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九世紀中國簽訂的主要不平等條約
1842年,英國通過《南京條約》割讓了香港島。1860年,又通過《北京條約》,割去香港島對岸九龍半島南端和昂船洲。1849年,葡萄牙強占澳門半島。1887年,通過《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取得“永居管理澳門”權。
俄國利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之機,于1858年脅迫中國簽訂《璦琿條約》,割去黑龍江以北60萬平方公里領土。1860年,通過中俄《北京條約》,割去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領土。1864年,《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去中國西北44萬平方公里領土。1881年,《改訂伊犁條約》和5個勘界議定書割去中國西北7萬多平方公里領土。俄國共侵占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
1895年,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割去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和澎湖列島。
2、民族意識的覺醒
鴉片戰(zhàn)爭后,先進的中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了;甲午戰(zhàn)爭后,中國人的民族意識開始普遍覺醒。
1.“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和早期的維新思想:林則徐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組織人編成《四洲志》。魏源根據(jù)林則徐收集的資料和《四洲志》書稿,于1843年1月編成《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開創(chuàng)了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的新風。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發(fā)展民族工商業(yè),同西方國家進行“商戰(zhàn)”,設立議院,實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張。這具有重要的思想啟蒙意義。
2.救亡圖存和振興中華:嚴復在1895年寫了《救亡決論》一文,響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號。甲午戰(zhàn)爭后,嚴復翻譯了《天演論》,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進化論思想,為這種危機意識和民族意識提供了理論根據(jù)。1894年11月,孫中山創(chuàng)立革命團體興中會,喊出“振興中華”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懷著強烈的危機感和民族意識,近代以來,仁人志士歷盡千辛萬苦,不怕流血犧牲,去探索挽救中華民族危亡的道路。
3.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
中國共產(chǎn)黨揭示的中國革命必然經(jīng)歷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的發(fā)展規(guī)律。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根據(jù)列寧關于民族殖民地問題的理論,制定了中國革命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客觀上已經(jīng)表明中國革命包括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
中國革命分兩步走是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zhì)、革命的歷史特點和國際環(huán)境決定的,它反映了中國革命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zhì),決定了革命的第一步必然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革命,而由于資產(chǎn)階級的軟弱性,五四運動以后,這種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領導責任,歷史地落到了無產(chǎn)階級肩上。這種革命性質(zhì)雖然是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革命,但已不是一般舊的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而是中國式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就決定了在民主革命勝利之后,革命向前發(fā)展,只能是建立社會主義社會而不是建立資本主義社會。
于是,革命的第二步,即社會主義革命便成為歷史的必然。實踐證明,中國革命兩步走的理論是完全正確的,它是毛澤東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4、太平天國的制度建設
1851年1月,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發(fā)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853年3月,占領南京,改名天京,定為首都,宣告太平天國農(nóng)民政權的建立。太平天國起義是一次反對清政府腐朽統(tǒng)治和地主階級壓迫、剝削的正義戰(zhàn)爭。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國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設,并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短斐锂制度》是最能體現(xiàn)太平天國社會理想和這次農(nóng)民起義特色的綱領性文件。它將土地按畝產(chǎn)高低分為9等,好壞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洪秀全等希望通過這種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因此,《天朝田畝制度》實際上是農(nóng)民起義軍提出的一個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的比較完整的社會改革方案。《天朝田畝制度》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達了農(nóng)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強烈愿望,是對以往農(nóng)民戰(zhàn)爭中“均貧富”、“等貴賤”等思想的發(fā)展和超越。
《資政新篇》是太平天國后期頒布的社會發(fā)展方案。1859年,洪仁玕由香港至天京,不久便提出了一個統(tǒng)籌全局的改革方案——《資政新篇》!顿Y政新篇》是一個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方案。洪秀全贊同絕大部分條款,并下令鐫刻頒布,但未能付諸實施。
5、洋務運動的興起
19世紀60年代初,清政府鎮(zhèn)壓太平天國起義的過程中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結束后,洋務運動興起。為維護清廷統(tǒng)治,部分官員如奕、曾國藩、李鴻章等,主張引進、仿造西方的武器裝備和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創(chuàng)設近代企業(yè),興辦洋務,被稱為“洋務派”。
馮桂芬最早表述出洋務派興辦洋務事業(yè)的指導思想。在《校邠廬抗議》一書中,他說:“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后被稱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洋務派秉承“師夷長技以制夷”之思想,提出“自強”、“求富”之主張,優(yōu)先發(fā)展軍事工業(yè),同時發(fā)展若干民用企業(yè)。這促進了中國早期工業(yè)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但洋務新政并非使中國朝獨立的資本主義方向發(fā)展。
當時,傳統(tǒng)的“重本抑末”、“重義輕利”、商為“四民”之末等觀念都受到?jīng)_擊,社會風氣和價值觀念開始變化,工商業(yè)者的地位上升。西方的各種技術和器物被視為模仿、學習的對象。這有利于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有利于社會風氣的改變。
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甲午一役,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以“自強”、“求富”為目標的洋務運動徹底失敗。
6、戊戌維新運動
甲午戰(zhàn)爭的慘敗,產(chǎn)生了新的民族危機,激發(fā)了新的民族覺醒。資產(chǎn)階級改良思想迅速傳播,變法維新思潮逐步形成,一場變法維新的政治運動也逐漸形成。
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等,積極宣傳維新主張?涤袨槎啻紊蠒饩w,并在1895年發(fā)起“公車上書”。他們的重點放在爭取光緒及其周圍官員的支持上,希望自上而下實行變法。
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諭旨,宣布變法開始。在此后的103天中,接連發(fā)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稱“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鞍偃站S新”在以慈禧為首的保守勢力的阻撓和破壞下最終夭折。除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被保留下來,其余新政大都被廢。
· | 2022考研復試聯(lián)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