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5衛(wèi)生資格《外科主治醫(yī)師》必備知識點50套
外科手術復習資料
無菌術針對微生物及其感染途徑所采取的一系列預防措施。 由滅菌法、消毒法、操作規(guī)則及管理制度所組成。
滅菌又稱消毒,指將傳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殺滅或消除,使之達到無菌處理。
消毒是指用化學方法殺滅存在的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長繁殖。 無瘤原則指應用各種措施防止手術操作過程中離散的癌細胞直接種植或播散。
微創(chuàng)原則指手術操作過程中對組織輕柔愛護,最大限度的保存器官組織及其功能,促進傷口的愈合。
外科引流指將人體內(nèi)或體腔內(nèi)的膿液、積血、滲出液、壞死組織或其他異常增多的液體,通過引流管或引流條導流出體外或通過引流道重建手術導流到體內(nèi)另外某個空腔臟器體腔內(nèi)的技術。
手術前準備對每一例手術,在醫(yī)生為病人施行手術錢的一段時間內(nèi),醫(yī)生和病人都要進行一系列的準備工作,稱為手術前準備。 急診性手術指病情緊迫,不立即手術就將影響病人生命安全,或會遺留有嚴重后遺癥的手術。限期性手術 指不應延誤治療時機,一旦延誤會嚴重影響療效和預后的手術。擇期性手術指在一定時間內(nèi)延遲手術對疾病并無重大影響的手術。 單結 是外科結扣的基本組成部分,易松脫、解開,僅用于暫時阻斷,如膽囊逆行切除暫時阻斷膽囊管,而永久結扎是不能單獨使用單結。 方結 因其結扎后較為牢固而成為外科手術中最常使用的結扣。它由兩個相反方向的單結扣重疊而成,適用于較少的額組織或較小的血管以及各種縫合的結扎。 假結 由同一方向的兩個單結組成,結扎后易于滑脫而不應采用。 滑結 盡管其結扣的構成類似于方結,但是,由于操作者在打結拉線時雙手用力不均,一緊一松甚或只拉緊一側(cè)線頭而用另外一側(cè)線頭打結,所以完成的結扣并非方結而是極易松脫的滑結,術中尤其要注意避免。
銳性分離 是用手術刀或剪刀在直視下作細致的切割與剪開。此法對組織損傷最小,適用于精細的解剖和分離致密組織。 鈍性分離 是用血管鉗、手術刀柄、剝離子或手指進行。此法對組織損傷大,但較為安全,適用于疏松結締組織、器官間隙、正常肌肉、腫瘤包膜等部位的分離。
三級檢診制度 規(guī)定對每個住院病人,經(jīng)管的住院醫(yī)師、主治醫(yī)師和主任醫(yī)師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檢視病人,即查房。
清創(chuàng)術 新鮮開放性損傷均有不同程度的細菌污染,有發(fā)生感染的危險,務必及時、正確地采取手術方法清理傷口,修復重要組織,使開放污染的傷口變?yōu)榍鍧崅,即稱謂清創(chuàng)術。 清潔傷口 通常是指無菌手術的切口,如甲狀腺切除術、疝修補術、椎間盤切除術等,經(jīng)縫合后可達到一期愈合。 污染傷口 指傷口有細菌污染,但可能發(fā)展成為感染。一般通過及時、正確的清創(chuàng)處理,可減少污染,使之變?yōu)榛蚪咏鍧崅,行一期縫合。 感染傷口 指傷口出現(xiàn)紅腫、滲液乃至膿液和組織壞死等,須經(jīng)過換藥達到二期愈合,如延遲處理的開放性損傷,手術切口感染等。
