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師資格中學教育學簡答練習題及答案(18)
1.怎樣才能建立起以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機制?
(1)以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為目的;(2)確立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3)訓練學生自我管理班級的能力。
2.班集體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 明確的共同目標,這是班集體形成的基礎;
2. 一定的組織結構,這是一個班集體所不可缺少的;
3. 一定的共同生活的準則,這是完成共同任務和實現共同目標的保證 ;
4. 集體成員之間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圍 .
3.良好的班集體具有哪些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學生的群體意識。在良好班集體的形成過程中,學生的群體意識、集體榮譽感會得到大大的發(fā)展。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交往與適應能力。通過班級的集體活動和學生群體之間的交往,可使學生積累集體生活的經驗,學會交往與合作,學會對環(huán)境的適應。
(3)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體是訓練班級成員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開展活動的最好載體。
4.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1)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設計者;(2)班主任是班級組織的領導者;(3)班主任是班級人際關系的藝術家。
5.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內容有哪些?
(1)了解學生,研究學生。
第一, 了解和研究學生個人;
第二, 了解學生的群體關系;
第三,了解和研究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
(2)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
(3)協(xié)調校內外各種教育力量。
第一、充分發(fā)揮本班任課教師的作用;
第二、協(xié)調和指揮班級團隊活動;
第三、爭取和運用家庭和社會的教育力量。
6.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有哪些?
1.通過閱讀學生的有關材料來了解學生,包括記載學生各種情況的登記表、統(tǒng)計表和學生活動成果記錄表等;
2.通過對學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調查訪問,從各個側面間接地了解學生,包括談話、問卷、座談等;
3.在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的行為表現進行觀察。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