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藝術論(一)
1、集體無意識說:
這是一種從藝術起源角度探討藝術本質(zhì)的學說。由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在弗洛伊德的“無意識”理論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他把“無意識”分為“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認為“集體無意識”是由遺傳保存下來的一種具有人類普遍性的潛藏于意識深層的朦朧精神。藝術家正是在“集體無意識”的驅(qū)動下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藝術起源于集體無意識。這種理論有其合理因素,它揭示了藝術與人類集體無意識的某種內(nèi)在聯(lián)系。然而,遺憾的是,“集體無意識”只是一種心理學的假設,并沒有足夠的生理學和神經(jīng)科學的根據(jù);同時,這種理論抹煞了藝術家的個性,也不是符合藝術創(chuàng)造的實際的。
2、對藝術的定義,從藝術本質(zhì)角度:
(1) 模(摹)仿說
(2) 表現(xiàn)說:強調(diào)藝術是天才的自我創(chuàng)造和表現(xiàn)
(3) 有意味的形式說:本世紀英國美學家、藝術鑒賞家克萊夫。貝爾提出
(4) 符號說:當代美國女哲學家蘇珊。朗格提出,認為藝術是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
3、藝術品的層次結構:
(1)物質(zhì)實在層:指藝術品賴以在時空中存在的物質(zhì)實體和媒介,例,《紅樓夢》是一本書的形式。它是就藝術品首先作為物質(zhì)實體,是由各種材料構成的存在而言的。
(2)形式符號層:物質(zhì)實在層是它的間接性物質(zhì)存在,形式符號層則是藝術品的直接性物質(zhì)存在。各類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號,例,《紅樓夢》用漢語建構的語言世界。
(3)意象世界層:指建立在前兩個層次基礎上的非現(xiàn)實的、展現(xiàn)人類審美經(jīng)驗的、能轉(zhuǎn)化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這是藝術品結構中的核心層次。藝術意象從物理時空向心理時空跨越的結果是藝術品的純?nèi)痪裥源嬖凇R庀蟛⒉灰欢ㄖ苯映尸F(xiàn)于形式符號層,它往往是借形式符號層的指示,在鑒賞者心中形成現(xiàn)實的、生動的表象。(藝術品的審美特質(zhì)和價值集中體現(xiàn)于此。)例,《紅樓夢》中林黛玉形象,每一個讀者心中所想像的都不一樣,不是客觀實在的,是主觀的。
(4)意境超驗層: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蘊含著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是超越人類特定經(jīng)驗領域的形上至境!都t樓夢》中寶黛悲劇,更深刻的體會清代社會人與人的關系。
4、意象的主要類型
(1)仿象:是藝術意象的一種類型,是主體通過模仿對象世界的形態(tài)創(chuàng)造的意象,它在感性形態(tài)、具象上與對象相似,甚至非常*真,這里,“主體”有意退居幕后,其創(chuàng)造性仿佛就體現(xiàn)在意象的仿真性上。例如《高老頭》中描寫伏蓋公寓的。
(2)興象:是藝術意象的一種類型,是主體以客觀(對象)世界的物象為引導,給接受者提供借以觸發(fā)情感、啟動想象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機,物象使“感興”得以發(fā)生,聯(lián)想得以展開,在此基礎上生成的“象”便是興象,這個概念原出自中國古典美學。它的最主要特點是“天然”、“隱蔽”。
(3)喻象:是藝術意象的一種類型,是創(chuàng)作主體以“自我”為體,以“世界”為自我的延伸,并根據(jù)主體心靈來創(chuàng)造新的世界。主體在客觀世界攝取象征物,賦予其一定的象征意義,以此種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它的特點是帶有極明顯的人工痕跡。
(4)抽象:是藝術意象的一種類型,指創(chuàng)作主體經(jīng)過自己的頭腦加工,將客體提煉、升華,舍棄具象而代用一些純粹的形式符號來喚起讀者審美情感的一種意象。
第六章 藝術論(二)
1、藝術意象和創(chuàng)造和生產(chǎn)
(1) 藝術創(chuàng)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意象是藝術存在的核心。在藝術的“創(chuàng)造→藝術品→接受”的流程中,貫穿始終并處核心地位的是藝術創(chuàng)造階段藝術家意象的生成。
(2) 意象的孕育
(3) 意象的生產(chǎn)
論述:結合實例論述藝術意象的生成
談談藝術意象的孕育、生產(chǎn)(答二、三、四、五)
一、藝術創(chuàng)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因而藝術意象的生成在藝術創(chuàng)造中有重要意義。
二、藝術意象的生成過程包含兩個階段,即意象的孕育和意象的生產(chǎn)。
三、意象的孕育是意象生成的第一階段,意象的孕育指藝術意象在藝術家頭腦里的構思過程。
