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各省公務員考試 |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安徽 |
福建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河南 | 河北 | 湖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新疆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黑龍江 | 遼寧 | 吉林 | 內(nèi)蒙古 |
山西 | 寧夏 | 青海 | 深圳 |
2007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模擬試卷(1)
第一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
1.C[解析]由原文“人類或哺乳動物的基因在細菌等原核生物”可得:細菌是一種原核生物,但原核生物并不等于細菌,故C項錯誤。
2.B[解析]根據(jù)文意,“建筑形式、建筑風格的演變,往往是一代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見證”,是該段文字的中心思想,也是稱建筑為“石頭寫成歷史”的原因。
3.C[解析]A項錯在沒有談組合;B項談的是智能組合和傳統(tǒng)智商測驗的比較;D項中認為語言和邏輯數(shù)學為主要智能的說法是錯誤的。
4.A[解析]該段文字主要是對嗅覺信號通路理論的描述,B、C、D三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故只有A項最全面。
5.B[解析]由該段文意可得,“我們自以為優(yōu)越的品質”是指智慧,即思維!拔覀兙鸵蜃约旱膭(chuàng)造物雙手捧出那惟一的特權”的含義是我們與機器都會思維,思維不是人類所特有的。故由此判斷,只有B項正確。
6.C[解析]這段文字通過“蠟燭”與“香煙”的對話,突出了“蠟燭”的可貴精神,即應當把寶貴的生命用于有益事業(yè),不干毒害他人的勾當。
7.C[解析]由原文“不同于質子和中子這類由3個夸克所構成的強子。普通介子則由一正一反的2個夸克構成”可得,C項的表述是錯誤的。
8.A[解析] 這兩句話是轉折復句,重心在第二句,主要意思是:從生產(chǎn)力角度看,兩極分化具有一定意義,故A正確。B、C、D都曲解了作者的意圖。
9.D[解析]該段文字講的是自然環(huán)境造成了動植物的形體和習性,而生物對其所在環(huán)境的實際影響則相對較小。故“足夠的力量”是指足以改變自然環(huán)境的力量。
10. C[解析]上述材料主要說明了精細、嚴格的科學精神和良好的科學工作習慣的重要性,A、B兩項只是作為論據(jù)來說明這個觀點,D項在文中沒有涉及,故選C項。
11. D[解析] 轉折關系復句,第二句是關鍵句。第二句的主要意思是:科學技術是全人類的財富,不應該也不可能長期據(jù)為己有,故D正確。A、C說法錯誤,B未提及。
12. D[解析]該文字主要是說高新技術抗御“災害”的功能不健全,有時會出現(xiàn)難以預料的危害性。故“高新技術發(fā)展的負效應”是指高新技術因抗御“災害”功能不健全而產(chǎn)生的“危害性”。
13. C[解析] 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每個人的壽命極不相同,但人類的壽命有極限,只是極限還未被發(fā)現(xiàn)。故C正確。A說法錯誤,B、D片面。
14. C[解析]本文重點是在說“其實你也在選擇生活”這個問題,即人們可以選擇自己對生活的態(tài)度。A項所說的不是該段文字的重點,B項表述錯誤。原文“但你可以決定明天”說的是人可以選擇對明天的生活態(tài)度,并不是說明天的生活是變幻無窮的,故D項錯誤。
15. C[解析]C項中“雖然并不表示有多么濃厚的宗教感情”錯誤,因為引用釋迦牟尼和耶穌基督的話是為了說明煩悶的意義和原因,并不對他們給予肯定或否定。
16. B[解析] 該段文字講的是貴族革命的必要性,即王權專制的黑暗性。表明要通過革命的方式推翻王權專制,故該段文字主要強調(diào)的是革命的必要性,即對王權專制的痛恨。
17. C[解析] 由該段文字可知,“趣味”是指“我們在閱讀鑒賞詠花詩詞的同時……相適應的藝術境界”。由此判斷,A項過于簡單、籠統(tǒng),B項“趣味”的內(nèi)涵太偏狹,D項則弄錯了對象,不應是詠花詩詞。
18. B[解析]B項中說新格言是“一種全新的體育理念”,表述不當。
19. A[解析]該段文字的重點在于說明“在一個工業(yè)化和商品化的時代,人們正在越來越遠離土地上的過程”,即勞動創(chuàng)造的精神愉悅越來越少,與自然的生命交流越來越少,由此判斷,只有A項正確。
20. C[解析] “不可思議”的意思是不可想像、不可理解,即原因不詳,A、B、D三項只是瑪雅文明崩潰的具體表現(xiàn)。
21. B[解析]該段文字主要是講科學精神,而“那些絕對的鄙厭科學的人且不必責備”的原因在文中并未提及,B項的說法屬于無中生有,故B項錯誤。
22. C[解析]A項錯在沒有談組合;B項談的是智能組合和傳統(tǒng)智商測驗的比較;D項中認為語言和邏輯數(shù)學為主要智能的說法是錯誤的。
23. B[解析]由原文“只是看不到或很少看到他的作品發(fā)表在哪里”可知,作者對快樂的死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故B項正確。A項錯誤,因為只有適當?shù)纳鐣顒硬趴梢曰钴S思想。D項在文中沒有提及。
24. D[解析]該段文字簡單敘述了虛擬學校的教學方法,并對前景作了扼要說明,A、B、C三項在文中并沒有提及,只有D項符合。
25. D[解析]“此”是指示代詞,一般承前句指代,由此判斷,A項錯誤,B、C兩項都不全面,只有D項符合。
26. C[解析]原文“飽和現(xiàn)象”后面的文字是對“飽和現(xiàn)象”的說明,其主要特點是“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比較緩慢”,“雖然都有新的發(fā)展,但速度與本世紀中葉不同”。由此判斷,只有C項符合。
27. C[解析]該文段的主旨就是“詩一旦成為詩人的手段,詩人就不成其為詩人”。“詩人的手段”是指謀生或商業(yè)行為。由此判斷,C項是對該主旨的曲解。
28. B[解析]由該段文意可得,沙塵不僅在土壤的分布和補充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環(huán)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從這點上看,沙塵是決定全球生態(tài)平衡的因子,而不起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作用。
29. B[解析]該段文字主要強調(diào)的是動物的體細胞的核也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即發(fā)育能力,由此判斷,只有B項符合。
30. A[解析]“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是承接前一句“即使穿過普通的透明材料……”來說的,因此這里“影響”一詞應該是指普通透明材料使光的速度降低。所以A項正確。文中“加強這種影響”應該是指加強普通透明材料使光的速度降低,而不應該指加強光對于所通過材料的原子的作用。B項錯誤。此外C項和D項所涉及的內(nèi)容都離畫線處較遠,不可能是“影響”一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