受教育本身。經典、教義的教育處于社會較高的地位,習得實用知識的教育處于社會較低的地位。
第六,宗教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特別重視和加強宗教神學精神和巫術思想的灌輸。
3.近代社會的教育的特點
第一,國家加強了對教育的重視和干預,公立教育崛起。19世紀以前,歐美國家的學校教育多為教會或行會主持,國家并不重視。19世紀以后,資產階級政府逐漸認識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隨后建
動過程中社會生產需要和人的發(fā)展需要的辯證統(tǒng)一。
我國學者楊賢江在《新教育大綱》中,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述教育起源的理論,正確解釋了教育起源問題,他說:“自有人生,便有教育”,認為原始的教育活動起源于使社會成員適應群體社會生活和群體生產活動的需要,也是人類自身身心發(fā)展的需要,是在生活實踐過程中進行的。
(二)教育的發(fā)展歷程
1.原始社會的教育的特點
(1)原始社會的教育活動,已經是人類有意識的社會活動,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但還談不上有嚴密的計劃性。
(2)原始社會的教育沒有階級性,教育目的是為生產斗爭和社會生活服務。
(3)教育內容與原始社會生活需要相適應,以生活經驗為教育內容,但教育內容貧乏。
(4)教育手段主要是身教、言傳,二者相輔而行,口耳相傳,并結合實際動作的示范和模仿.沒有文字和書本。
(5)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權利平等。集體的社會性的教育活動是為了培養(yǎng)合格的氏族成員。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6)原始教育是一種名副其實的“生活教育”。沒有從生產勞動和“原始禮儀,,中分離出來.教育活動在生產生活中進行。教育活動與生產勞動、社會生活融為一體,處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下,過什么樣的社會生活,就受什么樣的教育。教育直接為生產和生活服務。
(7)男女教育有區(qū)別,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生理、體質差異導致分工不同,進而導致從事的社會勞動不同,所受教育不同。男性勞動側重于狩獵、農耕、放牧,女性勞動側重于采集、種植、家務、紡織。
(8)教育水平低,教育沒有專門人員、專門機構場所、專門的組織形式。教育活動是分散進行,隨時隨地進行的。負責教育的是有生產生活經驗的長者,對年輕人進行經驗知識的傳授,但他們還不是從事教育的專職人員。
(9)教育與原始宗教和儀式有著緊密的聯系。原始宗教和儀式本身承擔著一定的教育功能.對于傳遞原始社會的生產和生活經驗,約束和塑造人們的社會行為起到重要作用。
2.古代封建社會的教育的特點
第一,階級性。統(tǒng)治階級享有教育的特權,被統(tǒng)治階級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等級性也在教育制度上有所反映,貴族與平民、主人與仆人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第二,道統(tǒng)性。教育的內容就是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思想和倫理觀念,教育服從于統(tǒng)治之道.
第三,專制性。教育過程是管制與被管制、灌輸與被動接受的過程,道統(tǒng)的威嚴通過教師、牧師的威嚴,通過招生、考試以及教學紀律的威嚴予以保證。
第四,刻板性。教育方法、學習方法刻板,死記硬背,機械模仿。
第五,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導地位。能夠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標志著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獲得實用的知識,而是受教育本身。經典、教義的教育處于社會較高的地位,習得實用知識的教育處于社會較低的地位。
第六,宗教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特別重視和加強宗教神學精神和巫術思想的灌輸。立了公立教育系統(tǒng)。
第二,初等義務教育的普遍實施。機械化工業(yè)革命的基本完成和電氣化工業(yè)革命的興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質基礎。
第三,教育的世俗化。與公立教育的發(fā)展相適應,教育逐漸建立了實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標,從宗教教育中分離出來。有些國家明確規(guī)定,宗教、政黨不得干預教育。
第四,重視教育立法,以法治教。西方教育發(fā)展的一個明顯特點就是有法律的明確規(guī)定,教育的每次重要進展或重大變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規(guī)定和提供保證。
4.20世紀以后的教育的新特點和發(fā)展趨勢
(1)20世紀以后教育的新特點
第一,教育的終身化。終身教育是適應科學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xù)發(fā)展要求,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質在于,現代人的一生應該是終身學習、終身發(fā)展的一生。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必須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且必須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讓所有人都受到同樣的教育,包括教育起點的機會均等.教育過程中享受教育資源的機會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結果的均等,這就意味著對處于社會不利地位的學生予以特別照顧。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權的擴大,根據社會要求設置課程、編寫教材的靈活性,價值觀念的多樣性等。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世界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體表現為培養(yǎng)目標的多元化、辦學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學內容的多元化、評價標準的多元化等。
第五。教育技術的現代化。教育技術的現代化是指現代科學技術(包括工藝、設備、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運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變化。
(2)現代教育發(fā)展趨勢
第一,加強學前教育并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第二,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與職業(yè)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fā)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第五,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國際交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