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3 頁:多選題 |
第 5 頁:判斷題 |
第 6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7 頁:綜合題 |
第 8 頁:答案及解析 |
五、綜合題
【答案】
判斷是否計提減值準備,并進行會計處理
事項(1)
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計提壞賬準備前,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科目貸方余額=190-50+40=180(萬元)
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科目貸方余額=2400×10%=240(萬元)
所以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應計提壞賬準備=240-180=60(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60
貸:壞賬準備 60
事項(2)
(1)A產品:
有銷售合同部分:
A產品可變現凈值=500×(1.2-0.15)=525(萬元),成本=500×1=500(萬元),這部分存貨不需計提跌價準備。
超過合同數量部分:
A產品可變現凈值=250×(1.1-0.15)=237.5(萬元),成本=250×1=250(萬元),這部分存貨需計提跌價準備12.5萬元。
A產品本期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2.5-(12-9.5)=10(萬元)
(2)B配件:
用B配件生產的A產品發(fā)生了減值,所以用B配件生產的產品應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
B配件可變現凈值=700×(1.1-0.3-0.15)=455(萬元),成本=700×0.7=490(萬元),B配件應計提跌價準備=490-455=35(萬元)。
(3)C材料:
C材料可變現凈值=130-1=129(萬元),成本100萬元,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45
貸:存貨跌價準備——A 產品 10
——B配件 35
事項(3)
含總部資產價值的A資產組發(fā)生減值損失=10600-8480=2120(萬元),其中總部資產承擔減值=600÷10600×2120=120(萬元),A資產組本身承擔減值損失=10000÷10600×2120=2000(萬元)。
將A資產組減值損失在X、Y、Z三部機器間分配:
X機器應承擔減值損失=2000÷(2000+3000+5000)×2000=400(萬元),但甲公司估計X機器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1800萬元,所以X只承擔減值損失200萬元;余下的1800萬元減值損失在Y、Z之間分配,Y承擔減值損失=3000÷(3000+5000)×1800= 675(萬元),Z承擔減值損失=5000÷(3000+5000)×1800= 1125(萬元)。
總部資產減值=120萬元
X機器減值=200萬元,2010年年末,計提減值準備后X機器的賬面價值=2000-200=1800(萬元)
Y機器減值=675萬元,2010年年末,計提減值準備后Y機器的賬面價值=3000-675= 2325(萬元)
Z機器減值=1125萬元,2010年年末,計提減值準備后Z機器的賬面價值=5000-1125= 3875(萬元)
A資產組發(fā)生減值損失2000萬元,計提減值后A資產組的賬面價值=(2000+3000+5000)-2000=8000(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2120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X機器 200
——Y機器 675
——Z機器 1125
——總部資產 120
事項(4)
2010年12月31日可收回金額為270萬元,計提減值準備前的賬面價值為280萬元,2010年應計提減值準備=280-270=10(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10
貸: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10
事項(5)
不需計提減值準備。
相關推薦: 2012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基礎講義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