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頁:參考答案 |
6
[答案] D
[解析]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當月全部進貨數(shù)量加上月初存貨數(shù)量作為權數(shù),去除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fā)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7
[答案] B
[解析] 12月4日購入A材料后的單位成本=(30 000+300×140)/(150+300)=160(元/千克);
12月10日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150+300—350)×160=16 000(元);
12月15日購入A材料后加權平均成本=(16 000+500×150)/(100+500)=152(元/千克);
12月27日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100+500—300—100)×152=30 400(元);
2008年末A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200×210=42 000(元)。
2008年末A材料的賬面價值=30 400(元)。
8
[答案] A
[解析] 2007年12月31日D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10×10-1=99(萬元),成本為200萬元,所以賬面價值為99萬元。
9
[答案] C
[解析] 為銷售合同部分乙產(chǎn)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6×56-6×1=330(萬元),成本=6×56=336(萬元),所以,期末該部分賬面價值為330萬元;無銷售合同部分乙產(chǎn)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2×60-2×1=118(萬元),成本=2×56=112(萬元),該部分賬面價值為112萬元;2007年12月31日乙產(chǎn)品的賬面價值=330+112=442(萬元)。
10
[答案] A
[解析] 2006年有合同部分的可變現(xiàn)凈值為390-40=350(萬元),成本=600×70%=420(萬元),減值70萬元;無合同部分的可變現(xiàn)凈值為200-30=170(萬元),成本180萬元,減值10萬元。2007年剩余產(chǎn)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為170-25=145(萬元),成本180×80%=144(萬元),未減值,但應轉回以前計提的跌價準備8萬,所以相當于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為-8萬元。
11
[答案] A
[解析] 2007年12月31日計入損益的存貨跌價準備總額=[(15—12)—1.5]+(0-3)+[(27—22.5)—2.25]=0.75(萬元)。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