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匯總:2015年期貨從業(yè)《基礎知識》考點精選各章匯總
第十一章 期貨市場風險管理
第一節(jié) 期貨市場風險特征與類型
一、風險的含義
兩種定義:一種定義強調風險表現(xiàn)為不確定性,說明風險只能表現(xiàn)出損失,沒有從風險中獲利的可能性,屬于狹義風險;另一種定義強調風險表現(xiàn)為損失的不確定性,說明風險產生的結果可能帶來損失、獲利或無損失也無獲利,屬于廣義風險,期貨市場風險屬于廣義風險。
二、期貨市場風險的特征
1. 風險存在的客觀性:一方面體現(xiàn)了市場風險的共性,也就是說,在任何市場中,都存在由于不確定性因素而導致?lián)p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期貨市場風險的客觀性也來自期貨交易內在機制的特殊性,期貨市場的產生給套期保值者規(guī)避風險提供了有效手段,沒有風險就不會有套期保值。同時,期貨交易具有的桿桿效應、雙向交易、對沖機制的特點,使其吸引了眾多投機者的參與,從而蘊涵了很大風險。
2. 風險因素的放大性,有以下原因:
(1)相比現(xiàn)貨價格,期貨價格波動較大、更為頻繁;
(2)期貨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特征,投機性較強,交易者的過度投機心理容易誘發(fā)風險行為,增加風險產生的可能性;
(3)期貨交易不同于一般的現(xiàn)貨交易,期貨交易是連續(xù)性的合約買賣活動,風險易于延伸,引發(fā)連鎖反應;
(4)期貨交易量大,風險集中,盈虧幅度大;
(5)期貨交易具有遠期性,未來不確定因素多,預測難度大。
3. 風險與機會的共生性:高收益與高風險并存。
4. 風險評估的相對性:風險大小及損失多少,從本質上說體現(xiàn)了一種期待有利結果與可能產生的損失之間的制約作用,包含著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的背離。實際收益是一種客觀存在,而預期收益的評估則根據(jù)不同的交易主體、不同的交易成本、不同的客觀條件而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因此,預期收益與實際收益發(fā)生偏離的風險具有一定的主觀意識,具有相對性。
5. 風險損失的均等性:對于所有參與期貨交易的雙方來說,期貨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失都是客觀存在的、均等的。就套期保值而言,雖然是在兩個市場上同時進行交易,兩個市場的盈虧可以大體相抵,但是仍然面臨著基差不利變動可能帶來的損失;對投機者而言,如果市場的變化與他的判斷、預期相反,也會遭受損失。
6. 風險的可防范性:期貨市場風險的存在與發(fā)展有著自身的運行規(guī)律,可以根據(jù)歷史資料、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對期貨市場變化過程進行預先測定,掌握其征兆和可能產生的后果,并完善風險監(jiān)管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對期貨市場風險進行防范,達到規(guī)避、分散、減弱風險的目的。
三、期貨市場風險的類型
1. 從風險是否可控的角度分為不可控風險和可控風險:
(1) 不可控風險是指風險的產生與形成不能由風險承擔著所控制的風險,來自于期貨市場之外,對期貨市場的相關主體可能產生影響,主要包括宏觀環(huán)境變化的風險和政策性風險。宏觀環(huán)境變化的風險是通過影響供求關系進而影響相關期貨品種的價格而產生的,具體可分為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變動的風險,以及由于政治因素、經(jīng)濟因素和社會因素等變化的風險;
另一方面,管理當局根據(jù)期貨市場發(fā)展的特定階段通過制定、頒布、實施政策加強對期貨市場的宏觀管理,政策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管理當局對期貨市場的認識、經(jīng)驗與成熟程度,因此政策的實施、變動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如果政策不合理、政策變動過頻或政策發(fā)布缺乏透明度等,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對期貨市場的相關主體直接或間接地產生影響,造成不可預期的損失,進而引發(fā)政策性風險。
(2) 可控風險是指通過期貨市場相關主體采取措施,可以控制或可以管理的風險。比如交易所的管理風險和技術風險等,這種風險是可以通過市場主體采取一些措施進行防范、控制和管理。因此,與不可控風險相比,具有更積極的意義。期貨市場的風險管理重點放在可控風險上。
2. 從風險產生的主體劃分:
(1) 投資者。
(2) 期貨公司作為聯(lián)系交易所與客戶之間的橋梁,面臨著三種風險:
、儆捎谄谪浌驹诶骝屖瓜,進行違法、違規(guī)活動,欺騙客戶、損害客戶利益遭致監(jiān)管部門的處罰;
②由于管理不善、期貨公司從業(yè)人員缺乏職業(yè)道德或操作失誤等原因給自身或客戶乃至整個市場帶來風險;
③對客戶的期貨交易風險控制風險出現(xiàn)疏漏,客戶穿倉導致期貨公司的損失風險。
(3) 期貨交易所:包括
、俟芾盹L險(風險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執(zhí)行風險管理制度不嚴、交易者違規(guī)操作等原因造成);
、诩夹g風險(計算機交易系統(tǒng)或通訊信息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而造成)。
(4) 政府及監(jiān)管部門。
3. 從風險來源劃分:
