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題】
1.頜面外科醫(yī)生檢查牙齒時,最重要的是了解:
A.牙有無松動及松動原因
B.上下牙咬合關(guān)系是否正常
C.牙列有無缺失
D.牙齒有無叩痛
E.牙齦瘺管及其走行方向
2.頜骨腫瘤、頜骨骨折最容易出現(xiàn)的牙問題是
A.頜骨上的牙齒松動、脫落
B.牙齦撕脫或壞死
C.咬合關(guān)系錯亂
D.牙齒自發(fā)痛
E.慢性牙髓炎
3.張口度的測量是指:
A.上、下唇之間的距離
B.上、下前牙的切緣間之距
C.上、下中切牙的切緣間之距
D.上、下切牙之間的距離
E.上、下頜骨之間的距離
4.正常張口度的簡易測量:
A.檢查者食、中、無名指三指末節(jié)的寬度
B.檢查者食、中、無名指三指中節(jié)的寬度
C.被檢查者食、中、無名指三指末節(jié)的寬度
D.被檢查者食、中、無名指三指中節(jié)的寬度
E.被檢查者除拇指外的任意三指寬度
5.臨床上張口受限可分為:
A.1度
B.2度
C.3度
D.4度
E.5度
6.上、下中切牙切緣間距在1cm以內(nèi),稱為:
A.輕度張口受限
B.中度張口受限
C.中重度張口受限
D.重度張口受限
E.完全性張口受限
7.上、下中切牙間距在1~2cm左右,稱為:
A.輕度張口受限
B.中度張口受限
C.中重度張口受限
D.重度張口受限
E.完全性張口受限
8.對舌肌內(nèi)病損臨床檢查通常選用:
A.雙手雙合診法
B.雙指雙合診法
C.B超
D.CT或核磁共振
E.穿刺檢查
9.對口底深在病損的臨床檢查通常采用:
A.B超
B.CT或核磁共振
C.穿刺檢查
D.雙指雙合診法
E.雙手雙合診法
10.對腮腺的捫診檢查應(yīng)選用:
A.雙手雙合診法
B.雙指雙合診法
C.三指平觸診
D.雙指提拉式捫診
E.單指捫診
11.對頜下腺及舌下腺的捫診常采用:
A.雙手雙合診法
B.雙指雙合診法
C.三指平觸診
D.單指捫診
E.雙指提拉式捫診
12.穿刺檢查最適用于:
A.深部實體包塊的診斷
B.深部囊性包塊的診斷
C.表面實體包塊的診斷
D.表面新生物的診斷
E.漿液期炎癥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13.冰凍活檢的標本切取后,應(yīng):
A.立即放入10%甲醛固定液中
B.立即放入3%戊二醛固定液中
C.立即放入75%酒精中脫水
D.立即放入0.9%生理鹽水中
E.不作任何處理,盡快送病理科
14.對顳下區(qū)深部包塊的早期診斷,最佳的手段是:
A.切取活檢
B.穿刺活檢
C.CT
D.B超
E.放射性核素檢查
15.要判斷口腔癌晚期有無全身轉(zhuǎn)移,最佳的檢查手段是:
A.全身CT
B.MRI
C.ECT
D.
D.S.A
E.B超
【B型題】
A.張口度2.5~3.7cm左右
B.張口度2~2.5cm左右
C.張口度1~2cm左右
D.張口度1cm以下
E.牙關(guān)緊閉、完全不能張口
16.輕度張口受限
17.中度張口受限
18.重度張口受限
【C型題】
A.99mTc
B.125I
C.兩者均可
D.兩者均不可
19.口腔內(nèi)異位甲狀腺
20.頜骨惡性腫瘤
A.CT檢查
B.磁共振檢查
C.兩者均可
D.兩者均不可
21.確定顳下區(qū)深部惡性腫瘤的侵犯邊界
22.明確腮腺惡性腫瘤是否侵及面神經(jīng)
【X型題】
23.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適用于:
A.頸動脈體瘤
B.頸鞘淺面的轉(zhuǎn)移性淋巴結(jié)
C.顏面部血管瘤
D.腮腺淺葉腫瘤
E.血運豐富的惡性腫瘤
24.口腔檢查應(yīng)遵循:
A.由前至后
B.由外及內(nèi)
C.由淺入深
D.健、患兩側(cè)對比
E.上、下部位對比
25.口腔前庭檢查應(yīng)警惕艾滋病的早期口腔表現(xiàn),常見體征有:
A.牙齦線性紅斑
B.口炎
C.白色念珠菌感染
D.粘膜、牙齦新生物
E.壞死性牙周炎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