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瀝青碎石等面層的封層和磨耗層
(2)熱拌、熱鋪的瀝青碎石可用作雙層式瀝青面層的下層或單層式面層。作單層式面層時,應加鋪瀝青封層或磨耗層。瀝青碎石的常用厚度為50~70mm.
(3)瀝青貫人式碎(礫)石可做面層或瀝青混凝土路面的下層。作面層時,應加鋪瀝青封層或磨耗層
(4)瀝青表面處治主要起防水層、磨耗層、防滑層或改善碎(礫)石路面的作用。常用厚度為15~30mm.
2.基層
基層是路面結構中的承重層,主要承受車輛荷載的豎向力,并把由面層下傳的應力擴散到土基,故基層應具有足夠的、均勻一致的承載力和剛度。但瀝青類面層下的基層應有足夠的水穩(wěn)定性,以防基層濕軟后變形大,導致面層損壞。
用于基層的材料主要有:
(1)整體型材料
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穩(wěn)定砂礫、石灰穩(wěn)定砂礫、石灰煤渣、水泥穩(wěn)定碎礫石等,其強度高,整體性好,適用于交通量大、軸載重的道路。工業(yè)廢渣混合料的強度、穩(wěn)定性和整體性均較好,適用于各種路面的基層。使用的工業(yè)廢渣應性能穩(wěn)定、無風化、無腐蝕。
(2)嵌鎖型和級配型材料
級配碎(礫)石——應達到密實穩(wěn)定。為防止凍脹和濕軟,應控制小于o.5mm顆粒的含量和塑性指數。在中濕和潮濕路段,用作瀝青路面的基層時,應摻石灰。符合標準級配要求的天然砂礫可用作基層。不符合標準級配要求時,只宜用作底基層或墊層,并應按路基干、濕類型適當控制小于o.5mm的顆粒含量。為便于碾壓,礫石最大粒徑宜不大于60mm.
泥灰結碎(礫)石——適用于中濕和潮濕路段,摻灰量為其含土量的8%一12%。骨料的粒徑宜小于或等于40mm,并不得大于層厚的0.7倍。嵌縫料應與骨料的最小粒徑銜接。
水結碎石——碎石的粒徑宜小于或等于70mm,并不得大于層厚的0.7倍。摻灰量為小于0.5mm顆粒含量的8%一12%。
3.墊層
墊層是介于基層和土基之間的層位,其作用為改善土基的濕度和溫度狀況,保證面層和基層的強度穩(wěn)定性和抗凍脹能力,擴散由基層傳來的荷載應力,以減小土基所產生的變形。通常在土基濕、溫狀況不良時設置。墊層材料應具備良好的水穩(wěn)定性。
(1)路基經常處于潮濕或過濕狀態(tài)的路段,以及在季節(jié)性冰凍地區(qū)產生冰凍危害的路段應設墊層。
(2)墊層材料有粒料穩(wěn)定土和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土兩類。粒料包括天然砂礫、粗砂、爐渣等。采用粗砂或天然砂礫時,小于0.075mm的顆粒含量應小于5%;采用爐渣時小于2mm的顆粒含量宜小于20%。
(3)墊層厚度可按當地經驗確定,一般宜大于或等于150mm.
(三)瀝青路面結構組合的基本原則
1.面層、基層的結構類型及厚度應與交通量相適應。交通量大、軸載重時,應采用高等級面層與強度較高的結合料穩(wěn)定類材料基層。
2.層間結合必須緊密穩(wěn)定,以保證結構的整體性和應力傳遞的連續(xù)性。面層與基層之間應按基層類型和施工情況灑布透層瀝青、粘層瀝青或采用瀝青封層。
3.各結構層的材料回彈模量應自上而下遞減,基層材料與面層材料的回彈模量比應大于或等于0.3;土基回彈模量與基層(或底基層)的回彈模量比宜為0.08~0.4.
4.層數不宜過多。
5.在半剛性基層上鋪筑面層時,城市主干路、快速路應適當加厚面層或采取其它措施以減輕反射裂縫。
1K411013 掌握不同形式擋土墻的結構特點
本條介紹了城市工程中常用的重力式、衡重式、懸臂式、扶壁式、柱板式、錨桿式、自立式、加筋土等不同擋土墻結構形式及結構特點。見教材第6頁。
1K411014熟悉水對城市道路工程的影響
對道路施工建設和使用影響最大、最持久的是地下水。
地下水是埋藏在地面以下土顆粒之間的孔隙、巖石的孔隙和裂隙中的水。土中水有固、液、氣三種形態(tài),其中液態(tài)水有吸著水、薄膜水、毛細水和重力水,其中毛細水可在毛細作用下逆重力方向上升一定高度,在0℃以下毛細水仍能移動、積聚,發(fā)生凍脹。
從工程地質的角度,根據地下水的埋藏條件又可將地下水分為上層滯水、潛水、承壓水。
路基排水分為地面和地下兩類。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設置各種管渠、地下排水構筑物等辦法達到迅速排水的目的。
路面結構除滿足其他設計要求外,其總厚度要滿足防凍層厚度的要求,避免路基出現較厚的聚冰帶而導致路面開裂和過量的不均勻凍脹。如果面層厚度不足,可設置以水穩(wěn)定性好的砂礫料或隔溫性好的材料組成墊層。
相關推薦:考友錄:建造師真人考友社區(qū)期待你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