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隴東農村,黃土地養(yǎng)育了我,自考成就了我。
我的童年適逢文革這個特殊的年代,短短的7年初等教育,過早地結束了我的校園生活,我從此步入了風雨兼程的人生之旅。其間,我苦悶過,彷徨過,迷茫過。1977年恢復了高考,我和億萬青年盼來了教育的春天,心中升騰起渴望讀書的火焰,重新拿起書本,走向人生的競技場。
歷時一年的苦讀,我自修完高中的全部課程,走進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的考場,成績一公布,因3分之差,大學與我無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陷入了高考落榜的痛苦之中。恰逢其時,一場解放思想的春風撲面而來,改革開放的大潮迅猛涌起,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吹拂神州大地,叩開了我久久緊閉的心扉,國家開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又一次燃燒起我學習的激情,自考,像一艘巨船滿載著千千萬萬個莘莘學子,乘風破浪,駛向知識的海洋。
我的自考之路是艱辛清苦的,又是充滿陽光雨露的。我學習的專業(yè)是從小就喜愛的漢語言文學。自考開辦之初,專業(yè)課本奇缺,學習資料匱乏,我常常只身一人騎自行車,行程100公里,到慶陽師專即今日的隴東學院去借書、抄書、請求教授輔導。王新亞、匡胡宗教授看我汗涔涔的騎車趕來求學,給我倒水、買飯、找書、輔導,并激勵我守住清貧,耐住寂寞,抗住誘惑,刻苦學習。自考辦的張本昌、栗玉年主任,得知我是唯一的一名農村自考生,不收我的報考費,贈送教學大綱、輔導資料。省自考辦的工作人員接到我的寄書清單后,奔波蘭州多家書店,多方聯系出書單位,陸續(xù)給我寄來18本教材,至今我還保存著寄書用過的牛皮紙信封。偶爾,不經意翻開看看,倍覺親切,彌感珍貴!案拭C省自考辦”的字樣,好像老師期待自己的門生學有所獲、業(yè)有所成的目光。
記得1985年10月25日下午,我參加寫作課考試,忘記了寫作文題目。慶陽二中考點的鄭經運老師在整理試卷時發(fā)現了,他指派工作人員趕忙把我從考點門口叫了回來,補上了題目,我的寫作課得了88分,這里面包含著鄭老師的一份愛心。我家在農村,成績單不便送達,自考辦的栗玉年老師為我一個人不知多少次到郵局將成績單及時寄給我,當我拿到這沉甸甸的單科成績合格證書的時候,我流淚了,淚水灑滿了這一張張的成績單,我的感激和興奮之情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臨近畢業(yè),當自考辦老師收取課程單科合格證核審的時候,我真舍不得把它送交回去。當我學習感到厭倦的時候,當我生活遇到困難的時候,想到這么多好心人助學于我,頓時,渾身就充滿了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
自考催我奮進,真情勵我進步。經過一年半的拼搏,我攻下了十二門課程,完成了學業(yè)。1989年全省首次公開錄用公務員,我以全省第十一名、慶陽市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后來,我繼續(xù)參加本科段的自考,兩年獲得了大學本科文憑。近年,我又攻讀法學碩士研究生,前年已經畢業(yè)。2002年,我從行政機關調入地方黨校從事教研工作。七年來,我先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35篇,3篇獲得甘肅省社會科學成果獎,出版專著2部,參加國家、省部級理論研討會6次。這點滴的進步,微小的成績,都與自考的沐浴浸潤是分不開的。
自考,這是一片育人的沃土。你,管理一流,風清氣正,文憑含金量高;你,教材一流,品位高雅,考生終生受益;你,服務一流,周到細致,社會大眾口碑好。自考這段經歷已經過去二十年了,自考的情景還是那樣的記憶猶新,永難磨滅;自考的情結還是那樣的絲絲相連,難以割舍。 自考,實現了我的大學夢,鑄就了我的人生路。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