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1·單選題】下列投資中,不應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是( )。
A.對子公司的投資
B.對聯(lián)營企業(yè)投資
C.對合營企業(yè)投資
D.沒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在活躍市場中有報價、公允價值能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
【答案】D
【解析】重大影響以下、在活躍市場中有報價、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權益性投資,應按金融工具準則的有關規(guī)定處理。
長期股權投資應按初始投資成本入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如下表所示。
取得方式 |
初始計量 | |
企業(yè)合并方式(對子公司投資) |
同一控制 |
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付出資產賬面價值與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份額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
非同一控制 |
付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付出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 |
企業(yè)合并以外的方式(除對子公司以外的長期股權投資) |
付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或發(fā)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付出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
二、企業(yè)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原則:不以公允價值計量,不確認損益。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yè)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現(xiàn)金、轉讓非現(xiàn)金資產或承擔債務方式作為合并對價的,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現(xiàn)金、轉讓的非現(xiàn)金資產以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注意:這里調整的是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不能調整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合并方以發(fā)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并對價的,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按照發(fā)行股份的面值總額作為股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所發(fā)行股份面值總額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例題2】甲公司和乙公司同為A集團的子公司,2009年6月1日,甲公司以銀行存款取得乙公司所有者權益的80%,同日乙公司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為1000萬元。
(1)若甲公司支付銀行存款72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800
貸:銀行存款 72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80
(2)若甲公司支付銀行存款9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80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100
貸:銀行存款 900
如資本公積不足沖減,沖減留存收益
【例題3】甲公司和乙公司同為A集團的子公司,2009年8月1日甲公司發(fā)行600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為對價取得乙公司60%的股權,同日乙企業(yè)賬面凈資產總額為13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 780 (1300×60%)
貸:股本 6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80
P75 【例4-1】2006年6月30日,P公司向同一集團內S公司的原股東定向增發(fā)1500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為1元,市價為13.02元),取得S公司100%的股權,并于當日起能夠對S公司實施控制。合并后S公司仍維持其獨立法人資格繼續(xù)經營。兩公司在企業(yè)合并前采用的會計政策相同。合并日,S公司的賬面所有者權益的總額為6606萬元。
S公司在合并后維持其法人資格繼續(xù)經營,合并日P公司在其賬簿及個別財務報表中應確認對S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賬務處理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 66 060 000
貸:股本 15 000 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51 060 000
若P公司支付發(fā)行費用30萬元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30
貸:銀行存款 30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