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9中級會計《財務管理》沖刺習題匯總
【判斷題】企業(yè)籌資最基本的目的,是為了企業(yè)經營的維持和發(fā)展,為企業(yè)的財務活動提供資金保障。( )
N.錯
Y.對
【答案】N【解析】企業(yè)籌資最基本的目的,是為了企業(yè)經營的維持和發(fā)展,為企業(yè)的經營活動提供資金保障。
【判斷題】資本成本率是企業(yè)用以確定項目要求達到的投資報酬率的最低標準。( )
N.錯
Y.對
【答案】Y【解析】資本成本是衡量資本結構優(yōu)化程度的標準,也是對投資獲得經濟效益的最低要求,通常用資本成本率表示。
【判斷題】由于內部籌集一般不產生籌資費用,所以內部籌資的資本成本最低。( )
N.錯
Y.對
【答案】N【解析】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率,表現(xiàn)為股東追加投資要求的報酬率,其計算與普通股成本相同,不同點在于不考慮籌資費用。留存收益資本成本通常大于債務資本成本。因此本題的表述錯誤。
【判斷題】當息稅前利潤大于零,單位邊際貢獻和固定性經營成本不變時,除非固定性經營成本為零或業(yè)務量無窮大,否則息稅前利潤的變動率一定大于產銷變動率。( )
N.錯
Y.對
【答案】Y【解析】經營杠桿系數(shù)=基期單位邊際貢獻×基期產銷量/(基期單位邊際貢獻×基期產銷量-固定性經營成本),息稅前利潤大于零,也就是分母大于零,在固定性經營成本不為零或業(yè)務量不是無窮大的情況下,可以看出經營杠桿系數(shù)的分子肯定大于分母,也就是說經營杠桿系數(shù)肯定大于1,又因為經營杠桿系數(shù)=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產銷變動率,所以息稅前利潤變動率一定大于產銷變動率。
【判斷題】采用高低點法計算資金需要量的時候,最高點和最低點是根據資金占用量的數(shù)額確定的。( )
N.錯
Y.對
【答案】N【解析】采用高低點法計算資金需要量的時候,最高點和最低點是根據業(yè)務量的數(shù)額確定的。
【判斷題】只要企業(yè)同時存在固定性經營成本和固定性資本成本,就會存在總杠桿的作用。( )
N.錯
Y.對
【答案】Y【解析】總杠桿,是指由于固定經營成本和固定資本成本的共同存在而導致的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率大于產銷業(yè)務量變動率的現(xiàn)象。只要企業(yè)同時存在固定性經營成本和固定性資本成本,就會存在總杠桿的作用。
【判斷題】在采用資金習性預測法預測資金需要量時,一般情況下原材料的保險儲備占用的資金應屬于半變動資金。( )
N.錯
Y.對
【答案】N【解析】不變資金是指在一定的產銷量范圍內,不受產銷量變動的影響而保持固定不變的那部分資金。這部分資金包括:為維持營業(yè)而占用的最低數(shù)額的現(xiàn)金,原材料的保險儲備,必要的成品儲備,廠房、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占用的資金。
【判斷題】某企業(yè)現(xiàn)有資金總額中普通股與長期債券的比例為3∶1,平均資本成本為10%。假如債務資本成本和權益資本成本保持不變,如果將普通股與長期債券的比例變?yōu)?∶3,其他因素不變,則該企業(yè)的平均資本成本將提高。( )
N.錯
Y.對
【答案】N【解析】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由于普通股的資本成本高于長期債券的資金成本,因此,降低普通股的比重會導致平均資本成本降低。
【判斷題】企業(yè)正式下達執(zhí)行的預算,執(zhí)行部門一般不能調整。但是,市場環(huán)境、政策法規(guī)等發(fā)生重大變化,將導致預算執(zhí)行結果產生重大偏差時,可經逐級審批后調整。( )
N.錯
Y.對
【答案】Y【解析】企業(yè)正式下達執(zhí)行的預算,一般不予調整。預算執(zhí)行單位在執(zhí)行中由于市場環(huán)境、經營條件、政策法規(guī)等發(fā)生重大變化,致使預算的編制基礎不成立,或者將導致預算執(zhí)行結果產生重大偏差的,可以調整預算。
【判斷題】在編制管理費用預算時,一般是以過去的實際開支為基礎,按預算期的可預見變化來調整。( )
N.錯
Y.對
【答案】Y【解析】在編制管理費用預算時,管理費用多屬于固定成本,所以,一般是以過去的實際開支為基礎,按預算期的可預見變化來調整。所以本題的說法是正確的。
【判斷題】生產預算是在銷售預算的基礎上編制的。按照“以銷定產”的原則,在產成品期初期末存貨量相等的情況下,生產預算中各季度的預計生產量應該等于各季度的預計銷售量。( )
N.錯
Y.對
【答案】Y【解析】生產預算中各季度的預計生產量=預計銷售量+預計期末產成品存貨-預計期初產成品存貨。顯然在產成品期初期末存貨量相等的情況下,預計生產量=預計銷售量。其中,預計銷售量的數(shù)字來自于銷售預算。
【判斷題】固定預算只按事先確定的某一業(yè)務量水平作為編制預算的基礎。( )
N.錯
Y.對
【答案】Y【解析】因為編制固定預算的業(yè)務量基礎是事先假定的某個業(yè)務量,在這種方法下,不論預算期內業(yè)務量水平實際可能發(fā)生哪些變動,都只按事先確定的某一業(yè)務量水平作為編制預算的基礎。
