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滇南本草》
【拼音名】TǔHuánɡLián
【別名】雞足黃連(《昆明藥植調(diào)查報(bào)告》),三顆針(《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lái)源】為小檗科植物九蓮小檗或湖北小檗的根或莖葉。
【原形態(tài)】
、倬派徯¢,又名:石妹刺(《滇南本草》),蠔豬刺。
常綠灌木,高至2米。小枝微有棱,幼時(shí)帶黃色,次年黃灰色或黃褐色。小枝具刺,刺堅(jiān)硬,3分叉,長(zhǎng)1~3厘米。葉簇生;硬革質(zhì),窄橢圓形至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zhǎng)3~8厘米,寬1~2厘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楔形,邊緣有刺狀鋸齒,多少反卷,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網(wǎng)脈不顯;r黃色,15~30朵,簇生,花梗長(zhǎng)5~20毫米;小苞片3,卵形或披針形;萼片6,2輪,外輪披針形,內(nèi)輪卵圓形,較花瓣長(zhǎng);花瓣6,卵圓形,先端微凹;雄蕊6,與花瓣對(duì)生;雌蕊1,卵狀矩圓形,子房上位,柱頭無(wú)柄。漿果,卵狀矩圓形,長(zhǎng)約7~8毫米,藍(lán)黑色,表面被白粉,有短而明顯的宿存花柱。
生于低山丘陵地帶。分布湖北、云南,貴州、四川等地。
②湖北小檗葉窄披針形,長(zhǎng)2~3厘米,寬8~11毫米,有波狀刺鋸齒。花3~10朵簇生。漿果卵圓形,長(zhǎng)8~10毫米,柱頭幾無(wú)柄。
生于山地灌叢中。分布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滇南本草》:味苦,性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小便。治腹瀉,赤痢,火眼赤痛,齒齦腫痛,咽喉炎,熱淋,痄腮,丹毒,濕疹。
①《滇南本草》:瀉小腸經(jīng)實(shí)火,胃中實(shí)火,利小便。止熱淋疼痛,牙根腫疼,咽喉痛,小兒乳蛾,痄腮。
、凇端拇ǔS弥胁菟帯罚呵鍩峤舛,消炎抗菌。治目赤,亦痢,勞傷吐血,咽喉腫痛,腹瀉,齒痛,耳心痛,跌打損傷紅腫。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根2~3錢,莖葉1~2兩。外用:乳汁泡點(diǎn)眼或研末調(diào)敷。
【附方】
、僦伪┮嗷鹧郏[脹疼痛:土黃連為太,泡人乳點(diǎn)之。(《滇南永草》)
、谥渭毙阅c胃炎,口腔咽喉炎,眼結(jié)膜炎:三顆針莖葉2兩,煎水代茶飲。(江西《草藥手冊(cè)》)
、壑螣o(wú)名腫毒,丹毒,濕疹,燙傷,跌打瘀腫:三顆針根、莖適量,刮去租皮,切片焙干,研細(xì)末,水調(diào)敷;或用麻油、凡士林調(diào)成30%軟膏,涼一薄層于紗布上,敷貼患處。(江西《草藥手冊(cè)》)
【摘錄】《*辭典》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