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誠信、不抄襲,堅持原創(chuàng)、不弄虛作假,這是學術(shù)研究應當遵循的底線。
然而當下有些大學生、研究生,在寫畢業(yè)論文或課程論文時,常常守不住這個底線:有的人臨時抱佛腳、東拼西湊、復制粘貼,還給自己找借口,稱“抄一篇文章是抄,抄多篇文章就是借鑒”;有的人擔心涉嫌論文抄襲,專門請人給論文“降重”,通過同義詞替代、變換句式等方法,將重復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還有的人甚至鋌而走險,買賣論文,花重金找人代寫……
對此,教育部日前印發(fā)通知,要求嚴厲打擊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明確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學位授予單位、指導教師分別承擔監(jiān)管主體、責任主體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要求對參與購買、代寫學位論文的學生給予開除學籍處分,已獲得的學歷證書、畢業(yè)證書也要依法予以撤銷和注銷。
從主觀心理上講,一些學生剽竊他人論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懶得好好寫”。對他們來說,論文只是獲得學分、獲取畢業(yè)證書的“敲門磚”,寫得好不好并不重要,只要能夠勉強應付交差就足夠了。至于那些找人代寫的學生,則大多是因為“寫不出來”。平日里沒有好好學習、好好積累,到了期末或畢業(yè)時,要想在較短時間內(nèi)趕制出一篇論文,只能“不擇手段”。
從客觀上講,也有一些因素導致個別學生在論文寫作中容易產(chǎn)生蒙混過關(guān)的想法。比如,一個班有幾十名學生,教師很難做到細看每一篇論文,這就給一些學生蒙混過關(guān)制造了機會;大多數(shù)學校只會對畢業(yè)論文進行“抽樣查重”,平時的課程論文、學年論文一般不會進行檢測,這就讓個別學生有了僥幸過關(guān)的心理;還有一些非法論文代寫機構(gòu),抓住一些學生投機取巧的心理,慫恿學生花錢找人代寫,刺激了學生不勞而獲的想法。
論文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測。大學生限于閱歷、學識、表達等原因,或許無法將某一學術(shù)問題闡述得很深很透,但寫得好不好是一回事,態(tài)度是另一回事。誠實守信、實事求是是學術(shù)研究最起碼的態(tài)度。事實上,學生群體思維活躍、視角獨特,在課程論文寫作中,大可以不拘泥于傳統(tǒng)的論文模式,打開腦洞、放開手腳,盡情迸發(fā)思想的火花。任課教師在此基礎(chǔ)上,可以選取部分有意義的課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論文研究及撰寫指導,從而形成一篇篇有價值的學位論文。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文抄襲是學術(shù)問題,更是誠信問題、道德問題。如果學生在求學期間就不講誠信、投機取巧、應付了事,那么以后面對工作、家庭、社會,又將如何做人做事呢?因此,作為青年學生,更應該時刻牢記誠信做人、扎實為學,與其煞費苦心找人代寫,不如認認真真把書讀好,這才是對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當每個年輕人都能將嚴謹?shù)闹螌W理念、誠信的價值觀念根植心靈深處,學術(shù)不端行為自然能夠得到有效遏制。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02日 18 版)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