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家長的競爭。但這場競爭不是發(fā)生在運動場上,也不只是發(fā)生在學校,而是切切實實地發(fā)生在每個家庭里。這一競爭不在于父母有多少錢、開什么車子、住什么房子,跟父母的職業(yè)、學歷也沒有必然的關系,而跟父母教育孩子時的心態(tài)、行為和習慣密切相關。它的具體表現(xiàn)除了今天孩子的成績和行為表現(xiàn),更關系到孩子未來的成功和成長。
曾經問一位母親:“如果飛機失事,你先給自己戴上氧氣罩,還是先給孩子戴上?”這位很可愛的媽媽想都沒想就告訴我:“當然先給孩子戴上。”我說:“不,航空公司教你先給自己戴上,因為只有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你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花很多錢給孩子上才藝課、補習課,但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我們給他的可能適得其反,反而讓他在沉重的壓力下不能自拔。在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吳所著的《是誰殺了我--毀了孩子一生的一件小事》下載此書word版一書中,每位家長都深愛自己的孩子,但結果卻讓孩子走上自殘、發(fā)瘋乃至犯罪的道路。
現(xiàn)今孩子的心理或行為問題,親子溝通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家長的成長跟不上孩子的成長。我們雖然身在21世紀,但家庭教育的思想和方法還停留在20世紀。作為家庭教育的主體,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改善,才能做一個更好更有效的家長。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
把思想調整到孩子的頻道。我注意到很多父母不太了解孩子們在想什么,跟孩子較少共同的語言。要教育孩子,家長需要多學習兒童心理學,了解現(xiàn)代青少年的特點,多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是從自己主觀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地聆聽孩子的心聲。
停止使用任何無效的外在控制。父母不能老想著去控制孩子,你能控制的是孩子所處的狀況,創(chuàng)造更好的親子溝通環(huán)境、幫助孩子設定更好的目標并采取行動。只有當你停止控制時,才能獲得控制權。根據(jù)美國現(xiàn)實治療法的開創(chuàng)者WilliamGlasser的研究,家長有七種致命的壞習慣:批評、指責、抱怨、嘮叨、威脅、懲罰和賄賂,如果這七種你都用遍了還沒有效果,請不要再使用它。因為你不能繼續(xù)同樣的行為,而期待不一樣的結果。
創(chuàng)造一個高標準、低壓力的家庭環(huán)境。根據(jù)斯坦福大學的研究,成功者是有跡可循的。我們的目標是培養(yǎng)一個高成就的孩子,按照高成就者五大習慣去培養(yǎng)孩子,這五大習慣是:頭腦的習慣、情緒的習慣、身體的習慣、財務的習慣和精神的習慣,設定這樣的高標準,而不是給孩子很大的壓力去追求短期的學業(yè)成績。
培養(yǎng)在未來社會里成功并不斷成長的孩子,家長也要不斷學習,做一個愛學習的家長,才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在這一看不見的競賽場上贏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