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
【拼音名】Zé Xiè Yè
【英文名】Leaf of Oriental Waterplantain
【來源】藥材基源:澤瀉科植物澤瀉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lisma orientale (Sam.) Juz.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澤瀉,多年生沼澤植物,高50-100cm.地下有塊莖,球形,直徑可達4.5cm,外皮褐色,密生多數須根。葉根生;葉柄長達50cm,基部擴延成葉鞘狀,寬5-20mm;葉片寬橢圓形至卵形,長5-8cm,寬2-10cm,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廣楔形、圓形或稍心形,全緣,兩面光滑;葉脈5-7條;ㄇo由葉叢中抽出,長10-100cm,花序通常有3-5輪分枝,分枝下有披針形或線形苞片,輪生的分枝常再分枝,組成圓錐狀復傘形花序,小花梗長短不等;小苞片披針形至線形,尖銳;萼片3,廣卵形,綠色或稍帶紫色,長2-3mm,宿存;花瓣倒卵形,膜質,較萼片小,白色,脫落;雄蕊6;雌蕊多數,離生;子房倒卵形,側扁,花柱側生。瘦果多數,扁平,倒卵形,長1.5-2mm,寬約1mm,背部有兩淺溝,褐色,花柱宿存。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沼澤邊緣或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南及河北、新疆、河南等地。生于沼澤邊緣或栽培。
【性狀】性狀鑒別 葉皺縮卷曲,展平后完整者呈橢圓形、長橢圓形或寬卵形,長6-12cm,寬4-8cm.兩面均為綠色或黃綠色,先端銳尖或鈍尖,基部圓形或心形,全緣;葉柄長20-30cm.呈細長圓柱狀,基部稍膨大成鞘狀。質脆,易破碎。氣微,味微酸、澀。
【化學成份】葉含維生素(vitamin)C及礦物元素錳、鈣。
【性味】味微咸;性平
【功能主治】益腎;止咳;通脈;下乳。主主治虛歲勞;咳喘;乳汁不下;瘡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別錄》:主大風,乳汁不出,產難,強陰氣。
2.《日華子本草》:壯水臟,下乳,通血脈。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