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題目:人們都說“孩子才是給成人上了一課”這是為什么?
在教師資格面試考試中,進入考場后首先要回答兩道規(guī)定性問題(結構化),然后是試講(演示)和答辯(陳述)。結構化主要考察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等等,因此了解結構化問答的提問方式和作答的思路或技巧,更利于考生沉著應答,也為后期的試講和答辯奠定基礎。結構化題型大致分為認知和實踐兩大類,其中認知類主要考查對專業(yè)知識、名人名言、教育觀點、時政熱點等內容的看法、觀點和意見,提問通常是“你怎么看?”、“為什么?”。實踐類主要考查在幼兒園工作實踐中的問題,主要包括:保育、教育、應急應變、人際關系、活動組織五大類。提問通常是“你怎么做?”、“你怎么辦?”。每個類別有其對應的作答思路和技巧,因此在拿到題目時可以先確定所屬的類別,再根據(jù)對應的作答思路進行思考,最后分條列點進行作答即可。
人們都說“孩子才是給成人上了一課”這是為什么?根據(jù)提問可知屬于認知類的問題,通常大眾認為是成人給孩子上課給孩子指導,但題中提到“孩子才是給成人上了一課”,這一句話引導我們要轉變原有的教育觀念,因此屬于教育觀點類的問題。這一類題型的答題思路分為兩大步驟:
第一步:提煉觀點
首先需要分析題干中主要表達的觀點,可以適當對觀點進行解釋,再提出對這一觀點的看法或者態(tài)度。具體做法:根據(jù)題干得知這觀點與我們平常的教育觀點相悖,通常大眾認為是成人給孩子上課給孩子指導,而這里強調孩子才是給成人上了一課,因此倡導成人轉變原有的教育觀點。
第二步:聯(lián)系實際
首先可以分析主體,比如從教師、家庭、幼兒園、社區(qū)和社會等多種角度進行分析,分析不同主體當前的教育觀點或者分析當前的教育現(xiàn)狀與題干倡導的理念是否匹配。其次分析為什么要踐行這一觀點或者支持這一觀點(舉例或者說理論證觀點的重要性)。最后提出踐行觀點的具體措施(根據(jù)具體主體去說明具體的措施)。
具體做法:采用分析主體的方式,具體到誰需要轉變教育的觀念。這里重點思考要與對孩子施加教育的成人出發(fā),教師是對孩子施加教育的專門人員,必須有正確的教育觀點,家長要有正確的教養(yǎng)方式,才能保證教育的一致性、一慣性。社會大環(huán)境對孩子的教育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需要社會去尊重和引領這一觀點。因此提取出三個主體,再根據(jù)主體去說明觀點的重要性,說明具體的措施。
在考試中,該類型的題目考察較靈活,考生需掌握其答題思路、表明自己的觀點并進行闡述,言之成理即可,下面是這道題的示范作答:
(1)提煉觀點
孩子才是給成人上了一課,這一觀點與我們平常的教育觀點相悖,通常我們認為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會,成人給孩子上課教給孩子道理,給孩子指導教會孩子生存,而我作為一名教師,為孩子上了無數(shù)堂課,但確實很多時候,孩子也能教會我很多東西。因此我們成人也應該轉變原有的教育觀點。
(2)聯(lián)系主體
作為教師而言,被譽為萬世師表的孔子曾提出:“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备嬖V了我們做人要虛心好學,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卻極少有教師會虛心地把孩子當做學習對象。其實通過日常和孩子們的密切相處,我從孩子們身上能學習到很多寶貴的東西,例如: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傾聽力和觀察力等等。因此教師其實和孩子互為師者,教師應該轉變教育觀念,不要把自己當作絕對權威,應虛心的與孩子共處,教會孩子知識和道理的同時,學習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互相學習,共同成長。
作為父母而言,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父母便擔任著“教育者”的身份,教導孩子說話、走路、做人的道理等等。然而我們有時回頭細想,是否會捫心自問,成長的路上只有父母在教育孩子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在生活中,時常有一些事會讓我們覺得被孩子上了一節(jié)深刻的人生課。有一位母親問她五歲的兒子:“如果媽媽和你一起出去玩,我們渴了又沒帶水,而你的小書包里恰巧有兩個蘋果你會怎么做呢?”。兒子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說:“我會把兩個蘋果都咬一口!笨上攵,那位母親的心里當時該有多么的失望,但其實兒子想的是:“想把最甜的一個給媽媽,就都嘗一口再決定”因此家長們也需要轉變自己的觀點,不要一味地提倡家長的權威,孩子只能服從,而是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了用童真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學習孩子們身上的寶貴品質。
而對于一個社會而言,倡導把孩子培養(yǎng)為“真善美”的人。網(wǎng)上有這樣一段很火的視頻:一個司機隨手把空礦泉水瓶扔出了車窗,一個小萌娃誤以為是別人東西掉了,便幫忙撿起還了回去。因此這件小事警醒著我們所有的大人,孩子們的身上擁有著很多大人已經(jīng)遺失的真善美,而長大的我們需要彎下“成人的腰”,學習用孩子們的角度去看看這個世界,發(fā)現(xiàn)更多的美好,這樣才能構建一個真善美的社會。
學習不是小孩子的專利,成人固然有其知識和經(jīng)驗的積累,但孩子也有很多成人不具備的東西,因此在漫漫的生命長河里,孩子和成人只有互相學習,才能更好的共同成長!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