手術進行中的無菌原則1.手術人員一經(jīng)"洗手",手臂即不準再接觸未經(jīng)消毒的物品。穿無菌手術衣和戴無菌手套后,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都應認為是有菌地帶,不能接觸;同樣,手術臺邊緣以下的布單,也不要接觸。2.不可在手術人員的背后傳遞器械及手術用品。墜落到無菌巾或手術臺邊以外的器械物品,不準拾回再用。3.手術中如手套破損或接觸到有菌地方,應另換無菌手套。前臂或肘部碰觸有菌地方,應更換無菌手術衣或加套無菌袖套。無菌巾、布單等物,如已被濕透,其無菌隔離作用不再完整,應加蓋干的無菌單。4.在手術過程中,同側(cè)手術人員如需調(diào)換位置時,應先退后一步,轉(zhuǎn)過身,背對背地轉(zhuǎn)到另一位置,以防止污染。5.手術開始前要清點器械、敷料,手術結束時,檢查胸、腹等體腔,核對器械、敷料數(shù)無誤后,才能關閉切口,以免異物遺留腔內(nèi),產(chǎn)和嚴重后果。6.切口邊緣應以大紗布墊或手術巾遮蓋,并用巾鉗或縫線固定,僅顯露手術切口。7.作皮膚切口以及縫合皮膚之前,需用70%酒精或0.1%新潔爾滅溶液,再涂擦消毒皮膚一次。8.切開空腔臟器前,要先用紗布墊保護周圍組織,以防止或減少污染。9.參觀手術人員不可太靠近手術人員或站得太高,也不可經(jīng)常在室內(nèi)走動,以減少污染的機會
侵襲性診療操作中的無瘤原則1.選擇合適的操作方法 2.活檢術的分離范圍和切除范圍 3.活檢4.活檢術與根治術的銜接 選擇適當?shù)氖中g切口 2精細分離組織。 3嚴密地保護切口4迅速徹底止血 5分層縫合組織 6不可盲目擴大手術范圍
手術進行中的無瘤原則:不接觸的隔離技術活檢后應更換所有的消毒巾、敷料、手套和器械,然后再行根治手術;切口充分,便于顯露和操作;用紗墊保護切口邊緣、創(chuàng)面和正常臟器;對伴有潰瘍的癌瘤,表面應覆以塑料薄膜嚴格遵循不切割原則和整塊切除的根治原則,禁止將腫瘤分塊切除 切線應與瘤邊界有一定的距離,正常組織切緣距腫瘤邊緣一般不少于3cm。肌纖維肉瘤切除時要求將受累肌群從肌肉起點至肌肉止點處完整切除。
手術操作順序 1.探查由遠至近⑵先結扎腫瘤的出、入血管,再分離腫瘤周圍組織 ⑶先處理遠處淋巴結,再處理鄰近淋巴結,減少癌細胞因手術擠壓沿淋巴管向更遠的淋巴結轉(zhuǎn)移。4盡量銳性分離,少用鈍性分離 5術中化療藥等的應用 微創(chuàng)原則:無菌操作,對組織輕柔愛護,準確徹底迅速止血,減少失血,仔細解剖避免組織器官不必要的損傷,用細線結扎組織,以及手術切口盡可能沿皮紋走向,適應局部解剖和生理特點,使切口盡可能少的影響局部的功能和美觀等。 外科引流的目的 防止血液、膿液、滲出液消化道或泌尿道漏出的液體在組織或體腔積聚,去除細菌的培養(yǎng)基,阻止感染的發(fā)生或擴散;解除局部的壓力,避免積液對鄰近器官的壓迫和組織損害;組織傷口皮膚的過早閉合,延長引流時間,有利于膿腔或積液腔的縮小和自其基底部開始的肉芽組織生長和傷口良好愈合。
外科引流適應癥 ⒈化膿性病變手術或膿腫切排手術后,應置引流以利于排除繼續(xù)形成的膿性分泌物;⒉復雜或深部傷口清創(chuàng)術后,放置引流物以利于壞死組織的排出;⒊手術野或切口繼續(xù)存在有滲血或滲液;⒋局限性積液或積血切排后,估計仍有分泌物形成者,如疝修補術后陰囊積液者;⒌消化道或泌尿道手術后,不能排除消化液或尿液的滲漏,應放置引流物利于滲漏出液體的排出;⒍為防止積液或積氣對周圍組織的壓迫性損害而放置的減壓性引流,如胸腔術后采取的胸腔閉式引流;⒎中、大型手術后放置引流,有助于術后觀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