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臨床助理醫(yī)師《微生物學》復習講義匯總
第八單元 細菌感染的檢查方法與防治原則
重點提示
本單元不?。重點掌握人工免疫的概念和常用的免疫制劑,熟練掌握適應性免疫的獲得方式,知道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之間的區(qū)別。了解致病菌的檢驗程序及常用的血清學診斷方法。
考點串講
一、細菌學診斷
1.標本的采集原則 ①應注意無菌操作,避免正常菌群的污染。②不同病程,采取不同標本。③采集標本應在使用抗菌藥物之前。④盡可能采集病變明顯部位的材料。⑤標本必須新鮮,采集后盡快送檢。⑥在采集、運送和處理標本時應考慮生物安全。
2.致病菌的檢驗程序 ①顯微鏡檢查;②分離培養(yǎng);③生化試驗;④血清學試驗;⑤藥物敏感試驗。
二、血清學診斷
用已知的細菌或其特異性抗原檢測患者體液中有無相應特異性抗體和其效價的動態(tài)變化。一般采取病人的血清進行試驗,故這類方法通常稱為血清學診斷。
常用于細菌性感染的血清學診斷種類有凝集試驗、沉淀試驗、補體結合試驗、中和試驗等。
三、人工主動免疫和人工被動免疫
(一)特異性免疫的產生方式
1.主動免疫 自然主動免疫(患病,隱性感染)和人工主動免疫(接種疫苗,類毒素等)。
2.被動免疫 自然被動免疫(通過胎盤,初乳)和人工被動免疫(注射抗毒素,丙種球蛋白,轉移因子等)。
(二)人工免疫
人工免疫是采用人工方法,將疫苗、類毒素等免疫原性物質或含有某種特異性抗體、細胞免疫制劑等接種于人體,以增強宿主的抗病能力。包括人工主動免疫和人工被動免疫,是預防細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1.人工主動免疫 人工主動免疫是將疫苗或類毒素等免疫原性物質接種于人體,使機體主動產生特異性免疫力的一種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預防。
(1)死疫苗:是選用免疫原性強的細菌,經人工大量培養(yǎng)后,用理化方法殺死而成。
(2)活疫苗:是用減毒或無毒力的活病原體制成。
(3)類毒素:細菌外毒素經0.3%~0.4%甲醛液作用3~4周后可制成類毒素,其毒性消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
(4)亞單位疫苗:根據細菌抗原分析,查明不同致病菌的主要保護性免疫原存在的組分,然后將之制成的疫苗稱為亞單位疫苗。
2.人工被動免疫:人工被動免疫是注射含有特異性抗體的免疫血清、純化免疫球蛋白或細胞因子等制劑,使機體即刻獲得特異性免疫。人工被動免疫主要用于治療或緊急預防。
(1)抗毒素。
(2)丙種球蛋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