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月29日,甲公司將原持有的F公司開出的不帶息的商業(yè)承兌匯票向某銀行進行貼現,取得的價款為460萬元,合同約定,票據到期日不能從F公司收到款項時,該銀行不得向甲公司追償,該票據系F公司2008年9月份為支付購買材料款而支付的,金額為500萬元,到期日為2009年2月。
(8)12月30日,甲公司將原持有的一項固定資產出售給G公司,獲得價款23萬元,該項固定資產的原價為100萬元,已經計提折舊70萬元,減值準備為10萬元,為處置該項資產發(fā)生的清理費用為1萬元。
(9)12月31日,甲企業(yè)進行財產清查,發(fā)現盤虧原材料一批,原材料的實際成本為15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系計量不準所致,盤虧損失經批準予以處理。
(10)計算本月應交所得稅,假定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不考慮納稅調整及遞延所得稅影響。
其他相關資料:
除上述經濟業(yè)務外,甲公司登記12月份發(fā)生的其他經濟業(yè)務形成的賬戶余額如下:
賬戶名稱 |
借方余額(萬元) |
貸方余額(萬元) |
其他業(yè)務收入 |
|
5 |
其他業(yè)務成本 |
3 |
|
投資收益 |
|
25 |
營業(yè)外收入 |
|
30 |
營業(yè)外支出 |
28 |
|
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
15 |
|
管理費用 |
30 |
|
財務費用 |
7.25 |
|
(1)編制2008年12月甲公司上述(1)至(10)項經濟業(yè)務相關的會計分錄(“應交稅費”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及專欄名稱);
(2)編制甲公司12月份的利潤表。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利潤表(簡表)
編制單位:甲公司 2008年12月 單位:萬元
項 目 |
本月數 |
一、營業(yè)收入 |
|
減:營業(yè)成本 |
|
營業(yè)稅金及附加 |
|
銷售費用 |
|
管理費用 |
|
財務費用 |
|
資產減值損失 |
|
加: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損失以“-”號填列) |
|
投資收益(損失以“-”號填列) |
|
二、營業(yè)利潤(虧損以“-”號填列) |
|
加: 營業(yè)外收入 |
|
減:營業(yè)外支出 |
|
三、利潤總額(虧損總額以“-”號填列) |
|
減:所得稅費用 |
|
四、凈利潤(凈虧損以“-”號填列) |
|
2. 黃海公司系國有獨資公司,經批準自2008年1月1日起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準則》。2008年前所得稅一直采用應付稅款法核算,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從2008年起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黃海公司自設立以來,一直按凈利潤的10%計提法定盈余公積。
(1)為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準則》,黃海公司對2008年以前的會計資料進行復核,發(fā)現以下問題:
、冱S海公司自行建造的辦公樓已于2007年9月30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并投入使用。黃海公司未按規(guī)定在9月30日辦理竣工決算及結轉固定資產手續(xù)。2007年9月30日,該“在建工程”科目的賬面余額為2 000萬元。2007年12月31日該“在建工程”科目賬面余額為2 100萬元,其中包括建造該辦公樓相關的專門借款在2007年10月至12月期間發(fā)生的利息40萬元,應計入管理費用的支出60萬元。
該辦公樓竣工決算的建造成本為2 000萬元。黃海公司預計該辦公樓使用年限為2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至2008年1月1日,黃海公司尚未辦理結轉固定資產手續(xù)。假定稅法計提折舊的方法、折舊年限和預計凈殘值與會計制度一致。
②2007年2月,黃海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項為期3年、500萬元的勞務合同,預計合同總成本400萬元,營業(yè)稅稅率3%,黃海公司用完工百分比法(按已完成工作的測量確定完工百分比)核算長期合同的收入和成本。至2007年12月31日, 黃海公司估計完成勞務總量的20%,并按此確認了損益。
黃海公司經修訂的進度報表表明原估計有誤,2007年12月31日已完成合同的30%,款項未結算。
、2008年3月28日,黃海公司董事會提議的利潤分配方案為:提取法定盈余公積500萬元,分配現金股利100萬元。黃海公司根據董事會提議的利潤分配方案,將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積作為盈余公積,將擬分配的現金股利作為應付股利,并進行賬務處理,同時調整2007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相關項目。
相關推薦:2011會計職稱《中級財務管理》預習講義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