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1年中醫(yī)助理醫(yī)師考試《中醫(yī)診斷學》考點匯總
心與小腸病辨證的臨床表現(xiàn)和鑒別
1.心氣虛證與心陽虛證的鑒別:心氣虛與心陽虛均可見心悸、胸悶、氣短等癥,但陽虛證有畏冷肢涼等表現(xiàn),氣虛證無寒象,疲乏等癥表現(xiàn)明顯。
2.心血虛證與心陰虛證二者均可見心悸、失眠、多夢等癥,但血虛以“色白”為特征而無熱象,陰虛以“色赤”為特征而有明顯熱象。
3.心脈痹阻證的鑒別:
共同點:共同的主癥表現(xiàn)為心悸怔忡,心胸憋悶作痛,痛引肩背內臂,時作時止。
不同點:瘀阻心脈證兼見心胸刺痛,舌暗或有青紫斑點,脈細澀或結代;痰阻心脈證兼見心胸悶痛,體胖痰多,身重困倦,苔白膩,脈沉滑或沉澀;寒凝心脈證兼見心痛劇痛,遇寒加重,得溫痛減,形寒肢冷,脈沉遲或沉緊;氣滯心脈證兼見心胸脹痛,脅脹善太息,舌淡紅,脈弦。
4.痰蒙心神證和痰火擾神證二者均有神志異常的表現(xiàn),均可見神昏。但痰蒙心神證為痰濁,其癥以抑郁、癡呆、錯亂為主,有痰無火,無熱證表現(xiàn)。痰火擾神證則為痰熱,其癥以神志狂躁、神昏譫語為主,既有痰,又有火。
5.心火亢盛證:以發(fā)熱、心煩、吐衄、舌赤生瘡、尿赤澀灼痛等為主的實熱證。
6.瘀阻腦絡證:以頭痛、頭暈與瘀血癥狀為主。
7.小腸實熱證:心火下移小腸,以小腸里熱熾盛癥狀為主。
脾與胃病辨證各個證型的臨床表現(xiàn)
1.脾氣虛證、脾陽虛證、脾虛氣陷證、脾不統(tǒng)血證的鑒別:
共同點:均有納呆腹脹,食后尤甚,便溏肢倦,食少懶言,神疲乏力,面色萎黃的癥狀。
不同點:脾氣虛證或伴見浮腫、消瘦,舌質淡或胖嫩有齒痕,苔白潤,脈緩或弱。脾陽虛證可見腹痛喜溫喜按,肢冷尿少等,舌質淡胖或邊有齒痕,苔白滑,脈沉遲無力。脾虛氣陷證可見脘腹墜脹,或便意頻數(shù),肛門墜重,甚則脫肛,或子宮下垂等臟器脫垂表現(xiàn),舌質淡,苔薄白,脈緩或弱。脾不統(tǒng)血證可見便血,尿血,鼻衄,或婦女月經(jīng)過多、崩漏等各種出血證,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2.濕熱蘊脾證與寒濕困脾證二者均可見脘腹痞悶,納呆嘔惡,便溏,肢體困重,面目發(fā)黃,苔膩,脈濡。
3.胃氣虛證、胃陽虛證、胃陰虛證的鑒別:
共同點:均有胃痛痞脹的癥狀。
不同點:胃氣虛證可見胃部按之覺舒,氣短懶言,神疲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弱。胃陽虛證可見胃脘冷痛,喜溫喜按,畏寒肢冷,舌淡胖嫩,脈沉遲無力。胃陰虛證可見胃脘嘈雜,饑不欲食,或痞脹不舒,隱隱灼痛,干嘔,呃逆,口燥咽干,舌紅少苔乏津,脈細數(shù)。
4.胃熱熾盛證、寒飲停胃證的鑒別:
共同點:均有胃痛痞脹的癥狀。
不同點:胃熱熾盛證可見胃部灼痛,渴喜冷飲,口臭,牙齦腫痛潰爛,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寒飲停胃證可見胃脘痞脹,嘔吐清水痰涎,口淡不渴。舌苔白滑,脈沉弦。
5.寒滯胃脘證與食滯胃脘證的鑒別:
共同點:均有胃脘疼痛痞脹的癥狀。
不同點:寒滯胃脘證可見胃脘部冷痛,痛勢劇烈,得溫則減,舌苔白潤,脈弦緊或沉緊。食滯胃脘證可見脘腹痞脹疼痛、嘔吐物酸餿腐臭,舌苔厚膩,脈滑或沉實。
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萬題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
2021中醫(yī)助理醫(yī)師考試模擬試題※復習資料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