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jù)《石達開報天王書》中有“臣本淡泊”的文句,應(yīng)該懷疑該書真實性。 ( )
2.監(jiān)本是因刻印機構(gòu)而得名的一種版本。 ( )
3.人名注釋與人物評述注釋是同一種注釋的兩種不同名稱。( )
4.相對地說,查找間接檔案全宗比查找直接檔案全宗的難度要大一些。 ( )
5.讀者可以通過索引很方便地檢索到匯編內(nèi)某一份檔案文獻的標(biāo)題。 ( )
6.在編排檔案文獻時,同一級類別可以按同一根據(jù)劃分,亦可按不同根據(jù)劃分。 ( )
7.清代著名學(xué)者章學(xué)誠曾將?钡幕痉椒w納為“死!迸c“活校”兩種。 ( )
8.將史書撰著與史料編纂緊密結(jié)合,把史料編纂直接納入修書程序者,首推司馬光。 ( )
9.對檔案文獻進行加工的目的,歸根結(jié)底京是為了保證檔案文獻的可據(jù)性和可讀性。 ( )
10.詳細目錄與簡要目錄的區(qū)別在于目錄篇幅長短的不同。 ( )
二、單項選擇題(每小1分,共15分)
1.從已知典籍記載中可知,最早提出“文獻”一詞者為 ( )。
A.孔子 B.司馬遷 C.鄭玄 D.朱熹
2.漢代劉歆完成了 的編撰。 ( )。
A.史記 B.別集眾錄 C.別錄 D.七略
3.匯編內(nèi)檢索性材料包括 和索引。 ( )
A.注釋 B.年表 C.備考 D.目錄
4.選材大綱可為匯編的 提供雛形,奠定基礎(chǔ)。 ( )
A.題目 B.編排體例 C.出版形式 D.編纂方案
5.“求書八法”是 代學(xué)者鄭樵總結(jié)的查找文獻資料方法。( )
A.漢 B.唐 C.宋 D.清
6.檔案文獻的挑選,包括對檔案文獻 和對檔案文獻稿本(或版本)的選擇兩個方面。 ( )
A.加工 B.取舍 C.查找 D.考訂
7.近代康有為著 14卷,把古文經(jīng)傳一概斥為偽造。 ( )
A.大同書 B.新學(xué)偽經(jīng)考 C.日本變政考 D.孔子改制考
8.檔案文獻的加工 在原件上進行。 ( )
A.不允許 B.允許 C.在一定條件下可以 D.在特殊條件下可以
9.陳垣先生的“校法四例”中:以同書之祖本或別本對讀,遇不同之處,則注于其旁,為 法。 ( )
A.本校 B.對校 C.他校 D.理校
10.標(biāo)題地點成分僅指文件 的地點或場合。 ( )
A.內(nèi)容反映 B.中人物活動 C.形成 D.編纂
11.檔案中稱李鴻章為李中堂,乃以 代姓名相稱。 ( )
A.字 B.號 C.原籍 D.職銜
12.將某一事件或某一運動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的主要事實按時間順序加以排列為 ( )。
A.人物傳記年表 B.年譜 C.大事年表 D.組織沿革
13.一部匯編內(nèi)的全部檔案文獻按其形成的時間順序依次排列,為 編排。 ( )
A.單層分類 B.多層分類 C.不設(shè)類 D.按階段
14.為書作序,在我國古代始于孔子的 中之“大序”。 ( )
A.春秋 B.詩經(jīng) C.尚書 D.易經(jīng)
15.將一定時期的職官的變化按時間順序排列為 ( )。
A.人物傳記年表 B.年譜 C.大事年表 D.機構(gòu)沿革
三、多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5分)
1.我國目錄一詞最早見于西漢劉向、劉歆編纂的目錄巨著( )
A.史通 B.別錄 C.七略 D.通典
2.在標(biāo)題中,一般不同 的語句。 ( )
A.形容詞 B.帶褒貶性 C.帶感情色彩 D.中性
3.最早提出通檢編排法的是清代章學(xué)誠,他在《校編通義》中第一次提出編制 索引的主張。 ( )
A.人名 B.書名 C.地名 D.篇名
4.確定注釋的對象,應(yīng)考慮匯編讀者的 ( )。
A.職業(yè) B.水平 C.需要 D.時間
5.匯編的讀者對象按其范圍大小,可區(qū)分為 讀者和專門讀者。 ( )
A.業(yè)余 B.廣大 C.科研 D.一般
四、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
1. 檔案文獻編纂學(xué)屬于 范疇,研究本門學(xué)科應(yīng)當(dāng)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原則。
2.清代著名史學(xué)評論家 是《文史通義》的作者 。
3.檔案文獻出版物的形式本身可以區(qū)分為外在形式與 形式兩個方面。。
4.查找檔案文獻時,應(yīng)遵循在匯編題目要求的范圍內(nèi)“全面查找、 、博約得當(dāng)”的原則。
5.檔案文獻的浩繁蕪雜性同匯編的 和篇幅限制之間的矛盾決定了選材工作的必要性。
6. 的檔案文獻,除專為證實或揭露作偽等特殊目的以外,一概不能選用。
7.內(nèi)部考訂,主要通過對檔案文獻 的分析辨證,來鑒別檔案文獻的真?zhèn)魏陀涊d的可靠程度。
8.多聞闕疑,慎于下筆,凡改無確據(jù)及可改可不改者,不可強改,是檔案文獻加工的 原則。
9. 影印出版檔案文獻,不能直接以檔案原件進行攝影,而必須借助于 。
10. 在檔案文獻加工工作中,點校加工,點即 。
11. 擬制標(biāo)題要準確地提示文獻各 ,便于讀者了解文獻的形成條件,基本內(nèi)容和曾經(jīng)起過的作用。
12. 標(biāo)題作者成分是指文件形成機關(guān)或個人,亦稱為文件 。
13.讀者通過標(biāo)題能在閱讀文獻正文之前就對文獻的內(nèi)容、來源、價值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從而決定是否需要閱讀,是為標(biāo)題的 作用。
14.編排檔案文獻時,同一級各類別應(yīng)當(dāng)界限明確,不能 、包括或從屬。
15.題解是對檔案文獻的 所作的專門解釋。
五、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16分)
1.年譜
2.鄭樵的“求書八法”
3.孔子的“四勿”
4.評注本
六、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簡述標(biāo)明作者成分應(yīng)注意的問題。
2.簡述地名注釋對象的選擇并舉例說明其注法。
3.簡述選材大綱及其作用與要求。
七、論述題(15分)
論述檔案文獻編纂工作在社會上的作用。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