【判斷題】彈性預算的編制方法包括公式法和列表法,其中列表法的優(yōu)點是可比性和適應性強。( )
N.錯
Y.對
【答案】N【解析】本題考核彈性預算編制方法的列表法。
【判斷題】資本成本率是企業(yè)用以確定項目要求達到的投資報酬率的最低標準。( )
N.錯
Y.對
【答案】Y【解析】資本成本是衡量資本結構優(yōu)化程度的標準,也是對投資獲得經濟效益的最低要求,通常用資本成本率表示。
【判斷題】如果資本市場缺乏效率,那么通過資本市場融通的資本其資本成本就比較低。( )
N.錯
Y.對
【答案】N【解析】如果資本市場缺乏效率,證券的市場流動性低,投資者投資風險大,要求的預期報酬率高,那么通過資本市場融通的資本其成本水平就比較高。
【判斷題】資本結構優(yōu)化的方法中,平均資本成本比較法和每股收益分析法都沒有考慮風險因素。( )
N.錯
Y.對
【答案】Y【解析】平均資本成本比較法和每股收益分析法都是從賬面價值的角度進行資本結構優(yōu)化分析,沒有考慮市場反應,也即沒有考慮風險因素。
【判斷題】由于內部籌集一般不產生籌資費用,所以內部籌資的資本成本最低。( )
N.錯
Y.對
【答案】N【解析】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率,表現(xiàn)為股東追加投資要求的報酬率,其計算與普通股成本相同,不同點在于不考慮籌資費用。留存收益資本成本通常大于債務資本成本。因此本題的表述錯誤。
【單選題】下列各項中,不屬于一般意義上的責任中心的是( )。
A.成本中心
B.分析中心
C.利潤中心
D.投資中心
【答案】B【解析】按照企業(yè)內部責任中心的權責范圍以及業(yè)務活動的不同特點,責任中心一般可以劃分為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三類。
【多選題】某產品單價8元,單位變動成本6元,固定成本2000元,計劃產銷量1000件,欲實現(xiàn)目標利潤1000元,應采取的措施有( )。
A.單價提高1元
B.單位變動成本降低為5元
C.固定成本減少1000元
D.單價提高0.5元,同時產銷量增加200件
【答案】ABCD【解析】單價提高1元時,息稅前利潤=(9-6)×1000-2000=1000(元),選項A是答案;單位變動成本降低為5元時,息稅前利潤=(8-5)×1000-2000=1000(元),選項B是答案;固定成本減少1000元時,息稅前利潤=(8-6)×1000-1000=1000(元),選項C是答案;
【多選題】下列針對有關目標利潤的計算公式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目標利潤銷售量公式只能用于單種產品的目標利潤控制
B.目標利潤銷售額只能用于多種產品的目標利潤控制
C.公式中的目標利潤一般是指息前稅后利潤
D.如果預測的目標利潤是稅后利潤,需要對公式進行相應的調整
【答案】BC【解析】目標利潤銷售額既可用于單種產品的目標利潤控制,又可用于多種產品的目標利潤控制,選項B的說法不正確;公式中的目標利潤一般是指息稅前利潤,選項C的說法不正確。
【單選題】關于邊際貢獻式量本利分析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邊際貢獻在彌補固定成本后形成利潤
B.此圖的主要優(yōu)點是可以表示邊際貢獻的數(shù)值
C.邊際貢獻隨銷量增加而減少
D.當邊際貢獻超過固定成本后企業(yè)進入盈利狀態(tài)
【答案】C【解析】邊際貢獻式量本利分析圖主要反映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后形成的邊際貢獻,而邊際貢獻在彌補固定成本后形成利潤。此圖的主要優(yōu)點是可以表示邊際貢獻的數(shù)值。邊際貢獻隨銷量增加而擴大,當其達到固定成本值時(即在保本點),企業(yè)處于保本狀態(tài);當邊際貢獻超過固定成本后企業(yè)進入盈利狀態(tài)。選項C不正確。
【單選題】以下有關量本利分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按成本習性劃分成本是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前提條件
B.在進行量本利分析時,最通常的是依據業(yè)務量來規(guī)劃目標利潤
C.量本利分析假設銷售收入與業(yè)務量呈完全線性關系
D.量本利分析時,要考慮存貨水平的變動對利潤的影響
【答案】D【解析】量本利分析假設當期產品的生產量與業(yè)務量相一致,不考慮存貨水平的變動對利潤的影響,選項D不正確。
【單選題】某資產持有者因承擔該資產的風險而要求的超過無風險利率的額外收益指的是( )。
A.實際收益率
B.預期收益率
C.必要收益率
D.風險收益率
【答案】D【解析】風險收益率是指某資產持有者因承擔該資產的風險而要求的超過無風險利率的額外收益。風險收益率衡量了投資者將資金從無風險資產轉移到風險資產而要求得到的“額外補償”。
【單選題】某一項年金前2年沒有流入,后5年每年年末流入4000元,則該項年金的遞延期是( )年。
A.4
B.3
C.2
D.5
【答案】C【解析】前2年沒有流入,后5年指的是從第3年開始的,每年年末有4000元的流入,所以,遞延期為2年。
