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場詩:守法朝朝憂悶,強梁夜夜歡歌;損人利己騎馬騾,正值公平挨餓;修橋補路瞎眼,殺人放火兒多;我到西天問我佛,佛說:我也沒轍!
話說中級會計實務是中級考試最難的一門,那究竟難在哪里呢?本人以為難在難以理解。 難在教材比較枯燥無味。倘若以理解知識的角度或者是考生的角度來看待這個資產(chǎn),擺脫客觀介紹的口氣,那么知識點就不會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所以本連載希望能以考生的理解的角度說說教材中的知識點,幫助大家先理解后記憶,學習變的更輕松。
一、主要賬務處理
貸款和應收款項中主要介紹的還是貸款的處理。別人發(fā)了債券我們投資了叫做持有至到期投資;銀行發(fā)錢了貸給別人了就是銀行的投資:貸款。很多人不理解貸款中的一些特殊處理,總要問為什么和其他的資產(chǎn)不一樣?我告訴你原因:就是不一樣,因為它是貸款。人家金融資產(chǎn)比較特殊,貸出去錢了怕的是對方不還,更怕對方明明有錢卻不還。借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借錢,這個事情可大可小,問題比較多,所以銀行對這個貸款進行比較特別的管理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有一旦發(fā)現(xiàn)欠錢的那人還不上了,那么這個貸款就應該轉到“貸款-已減值”科目中單獨核算,為什么?就是因為風險大了,需要單獨管理;另外就是攤余成本計算上沒有收回的利息為什么要計算成減值?想這個道理,連貸款都還不上或者不想還了,還能給你利息?所以確認減值也不為過。所有這些處理就是因為它是貸款,因為它風險太大了。
借:貸款-本金
貸:吸收存款
借:應收利息
貸:利息收入
“貸款-本金”相當于“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貸款-利息調整”相當于“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道理是明擺著的,掌握了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就是小兒科。教材中的例題為什么沒有出現(xiàn)“貸款-利息調整”的科目核算?而應收利息和利息收入又相等呢?就是因為題目中有一句話:實際利率和合同利率相同,意思就是說面值和攤余成本是一致的,好比是發(fā)行一個債券,你票面有個利率,實際當中投資者還有個實際受益率,也就是實際利率,當你這個票面利率和實際利率一樣了,人家覺得這個投資名副其實,愿意按照面值買你這個債券;如果票面利率大于了實際利率了,代表以后會多收利息,怎么辦?絕對有人會搶著要,那么價格肯定要炒高,所以會出現(xiàn)溢價發(fā)行的現(xiàn)象。貸款比較特殊一些,最多就是貸出本金的錢,所以合同利率最多和實際利率一致,大多數(shù)情況下實際利率要高一些的,所以才會出現(xiàn)“貸款-利息調整”的科目。
相關推薦:2009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十大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