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點擊查看: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指導
在申論文章寫作過程中,運用社會熱點舉例并進行透徹分析是奪取申論高分的必備技能,在此以德化為例進行深刻分析。
一、關于以德治國的觀點:
觀點一:
《烈日灼心》中經(jīng)典語句:法律是人類發(fā)明過的最好的東西。你知道什么是人嗎?在我眼里,人是神性和動物性的總和。就是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惡,沒有對錯,這就是人。所以說,法律特別可愛。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兒,就限制你不能惡到?jīng)]邊兒。它清楚每個人心里都有那么點臟事兒,想想可以,但做出來不行。法律更像人性的低保,是一種強制性的修養(yǎng)。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實實的告訴你,至少應該是什么樣兒。又講人情,又殘酷無情。
觀點二:
亞里士多德說,一個人擁有更多的智慧、勇敢、法制、正義,他就越有道德,而越有道德的人,就越能做出正確的事情,人人都應該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什么是法治?17世紀英國思想家洛克說:權力不可私有,財產(chǎn)不可公有。否則,人類將進入災難之門。個人可以做任何事情,除非法律禁止他去做;政府不能做任何事情,除非法律許可它去做。法治,是給公民以最充分的自由,給政府以盡可能小的權力。
法治社會的真諦在于:公民的權利必須保護,政府的權力必須限制,與此背離的都不是法治社會。
觀點三:
德治是中國傳統(tǒng)的治國理論:
1、要求統(tǒng)治者集團以身作則,注意修身和勤政,充分發(fā)揮道德感化作用。
2、重視對群眾的道德教化,“為政以德”,德主刑輔。
二、德治的重要性:
1、經(jīng)濟、社會的失德現(xiàn)象突出,亟需德治的重建
2、傳統(tǒng)鄉(xiāng)村的治理,需要依靠道德治理
3、社會風氣的好轉,離不開道德的引領
4、國民素質的提高,離不開公民道德的涵養(yǎng)
5、齊家治國,離不開道德傳承
三、以德治國內涵:
以德治國,就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職業(yè)道德、社會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設為落腳點,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相配套的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并使之成為全體人民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
參考例文:
以德治國 助推中國夢
德治是中國古代的治國理論,是儒家學說倡導的一種道德規(guī)范,是由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所創(chuàng)立。江澤民同志曾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提出,明確強調“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的治國方略!绷暯娇倳浽谥泄仓醒胝尉值谌叽渭w學習時強調“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當下中國傳統(tǒng)倫理道德約束力下降,傳統(tǒng)“仁義禮智信”在民眾心中位置下滑,取而代之的是金錢至上、錢權交易等所謂現(xiàn)代化的符合時代的觀念。因此,以德治國是當下的必行之策。
為官要有“德”,是以德治國方略的固有之義。伴隨《人民的名義》的熱播,侯亮平式不畏強權的侯亮平式干部、一心為民的老檢察長式干部,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被點贊;而祁同偉式貪污腐敗干部、丁義珍式窗口、孫連城式不作為干部以及趙德漢式小官巨貪干部為人們所唾棄。反觀當下社會,為民請命的干部為人們所傳揚,然而吃拿卡要、貪腐干部更是令人民群眾深惡痛絕。河南省某鎮(zhèn)民政所所長冒領群眾低保金一事在社會上引發(fā)熱議,國家農村低保對于平常家庭也許是兩張電影票,幾本書,但對于生活在貧困線下的人群來說卻意味著能夠活下去。之所以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究其原因是由于官員自身理想信念不堅定、官德缺失、為民服務意識低下,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政府的公信力,甚至加深干群矛盾。因此,加強官員“官德”建設,加強日常的培訓教育工作,通過加強“兩學一做”、三嚴三實等精神的學習,使官員明確自身定位,加強其為民服務意識。
為眾要有“德”,是以德治國方略的現(xiàn)實之需。傳統(tǒng)倫理道德是促進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久彌新的新氣象。傳統(tǒng)倫理道德是一個民族悠久歷史的積淀、光榮傳統(tǒng)的升華和時代文明的結晶。時下中國,所有人無不默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傳統(tǒng)中國民族倫理道德。最美教師張麗莉為保護學生高位截肢是教師無私的關愛;新時代的“愚公”李保國身體力行造福太行山人民;最美司機吳斌用生命踐行對乘客的契約;最美孕婦彭德平不顧身體情況毅然跳下水救起落水兒童;最美大學生村官張廣秀,將熱血揮灑在基層!叭柿x禮智信”在當下國民身上得以體現(xiàn),吃苦耐勞、自強不息、溫柔敦厚的倫理道德深入人心。因此,社會民眾傳承傳統(tǒng)倫理道德,讓“德治”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才能使國民在信仰法律、認同法律的同時,遵循社會規(guī)則,遵循道德的約束,唯有此,才能使中華經(jīng)久不衰。
道德的教化作用是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奸佞之心。發(fā)揮傳統(tǒng)倫理道德的教化作用,為政以德,提高國民的道德素質,促使社會發(fā)展進入更高層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