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產程的處理
1.新生兒處理
(1)清理呼吸道:用新生兒吸痰管或導尿管輕輕吸除新生兒咽部及鼻腔的粘液和羊水,以免發(fā)生吸入性肺炎。新生兒大聲啼哭,表示呼吸道已通暢。
(2)阿普加評分及其意義:以出生后一分鐘時的心率、呼吸、肌張力、喉反射及皮膚顏色5項體征為依據(jù),每項為0~2分。滿分為10分,屬正常新生兒。7分以上只需進行一般處理;4~7分缺氧較嚴重,需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吸氧、用藥等措施才能恢復;4分以下缺氧嚴重,需緊急搶救,行喉鏡在直視下氣管內插管并給氧。應在出生后5分鐘時再次評分,詳見下表:
(3)處理臍帶:隨后用75%酒精消毒臍帶根部周圍,在距臍根0.5cm處用粗絲線結扎第一道,再在結扎線外0.5cm處結扎第二道。在第二道結扎線外0.5cm處剪斷臍帶,用20%高錳酸鉀液消毒臍帶斷面,待臍帶面干后,以無菌紗布包蓋好,再用臍帶布包扎。目前還有用氣門芯、臍帶夾、血管鉗等方法取代雙重結扎臍帶法。
(4)處理新生兒:標明新生兒性別、體重、出生時間、母親姓名和床號的手腕帶和包被。
2.協(xié)助胎盤娩出:當確認胎盤已完全剝離時,于宮縮時以左手握住宮底并按壓,同時右手輕拉臍帶,協(xié)助娩出胎盤。發(fā)現(xiàn)胎膜部分斷裂,可用血管鉗夾住斷裂上端的胎膜,再繼續(xù)向一個方向旋轉,直至胎膜完全排出。
3.檢查胎盤胎膜:將胎盤鋪平,先檢查胎查母體面的胎盤小葉有無缺損。檢查胎膜是否完整,再檢查胎盤胎兒面邊緣有無血管斷裂,能及時發(fā)現(xiàn)副胎盤。還應檢查胎盤、胎膜有無其他異常。
4.檢查軟產道:胎盤娩出后,應仔細檢查會陰、小陰唇內側、尿道口周圍、陰道及宮頸有無裂傷。若有裂傷,應立即縫合。
5.預防產后出血:正常分娩出血量多數(shù)不足300ml。遇既往有產后出血史或易發(fā)生宮縮乏力的產婦,可在胎頭或胎肩娩出時,催產素10單位加于25%葡萄糖液20ml內靜注,以加強宮縮,減少出血。若胎兒已娩出30分鐘,輕輕按壓子宮及靜注子宮收縮劑后不能使胎盤排出,再行手取胎盤術。若胎盤娩出后出血多時,可經下腹部直接注入宮體肌壁內催生素10單位。
6.觀察產后一般情況:應在產室觀察產婦2小時,注意子宮收縮、子宮底高度、膀胱充盈否、陰道流血量、會陰陰道有無血腫等,并應測量血壓、脈搏。若子宮收縮不良應給予子宮收縮劑。若產婦自覺有肛門墜脹感,應行肛查確診后給予及時處理。產后6小時仍不能排尿者,必要時予以導尿。
7.手取胎盤術:若檢查發(fā)現(xiàn)子宮頸內口較緊,應肌注阿托品0.5mg及度冷丁100mg。行手取胎盤,胎盤取出后應立即肌注子宮收縮劑。操作必須輕柔,避免穿破子宮;切不可強行剝離;取出的胎盤必須立即仔細檢查是否完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