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在改革開放前后,人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以及在就業(yè)制度、社會保障體系方面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課學習認識到改革開放前后,人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顯著對比中知道是改革使人們在社會生活方式上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提高用數字、數據、圖片、圖像等資料分析對比的能力,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認識:改革開放后,人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從中理解這是社會的進步,也是改革開放政策的勝利。實行能者上崗,就業(yè)制度的改革,打破“鐵飯碗”并不是社會就業(yè)制度的倒退,而是社會進步的要求,是人才競爭的需要。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改革開放后,人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變化。
【難點】對改革開放后就業(yè)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的把握。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新課導入
多媒體放成龍從小到大照片,請學生發(fā)現照片之間的區(qū)別和變化。
教師小結:你們想了解成龍小時候到現在這期間人們生活的變化和變遷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
環(huán)節(jié)二:講授新課
1.服飾的變化
幻燈片放映改革開放前后的服飾圖片,讓學生發(fā)現并總結改革開放前后的服飾特點,并進行對比。
教師總結:改革開放前顏色非常單調、單一,改革開放后名牌服裝爭奇斗艷,而且服裝不但成為人們穿著、用的東西,還是顯示人們個性、風格的一種亮麗的風景線。
2.飲食的變化
幻燈片放映改革開放前糧票、油票和廚房的圖片,教師講解糧票、油票的用途:油票和糧票就是當時改革開放前的那段時間的錢,只有用這個才能買到吃的、喝的,實行著統(tǒng)分統(tǒng)配的政策,規(guī)定了你一個人一個月能有多少規(guī)定量,油有多少斤,糧食有多少斤。學生總結改革開放前物資非常緊缺。
幻燈片放映改革開放后人們飲食的圖片,讓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經驗談談現在飲食的特點。
教師總結:改革開放之前匱乏單調,甚至溫飽都困難,之后講究營養(yǎng)均衡、綠色食品、粗細搭配。
3.居住條件的變化
幻燈片放映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初和現在的居住條件圖片,學生觀察居住條件循序漸進的變化。教師引導學生從內部和外部兩個角度進行對比。并引入“四大件”的知識。
教師總結:外部:改革開放前就是看看哪邊的風水好就在哪邊建,現在要整齊規(guī)劃,粉刷漂亮。內部:從舊“四大件”(縫紉機、自行車、手表、收音機)到新“四大件”(汽車、手機、電腦、數碼相機)。
4.出行方式的變化
詢問學生的出行方式,引入改革開放前,人們是怎樣出行的;脽羝鸥母镩_放前后交通工具的圖片,通過蒸汽火車使學生聯系已學過知識。對比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初和現在的出行圖片,學生總結變化趨勢。教師總結:道路設施逐漸完善,出行方式多樣化。
教師提問:從這些圖片中能發(fā)現什么問題?應如何解決?
學生自由討論回答。
教師提問:人們生活方式變化有哪些原因?給學生2分鐘討論。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改革開放前是由于經濟發(fā)展水平較低,商品供應嚴重匱乏。改革開放后是由于經濟迅速發(fā)展、物資豐富、城鄉(xiāng)居民收入極大增加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解放。
5.就業(yè)和社會保障制度
學生自主探究,看教材、互相討論,完成改革開放前后就業(yè)和社會保障制度對比的表格。
教師最后總結。
教師提問:就業(yè)制度的變化給大家?guī)砹耸裁醋兓?
學生回答。
教師提問:自主擇業(yè)帶來個問題是弱勢群體,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弱勢群體呢?
學生思考,互相討論回答。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升
通過隨堂練習,學生對本課的重難點尤其是就業(yè)和社會保障體系加深理解。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請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教師引導小結,感受改革開放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改革開放的實質就是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
學生完成練習作業(yè)。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