(1) 市場風險:因價格變化使持有的期貨合約的價值發(fā)生變化的風險,是期貨交易中最常見、最需要重視的一種風險;導致期貨交易的市場風險因素一般可分為自然環(huán)境因素、社會環(huán)境因素、政治法律因素、技術因素、心理因素等。期貨市場風險又可分為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權益風險、商品風險等。
(2) 信用風險:由于交易對手不履行履約責任而導致的風險(在重大風險事件發(fā)生時,或風險監(jiān)控制度不完善時可能發(fā)生)。
(3) 流動性風險:包括流通量風險和資金量風險。流通量風險是指期貨合約無法及時以合理價格建立或了結頭寸的風險,這種風險在市況急劇走向某個極端時,或因進行了某種特殊交易想處理資產但不能如愿以償時容易產生。通常用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來衡量期貨市場的流動性。
廣度是指在既定價格水平下獲得所需的交易量,那么市場就是有廣度的;而如果買賣雙方在既定價格水平下均要收到成交量的限制,那么市場就是窄的。深度是指市場對大額交易需求的承接能力,如果追加數(shù)量很小的需求可以使價格大幅度上漲,那么,市場就缺乏深度;如果數(shù)量很大的追加需求對價格沒有大的影響,那么市場就是有深度的。較高流動性的市場,穩(wěn)定性也比較高,市場價格更加合理。資金量風險是指當投資者的資金無法滿足保證金要求時,其持有的頭寸面臨強制平倉的風險。
(4) 操作風險:是指因信息系統(tǒng)或內部控制方面的缺陷而導致意外損失的可能性。
(5) 法律風險:是指在期貨交易中,由于相關行為(如簽訂的合同、交易的對象、稅收的處理等)與相應的法規(guī)發(fā)生沖突致使無法獲得當初所期待的經(jīng)濟效果甚至蒙受損失的風險。
四、期貨市場風險的成因
1. 價格波動:供求關系因素→商品價格→現(xiàn)貨價格。期貨價格具有遠期性和預期性,通常會融入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加上期貨市場特有的運行機制,會加劇期貨價格頻繁波動乃至異常波動,從而導致高風險。
2. 杠桿效應期權交易:保證金比例通常會為期貨合約價值的5%~15%,以此作為交易的履約擔保。桿桿效應是區(qū)別于其他投資工具的主要標志,也是導致期貨市場高風險的主因。
3. 非理性投機:在風險管理制度不健全、實施不嚴格的情況下,投機者受利益驅使,極易利用自身的資金實力、市場地位等優(yōu)勢進行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這種行為擾亂正常市場交易秩序的同時扭曲了市場價格,影響價格發(fā)現(xiàn)功能的發(fā)揮,還會造成不公平競爭,給其他交易者帶來較高的交易風險。
4. 市場機制不健全:期貨市場在運行過程中,由于相關管理法規(guī)和市場機制不健全等原因,可能會產生流動性風險、結算風險和交割風險等。
五、期貨市場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原理
1. 含義:在一個有風險的環(huán)境里把風險減至最低的管理過程。
2. 基本流程:風險的識別、風險的預測和度量、選擇有效的手段處理或控制風險。
(1) 風險的識別:比較適合于期貨公司和期貨交易所采用的識別方法有風險列舉法和流程圖分析法。風險列舉法指風險管理部門按照業(yè)務流程,列舉出各個業(yè)務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風險;流程圖法指風險管理部門對整個業(yè)務過程進行全面分析,對其中各個環(huán)節(jié)逐項分析可能遭遇的風險,找出各種潛在的風險因素。
(2) 風險的預測和度量。風險預測實際上是估算、衡量風險,由風險管理人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其掌握的統(tǒng)計資料、風險信息及風險的性質進行系統(tǒng)分析和研究,進而確定各項風險的頻度和強度,為選擇適當?shù)娘L險處理方法提供依據(jù)。風險的預測一般包括概率和強度兩個方面,預測風險的概率是通過資料積累和觀察,發(fā)現(xiàn)造成損失的規(guī)律性;預測風險的強度是假設風險發(fā)生時導致的直接和間接損失。
30 國集團(G30)在研究衍生產品的基礎上,于1993 年發(fā)表了題為《衍生產品的實踐和規(guī)則》的報告,提出了度量市場風險的VAR (Value at Risk)方法,即風險價值法,該方法已成為目前金融界測量市場風險的主流方法。后由摩根(J.P. Morgan)推出的用于計算VAR 的風險控制模型被眾多金融機構廣泛采用。
VaR 的含義是處于風險中的價值,是指市場正常波動下,某一金融資產或證券組合的最大可能損失。確切地說是指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某一金融資產或證券組合在未來特定的一段時間內的最大可能損失。用數(shù)學公式表示為:Prob(△P>VaR)=1-c,其中△P 為證券組合在持有期內的損失;VaR 為置信水平c 下處于風險中的價值。其中VaR 及損失均取正數(shù)。
(3) 風險控制:最高境界是消除風險或規(guī)避風險,但徹底杜絕風險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利益主體在作出很大努力之后仍舊面臨風險是正常的,一方面是因為有些風險是利益主體無法控制的,另一方面是風險控制也有一個成本收益之間的平衡或選擇難題。風險控制包括兩個內容,一是防控措施的選擇,這是成本收益權衡的結果;二是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方案,最大限度地對所面臨的風險做好充分的準備,當風險發(fā)生后,按照預設方案實施,將損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