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模式
第一、通用過程模式理論依據:
一、人類行為與社會環(huán)境理論(人在環(huán)境中):個人、家庭、環(huán)境。
二、系統理論:個人系統、家庭系統、環(huán)境(學校、社區(qū)等系統)。
(問題的分析不再是個人歸因,而是內在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問題的評估焦點不僅是個人生理、心理層面,而且涉及與服務對象相關的宏觀、中觀、微觀等層次相關的外在情況;服務對象問題的相關層面或系統的各部分是動態(tài)的;對服務對象的問題的處理需要采取周延和持續(xù)的整合觀點。)
運用其分析社會資源分為:非正式社會網絡資源、正式社會網絡資源。
三、生態(tài)系統理論:
1、微觀系統:個人層面
2、中觀系統:中間系統(兩人)、外在系統(家庭)
3、宏觀系統:學校、單位、社區(qū)、文化、社會、政府、司法、公安等
四、優(yōu)勢視角:強調服務對象自身能力的提升
1、每個人、小組、家庭、社區(qū)都有優(yōu)點,強調內在和外在的資源
2、貧窮、歧視、疾病、困難都可能是傷害,也會成為一種挑戰(zhàn)和機遇
3、假定不知道成長和轉變能力提升的上限,認真的對待個人、群體和社區(qū)的理想和抱負
4、社會工作者只有通過與服務對象相互協作才能最好地為他們服務
5、每一種環(huán)境都充滿資源
五、增能理論:基本假設:
個人需求和問題由環(huán)境壓迫造成,并非自身缺陷。
1、無力感(負面評價、負面經驗、宏觀環(huán)境障礙)都是由環(huán)境壓迫產生的;間接和直接障礙是可以改變的;人不缺權能,通過社會互動增加;受助者有能力價值,權能不是助人者給予的;合作性伙伴關系,關注焦點為受助者和環(huán)境能否有效互動。
2、概念框架三個層次:個人、人際、環(huán)境。獨特的助人過程:伙伴關系,重能力而非缺陷,焦點:人與環(huán)境,確認受助者積極、告知權利、責任、需求、申訴渠道;專業(yè)理論為依據,有意識選擇長期確權對象。
3、干預的三個層面:建立合作,滿足眼前需要(連接資源、提供意識覺醒、尋找和申請資源);教授技巧、知識,評估服務對象全能動態(tài)機制(小組、團體活動);集體行動,參與倡導或社會行動。
第二、通用過程模式的特點:
強調助人是一種過程;綜合的理論取向;工作過程階段化;工作任務階段化;整合的價值觀。
第三、通用過程模式應該考慮三方面因素:
助人過程各階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彈性的;工作過程可能是螺旋式的;模式本身只可作為實務過程的參考。
第四、通用過程模式的四個基本系統對社會工作實務的作用:
四者要不斷互動,從而達到助人的目標。
1、改變媒介系統:既是服務對象改變的媒介,又是改變努力的主要行動者,是專業(yè)的助人者。
2、服務對象系統:社會工作服務的對象,也是受益人。
3、目標系統:再確認了服務對象系統后,要與服務對象其同意其確定目標系統;大于服務對象系統,有時效性,兩個系統有時一致、有時不一致、有時交叉。
4、行動系統:社會工作者的合作者。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