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考試吧 > 2021中考 > 復習指導 > 中考語文 > 綜合輔導 > 正文

  一要開掘生發(fā),忌淺嘗輒止。

  文章的立意,貴在高遠、豐厚、新穎,為此,就必須對所提供的材料積極開掘生發(fā),以尋找材料的深層意蘊。提煉主題、開掘意蘊的成敗,關鍵在于意蘊的高低深淺。比如有道作文題提供了如下材料

  有位留美計算機博士,揣著一摞證件到電腦公司求職,但由于某種原因沒被錄取,他在三思后決定以一名普通打工者的面貌出現(xiàn),很快被一家公司錄用。他從一名電腦程序員做起,由于成績突出被老板提升為經(jīng)理,這時他亮出學士證書。后來工作又有了新的突破,老板又指定他為系統(tǒng)軟件開發(fā)的負責人,這時他又亮出碩士證書。再后來,老板又根據(jù)他的潛力,提拔他為公司副總經(jīng)理,這時他才亮出博士證書。從打工仔到副總經(jīng)理,他只用了兩年多時間。人們在稱贊老板有眼力的同時,更欣賞博士不怕被人“看低”,堅持從“低”做起的開拓精神。

  對于這段文字,如果僅僅看到了求職的艱難、求職的策略,雖然并沒有什么不妥,但終究由于太直接、太拘謹,開掘不夠深入,精神升華的幅度太小,而使人感覺立意平淡、無味。但如果能引導學生積極開掘生發(fā),認識到“博士的光環(huán)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顯示其價值”、“低”是通往“高”的必由之路這樣的意義,就更令人深思、耐人尋味了。當然,尋找生發(fā)材料的深層意蘊,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需要反復的思索、挖掘。古人說:“凡作文發(fā)意,第一番來者,陳言也,掃去不用;第二番來者,正語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來者,精語也,方可用之!

  二要選好角度,忌漫無邊際。

  所謂好的角度,是指準確、巧妙又新穎的角度。一個材料從不同的視角觀察,就會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皺M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庇性S多典型材料,在意蘊上都有多層次引申生發(fā)的可能。在立意時,就需要尋找那些最適合自己精神追求的“層次”。一旦尋得,就應在這個“層次”中盡自己的可能生發(fā)出最高的精神境界,讓文章發(fā)揮出最大的思想感情的能量。比如有這樣一道作文題,要求學生根據(jù)材料,自選角度,寫一篇感想類議論文。材料

  日本一位家境貧寒、自幼喪父的青年,靠母親為人作傭人、送報紙讀完了大學。他到一家公司應聘。總經(jīng)理第一句話就問他:“你替母親洗過腳嗎?”“沒有。”青年如實回答?偨(jīng)理說:“明天請你再來一次,不過有個條件,今天回去一定要給母親洗一次腳,能做到嗎?”青年一口答應了。第二天青年如約來到公司,他對總經(jīng)理說:“現(xiàn)在我才知道母親為我受了多少苦。謝謝您讓我明白了在學校里沒有學過的道理。”總經(jīng)理點點頭,微笑著說:“明天你來上班吧!”

  由于題目要求比較靈活,所以我們至少可以從四個角度談感想:①談應聘者的素質要求;②感受天下父母心;③從日本企業(yè)管理人員的人才觀念談起;④感謝母親。但是不可能面面俱到,漫無邊際地去談感想。這樣就需要去選擇一個最佳角度,去觀察、開掘、表現(xiàn)對材料的感受,體現(xiàn)材料的價值,顯示認識事物的獨特思路和獨到見解。

  三要力求創(chuàng)新,忌陳詞濫調。

  創(chuàng)新是文章成功的關鍵。高明的,應該發(fā)人之所未發(fā),言人之所不能言,寫出人人心中皆有,而又人人筆下皆無的情理。這樣寫成的文章才有希望煥發(fā)出創(chuàng)造的光彩。寫供材料作文,更要超越一般人的慣常思路,突破思維定勢。切忌沿襲前人已有的傳統(tǒng),亦步亦趨;也不能按照人們通常的慣用思路,人云亦云。例如有這樣一道作文題,材料

  蠶食桑而所吐者絲也,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釀者蜜也,非花也。讀書如吃飯,善吃者長精神,不善吃者長痰瘤。(《隨園詩話》)題目要求學生讀完上文,寫一篇讀后感。按照常人的思路,立意為“善讀書”,或者“將知識轉換為技能”等。但如果能進一步思索,就會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例如聯(lián)系到繪畫:用的色彩、線條,得到的是魅力無窮的藝術。聯(lián)系到投入與產(chǎn)出:沒有必須的足夠的投入,就不會有理想的特定的產(chǎn)出。聯(lián)系到企業(yè)員工隊伍建設:不善于管理,員工可能會變成工作的機器;善于管理,員工就會自覺迸發(fā)出無窮的動力。還可以聯(lián)系到奉獻精神、科技與生產(chǎn)力的轉化、腐敗問題的滋生和懲治等等。這樣一來,就可以顯示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思考和真知灼見,作出立意新穎的文章。

  四要“實事求是”,忌脫離材料。

  寫作供材料作文,主題必須從材料中得來,切忌脫離材料。這是此類作文的基本要求。如果離開材料,想當然地自命題目,大談與材料內容相去甚遠的話題,就失去了此類作文的意義?傊,“立意”是寫好供材料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學生常常感到頭疼的問題之一。教師在教學中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立意方法和原則,使他們少走彎路,學會“立意”。

  為你支招

  一、由表及里,開掘取意即透過客觀事物的表象,開掘事物的深層意蘊。意蘊總是比直接顯現(xiàn)的形象更為深遠,只有通過由表及里的開掘才能獲得。這種方法反映思想的穿透力,從現(xiàn)象到本質,從不甚深刻的本質到更深刻的本質。開掘取意并非直線式,需要認真分析,反復思索,才能獲得深層意蘊。

  二、轉換角度,有所發(fā)現(xiàn)即從新的視角、新的方位審察和思索客觀事物,見人之所未見,獲得新的意蘊。采用轉換角度的方法,就要打破單向、一元的思維定勢,不拘于一孔之見,或一隅所感,盡可能尋找新的突破口,從新的側面切入,使立意別具一格。

  三、即小示大,見微知著即從小題材、小問題落筆,通過引申發(fā)揮,揭示具有普通意義的主旨。要求把意義濃縮到成為大問題的結晶。這不僅要求具備比較深刻的思考能力,而且還要求有敏銳的聯(lián)想拓展能力,使主旨顯出特色。

上一頁  1 2 
文章搜索
國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慶
河北 山西 遼寧 吉林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陜西 甘肅 寧夏 青海 新疆
黑龍江 內蒙古 更多
中考欄目導航
版權聲明:如果中考網(wǎng)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中考網(wǎng)內容,請注明出處。
免費復習資料
最新中考資訊
文章責編: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