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題型的一般特點是:題干一般提供幾類因素,每類因素又有幾種不同情況,同時題干還給出屬于不同類因素之間不同情況的判斷,要求推出確定的結(jié)論。有的考生特別害怕這種匹配類型的題目,其實只要細心得法,這類題目并不難。解這類考題時,所要使用的推理形式和推理步驟較多,推理過程顯得相對復(fù)雜。解題基本思路是,通過對題干給出的多種因素間的關(guān)系進行分析推理和排列組合,弄清題干中所給條件的內(nèi)在關(guān)系,從一個一個條件出發(fā),通過邏輯運算與推理,直至推出正確答案。
匹配型考題的主要解題方法有:一是,假設(shè)反證法,耐心點推是個比較笨的辦法,但絕對是個好辦法;二是,表格法,把已知條件劃在一個表格上,再進一步推理。
【例1】方寧、王宜和余涌,一個是江西人,一個是安徽人,一個是上海人,余涌的年齡比上海人大,方寧和安徽人不同歲,安徽人比王宜年齡小。
根據(jù)上述斷定,以下結(jié)論都不可能推出,除了____?
A.方寧是江西人,王宜是安徽人,余涌是上海人。
B.方寧是安徽人,王宜是江西人,余涌是上海人。
C.方寧是安徽人,王宜是上海人,余涌是江西人。
D.方寧是上海人,王宜是江西人,余涌是安徽人。
E.方寧是江西人,王宜是上海人,余涌是安徽人。
【解題分析】D。容易檢驗當D為真時,與題干的論述不矛盾。同時,我們也可以從題干推出D。由“余涌的年齡比上海人大”與“安徽人比王宜年齡小”,可以得出江西人最大;由“方寧和安徽人不同歲,安徽人比王宜年齡小”可知余涌是安徽人;由“余涌的年齡比上海人大”可知上海人最小;由“安徽人比王宜年齡小”可知王宜是江西人。剩下沒有判定的方寧只能是上海人。與選項D完全一致。既然選項D是可以從題干嚴格推理得出的,其他選項與D又不同,所以其他選擇都是錯的。
列個表更直觀些:王宜>余涌> (方寧)(江西)安徽上海
【例2】某宿舍住著四個研究生,分別是四川人、安徽人、河北人和北京人。他們分別在中文、國政和法律三個系就學(xué)。其中:
、.北京籍研究生單獨在國政系。
、.河北籍研究生不在中文系。
、.四川籍研究生和另外某個研究生同在一個系。
Ⅳ.安徽籍研究生不和四川籍研究生同在一個系。
以上條件可以推出四川籍研究生所在的系為哪個系?
A.中文系。B.國政系。C.法律系。D.中文系或法律系。E.無法確定。
【解題分析】C。我們來使用假設(shè)反證法。要推四川籍研究生所在的系,我們來依次假設(shè)。設(shè)四川=中文。則還有一個研究生也在中文,是誰呢?不是河北籍(河北籍研究生不在中文系),也不是安徽籍(安徽籍研究生不和四川籍研究生同在一個系),那就是北京籍。而這與“北京籍研究生單獨在國政系”矛盾。設(shè)四川=國政。則與 “北京籍研究生單獨在國政系”矛盾。
設(shè)四川=法律。則還有一個研究生也在法律。是誰呢?不是安徽籍,不是北京籍,那就是河北籍。安徽籍在中文系,北京籍在國政系。
【例3】三位高中生趙、錢、孫和三位初中生張、王、李參加一個課外學(xué)習(xí)小組?蛇x修的課程有:文學(xué)、經(jīng)濟、歷史和物理。
趙選修的是文學(xué)或經(jīng)濟。
王選修物理。 如果一門課程沒有任何一個高中生選修,那么任何一個初中生也不能選修該課程;如果一門課程沒有任何初中生選修,那么任何一個高中生也不能選修該課程;一個學(xué)生只能選修一門課程。
如果上述斷定為真,且錢選修歷史,以下哪項一定為真?
A.孫選修物理。B.趙選修文學(xué)。C.張選修經(jīng)濟。D.李選修歷史。E.趙選修經(jīng)濟。
【解題分析】A。由題干,如果有一個初中生選修某門課程,那么就有一個高中生也選修該課程;反之亦然。已知初中生王選修物理,所以有一個高中生也選修物理,即越、錢或?qū)O選修物理。 又因為一個學(xué)生只能修一門課程,已知錢選修歷史,所以錢不選修物理;趙選修文學(xué)或經(jīng)濟,所以趙不選修物理。因此,可推出孫選修物理。
【例4】如果上題題干的斷定為真,且有人選修經(jīng)濟,則選修經(jīng)濟的學(xué)生中不可能同時包含
A.趙和錢。B.錢和孫。C.孫和張。D.孫和李。E.張和李。
【解題分析】B。因為趙、錢或?qū)O中至少有一人選修物理,又已知趙選修文學(xué)或經(jīng)濟所以錢或?qū)O中至少有一人選修物理,不可能同時選修經(jīng)濟。
關(guān)注"考試吧公務(wù)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wù)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公務(wù)員考試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566公務(wù)員"
相關(guān)推薦
2015事業(yè)單位考試《行測》數(shù)量關(guān)系題備考指導(d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