【單選題】關于風險,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風險是指收益的不確定性
B.雖然風險的存在可能意味著收益的增加,但人們考慮更多的則是損失發(fā)生的可能性
C.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看,風險就是企業(yè)在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無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業(yè)的實際收益與預計收益發(fā)生背離,從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D.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看,風險就是企業(yè)在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無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業(yè)的實際收益與預計收益發(fā)生背離,從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
【答案】D【解析】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看,風險就是企業(yè)在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無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業(yè)的實際收益與預計收益發(fā)生背離,從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所以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單選題】衡量風險的主要指標不包括( )。
A.方差
B.標準差
C.期望值
D.標準離差
【答案】C【解析】衡量風險的指標主要有收益率的方差、標準差和標準離差等。
【單選題】下列各項中,不能衡量風險的是( )。
A.方差
B.標準差
C.期望值
D.標準離差
【答案】C【解析】衡量風險的指標主要有收益率的方差、標準差和標準離差等。期望值指的是加權平均值,不能衡量風險的大小。
【單選題】企業(yè)擬進行一項投資,投資收益率的情況會隨著市場情況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已知市場繁榮、一般和衰退的概率分別為0.3、0.5、0.2,相應的投資收益率分別為20%、10%、-5%,則該項投資的投資收益率的標準差為( )。
A.10%
B.9%
C.8.66%
D.7%
【答案】C【解析】根據題意可知投資收益率的期望值=20%×0.3+10%×0.5+(-5%)×0.2=10%,投資收益率的標準差=[(20%-10%)2×0.3+(10%-10%)2×0.5+(-5%-10%)2×0.2]1/2=8.66%。
【多選題】下列指標中,可以用來衡量風險的有( )。
A.收益率的期望值
B.收益率的方差
C.收益率的標準差
D.收益率的標準離差率
【答案】BCD【解析】收益率的方差、標準差和標準離差率可以用來衡量風險,但收益率的期望值不是衡量風險的指標。
【判斷題】成本管理貫穿于投資、籌資和營運活動的全過程,滲透在財務管理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之中。( )
N.錯
Y.對
【答案】Y【解析】投資、籌資和營運活動中都會涉及到成本,如投資成本、籌資成本等,成本管理滲透在財務管理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之中。
【判斷題】財務控制是指利用有關信息和特定手段,對企業(yè)的經營活動施加影響或調節(jié),以便實現(xiàn)計劃所規(guī)定的經營目標的過程。( )
N.錯
Y.對
【答案】N【解析】財務控制是指利用有關信息和特定手段,對企業(yè)的財務活動施加影響或調節(jié),以便實現(xiàn)計劃所規(guī)定的財務目標的過程。
【判斷題】在影響財務管理的各種外部環(huán)境中,經濟環(huán)境是最為重要的。( )
N.錯
Y.對
【答案】Y【解析】在影響財務管理的各種外部環(huán)境中,經濟環(huán)境是最為重要的。
【判斷題】發(fā)行市場又稱為二級市場,它主要處理現(xiàn)有金融工具轉讓和變現(xiàn)的交易。( )
N.錯
Y.對
【答案】N【解析】發(fā)行市場又稱為一級市場,它主要處理金融工具的發(fā)行與最初購買者之間的交易;流通市場又稱為二級市場,它主要處理現(xiàn)有金融工具轉讓和變現(xiàn)的交易。
相關鏈接:
相關推薦:
2019中級會計《財務管理》強化習題匯總 ※ 中級會計教材大綱
2019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財務管理》精選習題匯總 ※ 心得技巧
中級會計職稱歷年真題匯總 ※ 心得技巧 ※ 會計職稱資料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