、僖庀螽a(chǎn)生于主體意識與客觀世界的相互作用,這是創(chuàng)造新的、精神性的對象世界的過程。一方面是藝術家主體力量的對象化,另一方面是對象世界的人化。(主客相遇)
、谒蕾囉谒囆g家具備“虛靜”的精神狀態(tài)。
、垡庀笤杏枰囆g家在與客觀世界相遇時產(chǎn)生創(chuàng)作沖動。
四、意象的生產(chǎn)是意象生成的第二階段,是指藝術家頭腦里的意象獲得物態(tài)化表達的過程,使孕育在頭腦里的藝術意象獲得符號形式和物質(zhì)實體,從而產(chǎn)生藝術品。
意象的生產(chǎn)有兩個含義:一是指生命孕育從無到有,二是工藝制作,產(chǎn)品生產(chǎn)。具體有四個步驟:
①將潛藏的意義明朗化、零散的感覺整體化,從而生成藝術意象整體。
、趯(nèi)在心理的東西變成外在可見的物化形式。
、蹖⒆儎拥膬(nèi)在意象凝聚為確定的符號形式。
、芩且环N人工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
五、總之,意象的生成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核心問題,無論是意象孕育還是意象生產(chǎn)都體現(xiàn)了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和審美理想。
六、實例
例1、宋代蘇東坡的《答謝民師書》“求物之妙,如系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了然于口與手者乎!”,指出兩種過程的區(qū)分,“了然于心”是意象的孕育階段,“了然于口與手”則是意象的生產(chǎn)過程,反映了蘇東坡對意象生成過程的理解和認識。
例2、鄭板橋《題畫》:“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霜氣皆浮動于疏枝密枝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其中園中之竹、“眼中之竹”是客觀外在的,“胸中之竹”是意象的孕育過程,“胸中之竹”之所以不同于“眼中之竹”,就是因為它經(jīng)過了藝術家的意象孕育和改造,“手中之竹”則是藝術家把心中孕育的意象用藝術操作加以表達并用特定形式符號將之凝定下來,即意象的生產(chǎn)。這揭示了意象生成過程的復雜性、階段性和差異性。
2、藝術的“技”與“道”
簡答或論述:“技”與“道”的關系
一、“技”、“道”有別
“技”是指藝術操作中的技能與技巧。
“道”是指藝術意象創(chuàng)造與傳達過程中自由無礙、充滿生氣的至高境界。
因此,技、道存在差異。
二、技、道相通
技與道是相通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三、道、技互現(xiàn)
道可以通過技而體現(xiàn)出來,而技也可以在高度嫻熟時達于道。通過長期刻苦鍛煉而達于“道”的技巧,能將心中所感受的立即轉(zhuǎn)化為手中所操作的,這就是古代書畫理論所講的“心手相應”。心與手之間達到了這種自由和諧,也就意味著消除了道與技的界限,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造的至高境界。
例,《莊子》“庖丁解!钡墓适,就體現(xiàn)了技道合一的境界。
3、“期待視界”:由德國理論家姚斯提出,西方接受美學認為藝術接受者在接觸藝術之前的主體境況,包括其自身的敏感度、想象能力、文化基礎、藝術修養(yǎng)、審美趣味以及傳統(tǒng)影響、現(xiàn)實社會變化的影響因素等等,造成了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審美文化心理結構,即“期待視界”。
4、波蘭哲學家羅曼。英伽登認為,文學作品提供給接受者一個“圖式化”結構框架,其中有許多空白和不確定點。
第七章 美育
1、美育(審美教育):既是教育活動的一種,是與德育、智育、體育并列的一種教育方式,同時又是審美活動的一種,是同審美創(chuàng)造、審美欣賞有密切關系的審美活動。
2、凈化:把一個躁動不安、利欲熏心的心靈凈化為寧靜的、淡泊的心靈。亞里士多德在闡述悲劇的效果時,認為悲劇能有一種“凈化”作用,或譯為“陶冶”。
3、“寓教于樂”: 這是古羅馬賀拉斯提出的著名學說,這種“寓教于樂”的原則實際上是美育和道德教育統(tǒng)一的結果,同時又要符合文藝的規(guī)律,要有魅力,直接給人以感動。指把道德教育寄寓到審美愉悅之中,讓人在不知不覺地接受道德教育。(類似中國古代的“詩教”。)
4、1795年席勒發(fā)表《審美教育書簡》(又名美育書簡),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審美教育”的概念,并對美育的性質(zhì)、特征和社會作用作了系統(tǒng)的闡述,這是第一部系統(tǒng)的美育著作。
5、布萊克的詩句“從一粒沙里看一個世界”,說明個別性與普遍性的統(tǒng)一(從個別性的感受和形象,轉(zhuǎn)移到普遍性的觀照和沉思。)
6、美感的非功利性(超功利性),應以萬物的功利性為基礎。叔本華說,國王與乞兒從窗口看夕陽,都沒有功利性,都可以感到夕陽的美(錯誤觀點)。其實不然。國王沒有衣食之慮,迫害之苦,他看夕陽,可以感受到美,但乞兒不同,他缺衣少食,憂心忡忡,他哪能有心思去欣賞夕陽之美?因此必須先有了基本的功利性的保證,然后才有非功利性的美感。
7、美育的方式:自然、社會、藝術
說明:1、凡舉實例的論述題,從所列實例中任選其一作答即可。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